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地方的方言听起来像外语?

如题所述

今天来个朗读比赛,谁能一口气把下面这段话读下来: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读完的,还有气不?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如果有人在旁边给你念,那你肯定一脸懵,不知道“shishishi”的在干什么。

写这篇“shi”文的人到底有多闲?

不闲!人家可是清华教授,写这个可是为了证明一个大问题:

汉语拼音化的可行性。

他叫赵元任,清华国学院四导师中最年轻的那位。

算起来,赵元任是清代史学家、“灵性派”诗人赵翼的后人。

赵家世代为官,赵元任他爹赵衡年是光绪甲午科的举人,娘冯莱荪精通诗词书法。

小时候赵元任就跟着祖父到处跑。三岁去磁州,四岁去祁州,五岁去保定,六岁去冀州……

在牙牙学语的年纪,一年换一个地方,身边总是各种不同口音的人来来往往,竟激发了他的语言天赋。

不到12岁,赵元任就学会了北京、保定、常熟、苏州等方言。后来到北京备考清华的官费留学生,短短的时间里,他又顺便自学了拉丁文,还结交了一位好基友胡洪骍(后来改名叫胡适)。

好基友一起走,一同踏上了美国留学之路,自此开始学神生涯。(请注意是学神,不是学霸)

除了语言学,赵元任同时选修了哲学发展史、逻辑学、实验物理、力学、热学、有限群理论、系统心理学,横跨文理。

23岁,他就轻而易举拿到了学位,还是数学学士学位。后来又申请了个哲学研究生奖学金,成了哲学系研究生。

研究生一毕业,赵元任又去报考哈佛,27岁拿了哈佛的哲学博士学位,回到康奈尔大学任教。

当的是物理学讲师!

有点凌乱……

用他后来的夫人杨步伟的话说:

他上了“China”号船上的时候打算做个电机工程师;坐上了火车过美洲大陆变成了物理学家;赶他在康奈尔1914年毕业的时候又成了个数学家;后来在哈佛1918年得的博士是哲学系的。

在赵元任面前,职业分工似乎只是个笑话,被他攥在手里任意玩弄。

其天赋与学习能力,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连大才子胡适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每与人评论留美人物,辄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

1920年,赵元任回国,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

凡事有利必有弊。

就是因为才华太高,学什么都有杰出的成就,赵元任一直无法确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直到1920年罗素访华,他陪同做翻译。

罗素何许人也?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四个完全不搭界的身份摆一起,就是罗素。(你们接着看文,我继续去凌乱一会儿……)

又是一个和赵元任一样无所不通的全才。怪不得两个人气味相投。

这次陪同翻译,赵元任爆表的语言能力惊艳了所有人。

每到一个地方,不到三天,他便学会当地方言。

在长沙,他用刚学会的长沙话和人交流,一会儿之后别人问他:“遭先森基时匪甚的?”——就是问他“赵先生几时回省的”,把他当土著了!

人家翻译都是用标准的普通话,他倒是调皮,罗素在哪个地方演讲,他就用那个地方的方言翻译,逗得台下学生哈哈大笑。

赵元任终于明白了自己要为之付出一生的追求是什么——语言学。

1921年底,他回到哈佛大学研习语言学,一年后再回清华。

校方给他安排了数学、物理、哲学、音韵学、现代方言研究、乐谱研究和西洋乐鉴赏等10门课程。

差一科体育就完美了,否则你可以自豪地说“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而别人却不得不服你,那该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

1925年,清华的国学研究院成立。第一批聘请的四位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如雷贯耳的四个名字!小新心中的男神天团!

赵元任是他们之中最年轻的,当时只有33岁。

1927年,赵元任开始到各地农村去采风,进行中国第一次系统的方言调查。

这次的研究成果就是《现代吴语的研究》。这是中国首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来研究方言的著作,标志着现代汉语方言学的诞生。

1929年,他再次出发,跑遍两湖两广,调查67种方言,并记录了大量民谣,学会了全国一共33种方言。

终其一生,赵元任精通英、德、法三国语言,粗通日语、古希腊语、俄语和拉丁语,共7门外语。埋头在背单词考4级的童鞋们,可以先去哭一会儿再来看文。

对于赵元任来说,研究语言是一种乐趣,能为这种乐趣贡献一生,是幸福的。

回到清华教课,时常一技痒赵元任就在学生面前炫技。有这样的教授,小新若是学生都舍不得逃课了。

赵元任支持过汉语拼音化,开头那篇虐疯后人无数的《施氏食狮史》就是研究过程中的余兴之作。

要知道,学神有一个标志:别人一辈子钻研的专业,他随便玩玩就玩出新高度。

赵元任翻译的书不多,最著名的就是《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就是你们都知道的《爱丽丝漫游奇境》。

