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原著《流浪地球》和电影版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建议自己看遍原著
1,原著人类用了300多年建造地球发动机,电影里是100多年(吴孟达饰演的姥爷明显是个90或00后)

2,原著里,人类在太空有一整支舰队保驾护航,电影里只有一个领航员空间站。

3,原著里,地球发动机的最大毁灭危机来自于最后一次穿越小行星带,小行星撞击地球摧毁了大量地球发动机,而人类本身自始至终没有经历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只有谣言四起,而电影里,则是借助木星引力加速,引发的发动机停机以及坠入木星轨道

4,原著里,人类基本上取消了一切精神娱乐活动,所有精力都放在理工,人类思维理性无比,而电影里,人类生活看起来轻松很多,打麻将,蹦迪什么都有。

5,两派之争电影里没有表现。

6,原著里,人类早期使用的是卡车运石头,后来则是巨大的采矿机械自动化运石头,而电影里,人类还在用卡车运石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4
电影加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东西,等于把原著故事情节扩列,比如原著中没有说“我”叫什么名字,但电影里“我”叫刘启。不过还是建议你看原著,因为原著更自然,而且你要相信大刘的文笔,他的书一向都是很好看的,比如《三体》《带上她的眼睛》等,你有空可以去书店看看
第2个回答  2020-03-28
原著中主人公的父亲是为点燃木星而牺牲,小说中是清理小行星时被碎片击中,导致飞船汽化才牺牲的。
第3个回答  2019-02-18
相较原著,电影版《流浪地球》做出了大幅度的改编,几个主要角色都在,但木星营救行动完全是在原著基础上原创的。叛军在怀疑中推翻联合政府,处死同胞的精彩反讽则遗憾未能进入电影。除了情节上的改动,电影版《流浪地球》更大的改动在于精神内核。



电影《星际穿越》曾引用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的诗作描绘人类走进宇宙深处时的纠结心态:“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电影《流浪地球》强调希望,整体激昂振奋。而在小说中,地球在离开太阳系的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劫难,曾经美好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更关键的是,人性在此过程中饱受摧残,恐惧、猜疑、愤怒常伴左右。



《流浪地球》原著虽然短小,但它在有限的文字中,充满静态与动态奇观,尤其是像地球的冰封、太阳的氦闪等,对电影视觉技术的要求相当高,在电影「行星发动机」定档版预告中,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预告片中,太阳加速老化导致的地球气温急剧下降有相当直观的展现。



而观众期待《流浪地球》,或许期待的也并非一次本土科幻的扬眉吐气,而是科幻这种一直在中国观众观影经验中流浪的电影类型,能真正令人看见它落土家园的希望。

正如《流浪地球》原著中所写——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第4个回答  2019-04-02
推荐给你一个,里面有很多的电影,都不要钱的呦,看有。看我简戒就可以啦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