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谨言慎行”下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谨言慎行下一句是君子之道。

出自老子《道德经》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改编而成的。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君子三缄其口,要敏于言而慎于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为了自己逞口舌之快,什么都敢说的人,必定对所有事物,心无敬畏,这样的话“祸”也不远了。

扩展资料: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出自《菜根谭》,《菜根谭》是元末明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原文: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无巧。

译文:

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接连受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归功于你,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

所以君子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绝不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绝对不能自作聪明显得高人一等。

评语: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干的不如不干的,说的不如不说的,因为你做了,你的不足就显出了;你说了,你的思想就暴露;你做得多了业绩广了,你便成了矛头的目标。

因为你的成功妨碍了别人,而有些人专喜欢说别人的坏话。这种心态有幸灾乐祸,有好奇心也有权威感,总觉得自己能传播一句揭发他人隐私的消息,才足以显示自己是消息灵通人士。

借以满足自己的权威欲望,所以俗语才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事所以出不了门,那是因为人们有嫉妒心,看到你有光彩的事就矢口不提,结果就使这种好事遭受尘封和冷冻。

以致永远无法让世人知道。反之,一旦作了一件坏事,在人们幸灾乐祸心理驱使下,立刻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让所有人知道。所以作者才发出了“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的慨叹。这里“谨言慎行”固然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但也表明另一种方式,即遇事宜在深思熟虑后一语中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8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拼音:jǐn yán shèn xíng

解释:谨慎,小心,慎重。指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示例:八十年来识更真,深知言行切修身;~无些过,细数吾乡有几人。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笃行》

近义词:谨小慎微、小心谨慎

反义词:胡作非为、为非作歹、不拘小节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言行小心谨慎

造句:

1.这不像是他说的话,他一向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

2. 他倒是个谨言慎行,决不轻举妄动的人。

3. 在保密部门工作一定要谨言慎行,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4. 他一向说话做事都是谨言慎行。

5. 即然知道人言可畏,你最好谨言慎行,别落人口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14

君子之道

原文: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无巧。

解释: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接连受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归功于你,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君子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绝不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绝对不能自作聪明显得高人一等。


第3个回答  2017-12-04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言善信。信不足有不信。轻诺必寡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