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物质可做为催化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9-25
初中接触到的最常见的就是双氧水的催化,使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

催化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还有活性炭,氧化铁,氧化铜,鸡蛋壳,生土豆片,生猪肝等等
第2个回答  2006-09-25
催化剂的概念不是对物质固有属性的划规,某种物质是否适合作催化剂只有放在具体的反应里才有意义,离开了具体反应,具体的催化剂物质就无从谈起。目前为止大多数反应的催化剂都是试出来的,但也有一些规律,比如通常周期表中d区过度元素中可以找到适合于石油化工或者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但都要通过实验具体验证和表征。中学阶段遇到的催化剂只能在具体反应中硬性记忆,有些可以总结出规律,因为同一类反应有时可用同种催化剂;同时有些反应也不止一种催化剂。常用催化剂可归属于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酶等类别。
第3个回答  2006-09-28
催化剂的概念不是对物质固有属性的划规,某种物质是否适合作催化剂只有放在具体的反应里才有意义,离开了具体反应,具体的催化剂物质就无从谈起。目前为止大多数反应的催化剂都是试出来的,但也有一些规律,比如通常周期表中d区过度元素中可以找到适合于石油化工或者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但都要通过实验具体验证和表征。中学阶段遇到的催化剂只能在具体反应中硬性记忆,有些可以总结出规律,因为同一类反应有时可用同种催化剂;同时有些反应也不止一种催化剂。常用催化剂可归属于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酶等类别。

初中接触到的最常见的就是双氧水的催化,使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

催化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还有活性炭,氧化铁,氧化铜,鸡蛋壳,生土豆片,生猪肝,氯化钠等
第4个回答  2019-03-04
多着呢。过渡元素的单质、离子和氧化物都是常用的的催化剂,尤其是铂、镍等第八族元素,还有银、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铁离子等。
浓硫酸也是常见的催化剂,一般在催化的同时起脱水的作用。
生物上最重要的催化剂当然是酶,这也是非常高效的催化剂。
第5个回答  2006-09-25
一)催化剂的定义
1.催化剂可参与反应。
2.催化剂不出现在反应方程式中。
3.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质量都不改变。
4.不同的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不相同,不一定每个反应都有催化剂可以用。
(二)催化剂的分类
1.正催化剂:可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使正、逆反应的速率同 时加快。
2.负催化剂:可升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使正、逆反应的速率同时减慢。
(三)催化剂的作用
1.催化剂就是借着改变反应的路径
2.催化剂的参与造成不同的活性错合物,
3.催化剂可降低(提高)活化能,达到催化的目的。
4.正催化剂加入反应中,同时使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也降低,正、逆反应的速率同时加快,故不会改变化学平衡。
5.负催化剂加入反应中,正、逆反应的速率同时减慢,故也不会改变化学平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6个回答  2019-12-04
催化剂有三种类型,它们是: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和它们催化的反应物处于同一种物态(固态、液态、或者气态)。例如:如果反应物是气体,那么催化剂也会是一种气体。笑气(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惰性气体,被用来作为麻醉剂。然而,当它与氯气和日光发生反应时,就会分解成氮气和氧气。这时,氯气就是一种均相催化剂,它把本来很稳定的笑气分解成了组成元素。
  多相催化剂和它们催化的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在生产人造黄油时,通过固态镍(催化剂),能够把不饱和的植物油和氢气转变成饱和的脂肪。固态镍是一种多相催化剂,被它催化的反应物则是液态(植物油)和气态(氢气)。
  酶是生物催化剂。活的生物体利用它们来加速体内的化学反应。如果没有酶,生物体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就会进行得很慢,难以维持生命。大约在37℃的温度中(人体的温度),酶的工作状态是最佳的。如果温度高于50℃或60℃,酶就会被破坏掉而不能再发生作用。因此,利用酶来分解衣物上的污渍的生物洗涤剂,在低温下使用最有效。
  催化剂分均相催化剂与非均相催化剂。非均相催化剂呈现在不同相(Phase)的反应中(例如:固态催化剂在液态混合反应),而均相催化剂则是呈现在同一相的反应(例如:液态催化剂在液态混合反应)。一个简易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包含了反应物(或zh-ch:底物;zh-tw:受质)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反应物内的键因十分的脆弱而导致新的键产生,但又因产物与催化剂间的键并不牢固,而使产物出现。目前已知许多表反应发生吸附反应的不同可能性的结构位置。
  仅仅由于本身的存在就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并不改变的物质就叫催化剂。催化剂跟反应物同处于均匀的气相或液相时,叫做单相催化作用;催化剂跟反应物属不同相时,叫做多相催化作用。
  人们利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这被称为催化反应。大多数催化剂都只能加速某一种化学反应,或者某一类化学反应,而不能被用来加速所有的化学反应。催化剂并不会在化学反应中被消耗掉。不管是反应前还是反应后,它们都能够从反应物中被分离出来。不过,它们有可能会在反应的某一个阶段中被消耗,然后在整个反应结束之前又重新产生。
  使化学反应加快的催化剂,叫做正催化剂;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叫做负催化剂。例如,酯和多糖的水解,常用无机酸作正催化剂;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常用五氧化二钒作正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是固体,反应物为气体,形成多相的催化作用,因此,五氧化二钒也叫做触媒或接触剂;食用油脂里加入0.01%~0.02%没食子酸正丙酯,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在这里,没食子酸正丙酯是一种负催化剂(也叫做缓化剂或抑制剂)。
  目前,对催化剂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催化剂本身和反应物一起参加了化学反应,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有些催化反应是由于形成了很容易分解的“中间产物”,分解时催化剂恢复了原来的化学组成,原反应物就变成了生成物。有些催化反应是由于吸附作用,吸附作用仅能在催化剂表面最活泼的区域(叫做活性中心)进行。活性中心的区域越大或越多,催化剂的活性就越强。反应物里如有杂质,可能使催化剂的活性减弱或失去,这种现象叫做催化剂的中毒。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非常大,有的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到几百万倍以上。催化剂一般具有选择性,它仅能使某一反应或某一类型的反应加速进行。例如,加热时,甲酸发生分解反应,一半进行脱水,一半进行脱氢:
  HCOOH=H2O+CO
  HCOOH=H2+CO2
  如果用固体Al2O3作催化剂,则只有脱水反应发生;如果用固体ZnO作催化剂,则脱氢反应单独进行。这种现象说明,不同性质的催化剂只能各自加速特定类型的化学反应过程。因此,我们利用催化剂的选择性,可使化学反应主要向某一方向进行。
  在催化反应里,人们往往加入催化剂以外的另一物质,以增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这种物质叫做助催化剂。助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上极为重要。例如,在合成氨的铁催化剂里加入少量的铝和钾的氧化物作为助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几乎有半数以上的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里都采用催化剂。例如,合成氨生产采用铁催化剂,硫酸生产采用钒催化剂,乙烯的聚合以及用丁二烯制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中,都采用不同的催化剂。
  酶,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旧称酵素。生物体的化学反应几乎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酶的催化作用同样具有选择性。例如,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糊精和麦芽糖,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成肽等。酶在生理学、医学、农业、工业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目前,酶制剂的应用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