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有哪些名俗?

如题所述

洞头八大巧  洞头八大巧,指的是:“木船用火烤,驾舟靠双脚,纸灯水上飘,动物满船跑”;“生米锅中炒,熟饭用粉包,猫耳朵下水煮,美人儿任你咬”。   前四巧是渔业生产习俗,后四巧是渔乡吃食习俗。   【木船用火烤】   </B> 游客们到岙口滩头,常会看到渔民把木船斜倾后,在船的底部燃起熊熊大火。这时你可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喊救火,渔民们是在给木船“美容”哩!木质船在海上航行一段时间后,船底会附生一些海贝如牡蛎、藤壶什么的,如果不及时清除,不但影响航速,还会腐蚀船板,后患无穷。所以每隔一定时间,渔民们会把船搁上滩头,先清掉贝类,再用火烤过,等于给船底表面涂上保护层,使海贝不易附生。   【驾舟靠双脚】   </B> 洞头县有10万亩的海涂。每当潮水退后,大片大片的海涂像黑色绸缎坦露出来。这时人们纷纷下涂,有的抓蛤蜊、捡蛏子,有的捕捉扦网拦住的鱼虾。海涂广阔,涂泥深陷,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于是下海人便发明了“泥涂船”。这种小舟一米多长,80cm左右宽,既不用桨也不挂帆,只要双手紧握小舟中部的横档,一脚半蹲船内,一脚在涂泥上蹬,那小舟便快速地前进,比在泥涂上行走,不但快得多,而且省力气。所以便有“驾舟靠双脚”的说法。   【纸灯水上飘】   </B> 过去每逢农历的七月二十九,洞头各地有放流纸水灯的习俗。水灯用彩色油光纸裁成7cm×10cm大小,折糊成小碗形状,用菜油浸透的毛边纸搓成上尖下大如锥状的灯芯,粘贴在小碗当中;然后把小碗依次排列在一块块薄木板上。入夜退潮时点燃灯芯,放木板下水,纸灯便趁着潮流飘出海口,渐渐远去。这种水灯虽是纸做的,却因是油光纸,不轻易透水,所以可以在海上飘很长时间。放这种纸灯,最早是为了送走“孤魂野鬼”,后来改称“海蜇灯”,祈愿海蜇生产丰收。现在已改成民俗灯会活动娱乐项目了。放流水灯时,灯多,人更多,场面十分壮观。   【动物满船跑】   </B> 渔民一年到头在海上奔波,以海为田,以船为家,渔船不仅是生产工具,也是生活场所。可是过去的渔船上,既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报刊书籍,除了同船的伙伴,找不到别的生物,生活极为枯燥。聪明的渔民便在渔船上动起脑筋,用十二生肖和其它动物来称呼船的部位和渔具。如把船底脊最粗长的木料叫“龙骨”,船尾部和龙骨的交接处叫“虎尾”,船桅系风向标的绳索叫“牛鬃”,升降篷帆用的滑轮叫“猴头”,还有鼠桥、蛇索、狗腿、鸡旗、鹿角、龟壳等等。这么一来,拿用具也好,干活也好,叫出口的都是动物,犹如动物满船跑,不但显得亲切温馨,又便于记忆,新下船的年轻人能尽快熟悉掌握。真是凝聚了打鱼人的聪明才智啊!   以上讲的是生产方面,下面是生活方面的。   【生米锅中炒】   </B> 生的米放入锅中炒,就成“炒米”了,这种最简单方便的吃食,我们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打仗的文章中读到过,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吃的是“一把炒米一把雪”。不过,在我们海岛,这种加工炒米的做法早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就有了。那时渔村穷,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没什么补品可滋养身子,有点大米算是很不错了。可熬米饭时间长,吃了又怕虚寒,于是就先把大米炒熟装罐备用,需要时倒出一些下锅熬粥,速度快,味道也好。炒熟后的大米气味挺香的,大家就把这种米叫“米香”,是产妇的专用品。现在时尚的称谓,应该归入方便食品类,叫“方便饭”了。它出现的时间可比“方便面”早多了。   【熟饭用粉包】   </B> 与生米锅中炒相反,洞头有一种特色小吃,是以煮熟的饭作馅,外面再用生粉包起来,你觉得这种制作方法巧吧?它叫“红圆”,做法是:先把糯米煮熟成饭,加进花生、芝麻、糖等佐料;另把糯米与梗米成一定比例磨成粉,掺入红的色粉加水调和揉匀,以生粉为皮熟饭为馅,包搓成半椭圆形,蒸熟备用。“红圆”的块头一般都比较大,底部直径大多在20cm左右;它主要用在喜事上,女儿出嫁头次回娘家、孩子周岁、老人祝寿、重大的佛事活动等,分送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象征圆圆满满,红红火火。这种粉包饭的吃食,比一般饭食保存的时间长,食用时可再次蒸热,也可切片油煎,甜糯可口,不粘不腻。   【猫耳朵下水煮】   </B> 这可不是真猫的耳朵噢!它是用番薯淀粉为皮,芝麻、花生、糖拌和后为馅做成的甜食,形状如猫的耳朵,故而称之。