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如题所述

社会主义者道德的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下面五条准则,充分体现和贯穿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爱岗敬业。讲的是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关系着愿不愿意在职业岗位上尽职尽责,确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这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前提。我国素有敬业乐业之说,敬业即忠于职守,乐业即热爱职业。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敬业才能爱岗,爱自己的服务对象,才能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从业者如果不认同自己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甚至看不起自己的职业,就不可能树立敬业乐业精神。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具体体现和情感表达。在我们社会里,职业分工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有组织地自己做自己的事业。作为从业者,每个公民都是人民的一员,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为人民服务本质上是“人民自我服务”,即人民群众通过相互服务来谋求共同的幸福。每个职业岗位上的服务者,在别的岗位面前都是服务对象。职业分工在人格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和根本利害冲突。因此,在个人发展同事业发展之间,在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与手段之间,完全可以在爱岗敬业中统一起来。敬业也就是自爱自强,是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统一。
诚实守信。即诚实劳动,守信用,讲信誉,信义为重,信守承诺。诚信是职业态度的起码要求。就是在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同行及行业之间,以诚相待,互相尊重,自尊尊人,不弄虚作假,不搞坑蒙拐骗。中国古代贤哲都劝诫人们要讲诚信。管子说:“士农工商都要以诚信为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则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北宋周敦颐把诚看作“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都说明,在职业生活中,只有诚实地劳动和创造,襟怀坦白,光明正大,诚以待人,讲究信誉,才能实现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人生境界,才能促进事业兴旺发达,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办事公道。即对人对事出以公心,办事公正合理,平等待人,不能从私心杂念出发,不能以权谋私,以岗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化公为私。永远站在绝大多数劳动群众一边,团结大多数,维护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不能搞小圈子,拉帮结派。
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这是职业道德的目标、指向和最终归宿。要有群众观点,从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便利群众,倡导便民政策,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奉献社会。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有对社会、对他人做出奉献的责任与义务。要以“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准则,为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出贡献,要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每种职业实现其特殊社会职能,体现其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我们今天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同的职业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1)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诚实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3)办事公道是指对于人和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称道的职业道德。它要求人们待人处世要公正、公平。
  (4)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是社会全体从业者通过互相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幸福。服务群众是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也是职业道德要求的一个基本内容。
  (5)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奉献社会自始至终体现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和服务群众的各种要求之中。奉献社会并不意味着不要个人的正当利益,不要个人的幸福。恰恰相反,一个自觉奉献社会的人,他才真正找到了个人幸福的支撑点。奉献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