这本书有几十个译本,但论文字韵味,翻译精巧和妥贴,至今无人能与他相比。

他还精通多种乐器,学生时代就开始作曲,终身与钢琴为伴。

别以为只是个“K歌之王”。他突破了“学堂乐歌”借用外国乐谱填词的模式,开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作曲,使中国近现代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赵元任创作的歌曲传唱最多的是带着淡淡忧伤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不过小新更喜欢另一首,邓丽君演唱的《海韵》,就是由他作的曲改编过来的。

这样一个又好玩又天才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配得上他?

下面有请赵夫人出场——

杨步伟

杨步伟原名韵卿,出身名门望族,也是个难以用某个身份定义的人物。

结识赵元任时,她31岁,放到今天也是个大龄女青年。颜值也一般,身材壮实,一点都不小鸟依人。

但这么个女人,把小她三岁、还有婚约在身的少年天才赵元任迷得茶饭不思。

为什么?

因为,头脑也是一种性感。

杨步伟自小接受新式教育,敢说敢做。到了16岁该出阁的时候,她亲自给未婚夫写信退婚,气得父亲和她反目。

23岁的时候,她接受安徽都督的邀请,出任崇实学校校长,帮助北伐队训练500多名女学生。

当了校长不算,她转头就到日本求学去了,顺手创造了历史,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留学女医学博士。

回国后,杨步伟与朋友合开了森仁妇产科医院。

这样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女子,一般的男人是hold不住也不敢hold的。

赵元任恰恰就是看上她的思想独立、见识过人,一见钟情,这辈子就认定她了。

最开始杨小姐是想拒绝赵元任的,但赵元任的告白最终打动了她:

韵卿!那就那么样算了吗?——我是说咱们的话?……韵卿!我不能。

1921年6月1日,他们举行了新式婚礼。

有多新?看看人家的结婚通知书就知道了。

凭他们两家的背景,要大摆宴席何其容易。

但人家以书面形式表明了:贺礼一概不收,如果实在想送,就送亲笔书信、诗文乐谱,或是捐款给中国科学社。

这格调是世间罕见,够性格,够浪漫。

成家不仅让赵元任丰富的情感安定下来,也促使他这个跨界狂人找到终身奋斗的职业方向。

杨步伟说:

我倒并没有给赵元任劝的不弄哲学了,弄一点哲学也没大害处。可是我想我给他说进了中国语言学了。……我对他这上头的影响其实自己都不觉得,他也是不知不觉的。

婚后,杨步伟仍然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她推行过计划生育,开过饭馆,还出过畅销书。

当家庭主妇时,一不小心又把自己推上“非专业女厨神”的神坛,写了一本《中国食谱》。书的序言是胡适写的,写导言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

直到今天,这还是国外最畅销、最著名的中国饮食题材图书,再版20多次。

赵元任的才高八斗,配上杨步伟的敢想敢为,简直是绝配。

1971年6月1日是两人的金婚纪念日,夫妇俩各写了一首诗。虽然都七老八十了,那狗粮洒得比小青年自拍秀恩爱还厉害。

杨步伟:

吵吵争争五十年,人人反说好姻缘。元任欠我今生业,颠倒阴阳再团圆。

赵元任:

阴阳颠倒又团圆,犹似当年蜜蜜甜。男女平权新世纪,同偕造福为人间。

下辈子要互换夫妻身份,换就换,关键是要重聚,再继续当年的蜜蜜甜。

更让人羡慕的是,人家还有四位才华气质俱佳的女儿。

大女儿赵如兰,拉德克利夫学院中国音乐博士,也是哈佛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正教授,和夫婿卞学鐄都是台湾中研院的院士;

二女儿赵新那,哈佛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与夫婿、著名材料科学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云回国定居,任长沙中南矿冶学院教授;

三女儿赵来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出版过23本书,夫婿是华盛顿大学数学教授、日本人波冈维作;

四女儿赵小中,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硕士。

1981年,杨步伟去世。一年后,赵元任也离开了人世。

这一对一直站在世界巅峰的夫妻,互相扶持,互相激励,活出了精彩无比的人生。

如果你不是赵元任,也不会找得到杨步伟。

世间既来了一个赵元任,必定会有一个杨步伟,来与他共同谱写传奇的人生。

想找到好的那一个,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世界不会辜负一个更好的你。

作者公号:bookface(ID:bookface0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今天来个朗读比赛,谁能一口气把下面这段话读下来: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读完的,还有气不?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如果有人在旁边给你念,那你肯定一脸懵,不知道“shishishi”的在干什么。

写这篇“shi”文的人到底有多闲?

