家乡的军坡节200字

家乡的军坡节200字

  军坡节,(民间也称为闹军坡、发军坡、吃军坡等)是海南最具民俗特色、也是最为隆重的传统民间节日,其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军坡节历史悠久,可能无法找到这个节日的最初的源头,这是许多民俗事象共同的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染上各个时代的色彩;而在多民族地区,还会打上不同民族的烙印。同是军坡节,海南黎族和汉族人民的纪念方式、纪念对象和节日风俗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军坡节是海南人民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有着十分厚实的群众基础,老百姓非常热衷于这个节日。下面,将试着从军坡节的历史及习俗、黎汉两族军坡节的异同、龙华区新坡镇军坡节之概况、军坡节在海南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及其意义、让军坡节成为海南旅游资源中的一朵奇葩、军坡节对海南乡镇经济的刺激作用、军坡节在农民文化生活中的意义、关于当前人们对军坡节的批判而引发的思考、对军坡节未来发展的看法及建议等几个方面对军坡节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极力展示这一古老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
  一、军坡节的历史来源及节日习俗
  军坡节被称为海南人的庙会,大年过后,农历二月到三月之间便是海南人闹军坡的时节。据史料介绍,海南的军坡节分为“公期”和“婆期”,而“公期”又分为“大公期”和“小公期”,是祭祀祖先和历史人物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是纪念民族英雄冼夫人。这个由民间自发兴起的传统节日相传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纪念方式历代不变,既有神话色彩,又不失表现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
  冼夫人(公元513-602年)原籍并非海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高凉郡(郡治在今日阳江县西)内越旗大姓冼氏人。冼氏世为越族首领。冼夫人自幼聪敏过人,在父母家时勤学经书,苦练武艺。长大后有智谋,懂军事,在多次平叛乱中战功卓绝,威望甚高。公元569年(陈,宝帝太建元年),她率兵平定了广州刺史、轻车将军欧阳纥的叛乱后,当时广东的西南地方、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都是归她管辖之下。冼夫人在辖治海南期间,建置崖州,愎复海南与中原的联系,平定海南叛兵匪贼,使得海南地方安定,百姓乐业。她大胆改革,奋力图强,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一是她从大陆组织移民来开发海南,这些移民上岛后,把当地岭南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推行牛耕、兴修水利、选育良种、制肥施肥、田间管理等传授给海南人民,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二是亲自副食儋县百姓,迁移县城到离海较远的东南方,避免了水患为害,使人民安居乐业。三是她倡导垦殖,无偿地向农民提供种苗、种子,又设法向人民传授纺织、制衣技术,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四是她的丈夫冯宝在海南组织人民办学,还把医疗知识传授给人民,提高了人民群众建庙奉祀最多的历史人物,而且很为神化。海南人民群众称谓她为冼夫人、冼太夫人、谯国夫人、诚敬夫人、圣母娘娘、郡主夫人、懿美夫人等,她成了海南群众心目中的神灵偶像。
  由于冼夫人为海南及整个岭南的发展,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总书记在高州视察冼太庙时,赞誉冼夫人是“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指示要发扬冼夫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每年一度的军坡节便是海南人民历代纪念冼太夫人最为隆重的民间节日,各乡各村军坡节的时间都不一致,各地根据冼夫人当年出征实际到达时间而定纪念日。各自供奉神主也不同,一般以一乡或一村为单位,每到军坡节,人们都要纺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还要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各村还要组织秧歌队,舞狮队,“装军”,“行公”,摹仿冼夫人当年壮观的出军程序和仪式,组织队伍举着刀枪举行阅兵仪式,一连数天。这时期,过火山、上刀梯、婆祖巡游、道士跳神舞、装神穿腮等举行一些独具海南的地方特色、富有神秘色彩的民俗活动,让人大开眼界。
  军坡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是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大吃大喝是免不了的。晚上,各乡各村都要请戏班剧团来演琼剧、临高木偶戏、放电影等,连续几晚,大过戏瘾,处处都显示出一派兴盛祥和的气氛,像征着海南人民结束了动乱不安、长期受盗匪欺凌、受强权压迫的悲惨历史,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节日壮观、恢宏的场面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及文化活动令人叹为观止。
  军坡节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传承,时代演变,民间弘扬,如今已经发展为海南民间最负盛名、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独具海南民俗特色、且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民俗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