“猫耳朵”宜煮汤,烧熟后入口,外皮微韧,内馅香脆,清汤滋甜。三者相得益彰,回味悠长。一般的汤圆,远不及它。   【美人儿任你咬】   </B> “美人儿”又叫“巧人儿”,是一种特色小吃,你可千万不要想偏了。洞头岛上讲闽南语的居民,每逢农历七月七,都要制作甜食“巧人儿”,用米粉揉合在木刻模板上印制出人和动物的形状,蒸熟后在“七夕”夜祭拜七仙女,然后再分食。这习俗源于一个传说。王母娘娘化装成乞丐下凡间查看善恶,看到财主家用糯米饭捣灰浆来砌坟墓,便上前讨吃,被财主管家一顿斥骂。王母娘娘回天庭禀告,玉皇大帝大怒,凡人如此糟蹋五谷,该严惩!下令降灾人间,寸草不长,让他们“人吃人”去!七仙女得知后也扮成乞丐下到凡间,向一打鱼老汉讨吃的,老汉把仅有的两个糠饼让给了她。七仙女咽不下这种粗食,便问:“你们用糯米饭砌坟墓,怎么反倒吃这种东西?”老汉告诉她,用糯米饭砌坟墓的是黑心的财主,天下穷人多,过的是苦日子。王母娘娘听七仙女把实情一说,知道自己偏听偏信了,可玉皇大帝的旨令又不能更改,怎么办呢?聪明的七仙女想出个好办法,和众姐妹下到凡间,教大家用米粉制作人形饼充饥。这样一来,饥荒度过了,“人吃人”的旨令也照办了。这方法多巧呀,就把这种人形饼取名“巧人儿”了。百姓感念七仙女的恩德,每年七月七,都要做“巧人儿”,还用竹篾扎成凉亭形的“七星亭”,一并祭拜七仙女,让她再次下凡间时可以遮风挡雨。“巧人儿”印制的饼有动物也有美女,你就尽管咬吧。 灯会   【龙灯】   洞头的龙灯活动,始于清道光年间,已有近200年历史。制作龙灯,龙头龙尾大多以篾编纸糊彩绘而成,龙身则用布制,彩绘龙鳞。龙灯内原用蜡烛点燃,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改用干电池照明。龙灯队以龙为中心,辅以各种彩灯,也有扮古代戏剧人物的,组成浩浩荡荡的舞龙队,走乡串户,时游时舞,所到之处,观众如潮,有的家庭还焚香燃鞭炮相迎,热闹异常。   【鱼灯】   洞头的鱼灯活动历史悠久,普及面广。操闽南语的区域所扎的鱼灯,大多为写实型,按海生动物的形状,扎成各种鱼、虾、蟹、海蜇、螺贝等,大小各异,形象逼真。操温州方言的区域所扎的鱼灯,主要为神幻型,如三盘岛大岙村的神鱼灯,始于清雍正年间,以龙、虎、豹、狮、象等陆上动物的头面替代鱼头,扎连在鱼身上,色彩斑斓,神趣十足。   洞头的鱼灯,大多用竹篾扎系,纸糊彩绘而成,中间插蜡烛以照明。也有少数以铁丝扎成鱼虾轮廓再用布缝制,以期保存得长久一些。鱼灯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元宵节,其形式有单独组织鱼灯会的,也有配合龙灯、马灯、狮灯进行游舞活动的。三盘大岙村的神鱼灯,发展到30多种,按“牌九”名称来“布阵”表演,分别有元宝阵、梅花阵、吆五阵等多种阵式,表演舒展,场面活跃。   【马灯】   马灯活动从福建永春县传入。永春县建有白马寺,庙会时有马灯游艺,以纪念为当地百姓祈得甘霖解除干旱的白色神马。清乾隆年间,颜、林两姓从永春迁到洞头的小朴村,沿袭老家习俗,也建造了白马寺,举办马灯游艺。邻近的小三盘村也有马灯活动。   马灯原用篾扎纸糊而成,现已改为竹扎布缝;马头和马尾分为两部分,分别捆缚在舞马人的腰前和背后;马队原为8匹马,6匹白色,2匹胭脂色;现增至16匹,以白色为主,辅以其它色彩的马匹,再加上各式鱼灯、锣鼓队和腰鼓队,约150多人。舞动时有龙滚水、马蹄奔、五角花等多种舞阵,变化多端。马灯活动在除夕夜的称“迎春发财灯”,在元宵夜的叫“风调雨顺灯”,在八月初六配合白马寺庙会活动的叫“逢凶化吉灯”,也叫“化马平安灯”,活动后焚化祭庙。现在改用布缝后,只象征性焚化纸扎的马灯,其余的作保存,来年再用。   【水灯】   水灯又称海蜇灯,从福建泉州传入,约有200多年历史。其活动形式已在《洞头八大巧》中介绍。   【空明灯】   空明灯也从福建传入,迄今约有200多年;二十世纪20年代后经本地人改装创新,成为大型灯艺活动。空明灯高1米余,宽60cm,用有色油光纸严密折糊,不留漏缝,也不扎骨架,仅在下部预留一个小碗大的圆孔,孔口以铅丝扎成圆圈,圈上紧扎一上尖下大的铅丝三脚架,以备点燃火种。灯的下端扎一条纸带,使空明灯升空后,重心能得到固定。放灯时,把经过菜油浸泡的毛边纸叠放在三脚架上,点燃火种,待灯内空气饱和,灯即冉冉上升。空明灯放飞活动大多在广场、旷野或海港,以避开树木和线杆,由于空明灯像风筝一样飞得高,如一颗颗星星在夜空游动,看到的人多,所以受到人们喜爱。空明灯传说为诸葛亮首创,所以有的地方也写成“孔明灯”的。   【迎火鼎】   “迎火鼎”系闽南语,“迎”为游、巡;“鼎”即锅子。迎火鼎是渔村特有的与灯会一起进行的祈祥活动。   在大铁锅内盛放柴爿,以火点燃即成“火鼎”。活动时,两人抬火鼎,后随的人时而添柴,使火不致熄灭。元宵佳节,扮古代戏剧人物的戏队、各种灯彩队与火鼎队一起巡游,鼓乐相配,鞭炮助兴;游到群众门前,人们自动往火鼎添柴。火鼎象征兴旺、红火,通过迎火鼎活动,祈求吉祥、平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