不闲!人家可是清华教授,写这个可是为了证明一个大问题:

汉语拼音化的可行性。

他叫赵元任,清华国学院四导师中最年轻的那位。

算起来,赵元任是清代史学家、“灵性派”诗人赵翼的后人。

赵家世代为官,赵元任他爹赵衡年是光绪甲午科的举人,娘冯莱荪精通诗词书法。

小时候赵元任就跟着祖父到处跑。三岁去磁州,四岁去祁州,五岁去保定,六岁去冀州……

在牙牙学语的年纪,一年换一个地方,身边总是各种不同口音的人来来往往,竟激发了他的语言天赋。

不到12岁,赵元任就学会了北京、保定、常熟、苏州等方言。后来到北京备考清华的官费留学生,短短的时间里,他又顺便自学了拉丁文,还结交了一位好基友胡洪骍(后来改名叫胡适)。

胡适

好基友一起走,一同踏上了美国留学之路,自此开始学神生涯。(请注意是学神,不是学霸)

除了语言学,赵元任同时选修了哲学发展史、逻辑学、实验物理、力学、热学、有限群理论、系统心理学,横跨文理。

23岁,他就轻而易举拿到了学位,还是数学学士学位。后来又申请了个哲学研究生奖学金,成了哲学系研究生。

研究生一毕业,赵元任又去报考哈佛,27岁拿了哈佛的哲学博士学位,回到康奈尔大学任教。

当的是物理学讲师!

波叔有点凌乱……

用他后来的夫人杨步伟的话说:

他上了“China”号船上的时候打算做个电机工程师;坐上了火车过美洲大陆变成了物理学家;赶他在康奈尔1914年毕业的时候又成了个数学家;后来在哈佛1918年得的博士是哲学系的。

在赵元任面前,职业分工似乎只是个笑话,被他攥在手里任意玩弄。

其天赋与学习能力,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连大才子胡适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每与人评论留美人物,辄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

1920年,赵元任回国,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

凡事有利必有弊。

就是因为才华太高,学什么都有杰出的成就,赵元任一直无法确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直到1920年罗素访华,他陪同做翻译。

罗素何许人也?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四个完全不搭界的身份摆一起,就是罗素。(你们接着看文,波叔继续去凌乱一会儿……)

又是一个和赵元任一样无所不通的全才。怪不得两个人气味相投。

罗素

这次陪同翻译,赵元任爆表的语言能力惊艳了所有人。

每到一个地方,不到三天,他便学会当地方言。

在长沙,他用刚学会的长沙话和人交流,一会儿之后别人问他:“遭先森基时匪甚的?”——就是问他“赵先生几时回省的”,把他当土著了!

人家翻译都是用标准的普通话,他倒是调皮,罗素在哪个地方演讲,他就用那个地方的方言翻译,逗得台下学生哈哈大笑。

赵元任终于明白了自己要为之付出一生的追求是什么——语言学

1921年底,他回到哈佛大学研习语言学,一年后再回清华。

校方给他安排了数学、物理、哲学、音韵学、现代方言研究、乐谱研究和西洋乐鉴赏等10门课程。

差一科体育就完美了,否则你可以自豪地说“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而别人却不得不服你,那该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

1925年,清华的国学研究院成立。第一批聘请的四位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如雷贯耳的四个名字!直男波叔心中的男神天团!

赵元任是他们之中最年轻的,当时只有33岁。

1927年,赵元任开始到各地农村去采风,进行中国第一次系统的方言调查。

这次的研究成果就是《现代吴语的研究》。这是中国首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来研究方言的著作,标志着现代汉语方言学的诞生。

1929年,他再次出发,跑遍两湖两广,调查67种方言,并记录了大量民谣,学会了全国一共33种方言。

终其一生,赵元任精通英、德、法三国语言,粗通日语、古希腊语、俄语和拉丁语,共7门外语。埋头在背单词考4级的小菠菜,可以先去哭一会儿再来看文。

对于赵元任来说,研究语言是一种乐趣,能为这种乐趣贡献一生,是幸福的。

回到清华教课,时常一技痒赵元任就在学生面前炫技。有这样的教授,波叔若是学生都舍不得逃课了。

赵元任支持过汉语拼音化,开头那篇虐疯后人无数的《施氏食狮史》就是研究过程中的余兴之作。

要知道,学神有一个标志:别人一辈子钻研的专业,他随便玩玩就玩出新高度。

赵元任翻译的书不多,最著名的就是《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就是你们都知道的《爱丽丝漫游奇境》。

