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闪击战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如题所述

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快速、出奇、集中。

首先战役组织要做到部队隐蔽集结,以达到突袭的目的。

其次战役发起后空军对敌战略目标进行空袭,迅速瘫痪敌方;集中使用以坦克为首的装甲机械化兵团突破敌防线,迅速向敌后方纵身目标发展,以达到分割包围战役目标,最终对敌进行歼灭。

讲求速度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

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

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 就会被歼灭。例如战争后期,德军发起的“突出部战役”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使得德军无功而返,并没有更多的装甲部队去抵抗盟军的攻击。

扩展资料

理论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军事家对战争中首次出现的飞机、坦克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意大利G.杜黑提出了制空权思想;英国J.F.C.富勒提出机械化战争理论,认为应该组建以坦克为主的新型机械化部队,并且要集中使用坦克部队,而不是把坦克分散配属于步兵,支援步兵作战。

30年代,德国将军E.鲁登道夫在闪击战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战理论。1933年A.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德国继承了施利芬的军事思想,并吸取了杜黑、富勒、鲁登道夫等人的理论观点,形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闪击战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利用闪击战方式发动战争,迅速占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在对苏作战的初期,闪击战也取得了成功。

纳粹德国实施闪击战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政治欺骗和战略伪装;先于敌国秘密动员、集中和展开军队,不宣而战;在出敌不意的时间和地点突然发动攻击,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摩托化部队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在航空兵的掩护下,以大量快速部队实施迂回包围,歼灭敌方重兵集团;以夺取被侵略国家的首都为主要目标,摧毁其指挥中心和抵抗意志,迅速结束战争。

由于其战争的非正义性,以及战略企图与实现这一目的的国力不相适应等原因,纳粹德国发动的闪击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对闪击战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曾在实战中使用。

苏联在其大纵深立体作战等军事理论中,也吸收了一些闪击战的思想。现代条件下,闪击战仍被一些国家视为一种有效的作战样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1

德国空军也没有放过波兰的民用目标,华沙在战争第一天就遭到狂轰滥炸。德国闪击战理论的核心就是要在广大民众中间传播恐慌。成群的难民排着长长的队伍逃往波兰中部,这使德国空军部队极易将他们作为打击的对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