这本书有几十个译本,但论文字韵味,翻译精巧和妥贴,至今无人能与他相比。

他还精通多种乐器,学生时代就开始作曲,终身与钢琴为伴。

别以为只是个“K歌之王”。他突破了“学堂乐歌”借用外国乐谱填词的模式,开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作曲,使中国近现代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赵元任创作的歌曲传唱最多的是带着淡淡忧伤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不过波叔更喜欢另一首,邓丽君演唱的《海韵》,就是由他作的曲改编过来的。

这样一个又好玩又天才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配得上他?

下面有请赵夫人出场——

杨步伟

杨步伟原名韵卿,出身名门望族,也是个难以用某个身份定义的人物。

结识赵元任时,她31岁,放到今天也是个大龄女青年。颜值也一般,身材壮实,一点都不小鸟依人。

但这么个女人,把小她三岁、还有婚约在身的少年天才赵元任迷得茶饭不思。

为什么?

因为,头脑也是一种性感。

杨步伟自小接受新式教育,敢说敢做。到了16岁该出阁的时候,她亲自给未婚夫写信退婚,气得父亲和她反目。

23岁的时候,她接受安徽都督的邀请,出任崇实学校校长,帮助北伐队训练500多名女学生。

当了校长不算,她转头就到日本求学去了,顺手创造了历史,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留学女医学博士。

回国后,杨步伟与朋友合开了森仁妇产科医院。

这样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女子,一般的男人是hold不住也不敢hold的。

赵元任恰恰就是看上她的思想独立、见识过人,一见钟情,这辈子就认定她了。

最开始杨小姐是想拒绝赵元任的,但赵元任的告白最终打动了她:

韵卿!那就那么样算了吗?——我是说咱们的话?……韵卿!我不能。

1921年6月1日,他们举行了新式婚礼。

有多新?看看人家的结婚通知书就知道了。

凭他们两家的背景,要大摆宴席何其容易。

但人家以书面形式表明了:贺礼一概不收,如果实在想送,就送亲笔书信、诗文乐谱,或是捐款给中国科学社。

这格调是世间罕见,够性格,够浪漫。

成家不仅让赵元任丰富的情感安定下来,也促使他这个跨界狂人找到终身奋斗的职业方向。

杨步伟说:

我倒并没有给赵元任劝的不弄哲学了,弄一点哲学也没大害处。可是我想我给他说进了中国语言学了。……我对他这上头的影响其实自己都不觉得,他也是不知不觉的。

婚后,杨步伟仍然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她推行过计划生育,开过饭馆,还出过畅销书。

当家庭主妇时,一不小心又把自己推上“非专业女厨神”的神坛,写了一本《中国食谱》。书的序言是胡适写的,写导言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

直到今天,这还是国外最畅销、最著名的中国饮食题材图书,再版20多次。

赵元任的才高八斗,配上杨步伟的敢想敢为,简直是绝配。

1971年6月1日是两人的金婚纪念日,夫妇俩各写了一首诗。虽然都七老八十了,那狗粮洒得比小青年自拍秀恩爱还厉害。

杨步伟:

吵吵争争五十年,人人反说好姻缘。元任欠我今生业,颠倒阴阳再团圆。

赵元任:

阴阳颠倒又团圆,犹似当年蜜蜜甜。男女平权新世纪,同偕造福为人间。

下辈子要互换夫妻身份,换就换,关键是要重聚,再继续当年的蜜蜜甜。

更让人羡慕的是,人家还有四位才华气质俱佳的女儿。

大女儿赵如兰,拉德克利夫学院中国音乐博士,也是哈佛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正教授,和夫婿卞学鐄都是台湾中研院的院士;

二女儿赵新那,哈佛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与夫婿、著名材料科学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云回国定居,任长沙中南矿冶学院教授;

三女儿赵来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出版过23本书,夫婿是华盛顿大学数学教授、日本人波冈维作;

四女儿赵小中,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硕士。

1981年,杨步伟去世。一年后,赵元任也离开了人世。

这一对一直站在世界巅峰的夫妻,互相扶持,互相激励,活出了精彩无比的人生。

如果你不是赵元任,也不会找得到杨步伟。

世间既来了一个赵元任,必定会有一个杨步伟,来与他共同谱写传奇的人生。

想找到好的那一个,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世界不会辜负一个更好的你。

第2个回答  2017-12-27

大学宿舍五湖四海皆室友,

各地方言齐上阵,

当你的室友开口说方言的时候,

你还好吗?

室友的方言对你影响到底有多大?!

有一种单车叫脚车。

有一种奇怪叫怪浪。

有一种瞎子叫青夜。

有一种淤血叫乌青。

有一种老师叫做啊姥。

有一种父亲叫老政府。

有一种神经叫脑莫。

有一种干嘛叫做年。

有一种番薯叫风卒。

有一种犯困叫目涩。

有一种坏蛋叫早死仔。

有一种耍赖叫臭相。

有一种小气叫咸涩。

有一种妞叫腻。

有一种坏孩子叫抽风仔。

有一种拉稀叫漏屎。

有一种荔枝叫耐果。

有一种龙眼叫肉媛。

有一种丝瓜叫角瓜。

有一种害羞叫小理。

有一种热闹叫老热。

有一种板栗叫猴力。

有一种马蹄叫钱葱。

有一种瘦子叫K脯仔。

有一种漂亮美眉叫雅姿娘。

有一种土豆叫康同。

有一种菠菜叫飞龙。

有一种炫耀叫划扑。

哪里叫啊达。

你干啥去叫腻弄啥嘁。

受不了叫么背住。

心慌叫木乱。

失败叫毕咧。

厉害叫增怂。

嚣张叫扎势。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

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

一碗干面喜气洋洋,

辣子不红嘟嘟囔囔。

喝水不叫喝水叫喝肥。

说话不叫说话叫佛话。

睡觉不叫睡觉叫费觉。

高兴不叫高兴叫喜哩航。

收拾不叫收拾叫拾捣。

1

养娃不读虚,不如养头居。

2

安徽的室友老问:你死不死?不死我死啦?我去死啦!(死=洗)

3

和室友开黑,只听那边一个劲地吆喝“肥城!快肥城!”

4

拖孩!拖孩!十块一双了啊!

5

室友戴上耳机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港恩的心,港鞋有你,绑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6

那嫩是想死类?

7

我室友是石家庄平山县人,她那边说,你干嘛呢,说成你脑门里。

8

“石头,帮我糗个快递!”(取个快递)

9

“哇!你日语这么好!”

“这是温州话。”

10

那天福建室友安慰我:是糊不是霍,是霍躲不过。

11

四川的室友有一晚住我家,第二天早上满世界找孩子吓我一跳,最后才知道是在找鞋子。

12

头条新闻:

报警人“福”“湖”不分,消防车救火跑错地。

13

“为什么这个湖不样钓鱼!”

14

我请假说我感冒了,室友小王说:“你坐在疯狗(风口)旁边当然会感冒了。”然后我同桌默默地下了头。

15

“我超级喜欢铃铛啊!”

“铃铛?哪个铃铛?”

“就是超级铛啊!”

“超级铛?”

“就是打羽毛球的那个铃铛啊。”

“那是林丹!”

16

寝室一海南人,有一次问他:“你们海南话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怎么说?”

他:“嗒嘀嗒,滴答滴,答滴滴答滴,滴答嗒嘀嗒。”

17

今嘈稍午要克吃ru!

18

刘奶奶爱喝牛奶,

流来来爱喝流来。

19

刚推开寝室门,室友就非常激动的来了句:“你腿好长!”然后指着桌子上的西瓜说快吃西瓜。听后窃喜,一米五被人夸腿长,后来才知道她说的方言是:

“你回来的好巧!”

所以我说我听过最牛的外语就是室友的方言

以后一定要教会室友我的方言

大学四年转眼就过去了,

走在街上,

听到东北女孩打电话会觉得亲切,

听到上海话也不觉得它自带加密功能,

明白了天津的冬天也不用穿最厚的棉鞋棉裤,

明白了找拖孩不是找孩子,

我们慢慢学会了室友的方言。

面对即将分别的室友们,

最后回忆一下他们的方言吧……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管方言怎么鬼畜,怎么搞笑,都是我们口口相传的一种精神,是故乡对游子深深的眷恋,是岁月对文化的浸透和渲染,无论人在哪里,只要口中说出那熟悉的“土话”,就仿佛回到家乡,格外亲切。虽然学好普通话走遍全天下,但是也别忘记方言的传承哦!

毕业季,

你们有没有在舍友面前再“秀”方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