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道数学题

求一道关于”工作效率“的六年级题,难一点

工程问题

 

 

 

1

.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并能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以及分析的综合能力

 

1

.使学生理解、掌握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

“1”

。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

示工作效率。

 

2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点是把具体的数量加以概括、提炼、

隐去具体的数量,具体的总做总量,具体的工作总量用单位“

1

”表示,具体的工作效率

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

同时工程问题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

联系,他们研究的都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基本数量关系

都是: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和

=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和

 

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

 

当一件工作有二人以上共同完成时,工作量就变成了“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就变成

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就变成了“合作时间”。

 

 

 

(

)

复习准备

 

 

 

1

.复习旧知。

 

 

 

张师傅

4

小时做了

200

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00÷

4=50(

)) 

 

 

(1)

问:

 

50

个表示什么?

 

 

 

生:

50

个表示每小时做的个数,就是张师傅的工作效率

 

 

 

(2)

张师傅

4

小时做了

20

个零件,

1

小时完成这些零件的几分之几?

 

20

÷

4=5

(个)

   

5

÷

20=1/4

 

 

 

2

.导入。

 

 

 

准备题

 

 

一段公路

30

千米,甲队单独修

10

天完成,乙队单独修

15

天完成,甲、乙

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

分析:

 

 

 

①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②提问:要想求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要先求什么?

 

 

 

生:先求两队的工作效率和。

 

 

 

③学生独立完成。

 

 

 

30÷

(30÷

10

30÷

15)=6(

 

 

⑤运用哪种数量关系?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和

=

工作时间

 

 

 

(2)

“30

千米

改成

“60

千米

,怎样解答?

 

 

 

60÷

(60÷

10

60÷

15)=6(

 

 

(3)

“60

千米

改成

“90

千米

,怎样解答?

 

 

 

90÷

(90÷

10

90÷

15)=6(

 

 

问:在做这

3

道题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结果都是

6

天。

 

师:刚才,我们把工作总量

“30

千米

改成

“60

千米

,再改成

“90

千米

,最后结果都

是一样的。

如果工作总量改成

“10

千米

呢?

“120

千米

呢?

“150

千米呢

(

结果都是

 

6

 

1

:工作总量扩大了,工作效率也在扩大,而且扩大的倍数相同,所以时间不变

……

 

 

2

:无论公路长多少,甲乙两队每天修的各自占总长的几分之几没变,

……

 

 

 

师:既然工作总量发生变化而工作时间却不变。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工作总量的具体

数量去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

工程问题。

(

板书:工程问题。

 

 

(

)

学习新课

 

 

 

1

.出示例

1

 

 

 

 

1

 

 

修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

10

天完成,乙队单独修

15

天完成,两队合修,几

天可以完成?

 

 

 

请同学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与刚才的练习题

(

指有具体数量的

3

道题

)

有什么区别吗?

 

 

 

生:例

1

的工作总量没有具体数量。

 

 

 

师:那么,怎么办呢?请同学们看讨论题互相讨论一下。

 

 

 

2

.讨论:

 

 

 

(1)

工作总量可以怎么表示?

 

 

 

(2)

甲、乙的工作效率又可以怎么表示?

 

 

 

(3)

甲、乙合修的工作效率和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

工作总量可以用

“1”

表示。

 

 

 

师提示:甲、乙的

工作效率实际就是它们单独完成工作量的时间分之一

 

 

 

师:好了,我们的问题有了答案,工作总量可以用

“1”

表示;工

 

 

 

来表示工作总量及工作效率。

 

 

 

4

.解答。

 

 

 

先由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做完后,找一个同学汇报,教师写列式、过程。

 

 

 

答:两队合修

6

天可以完成。

 

 

 

5

.例

1

与准备题比较。

 

问:例

1

与刚才做的准备题比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吗?

 

教师归纳

总结

 

 

 

共同点是思路一致,数量关系相同。

 

表示的,都是用

来表示的。

 

2

、小红打印一份文件,需要

5

小时。要打印这份文件的

2/3

需要多少小时?

 

分析一: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和总做效率,这时的工作总量不是“

1

”,

而是这份稿件的

2/3

,工作效率是

1/5

,用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即可求出。

 

解一:

2/

3

÷

1/5=10/3

(小时)

 

分析二:问题要求打印这份稿件的

2/3

所用的时间,我们也可以先求出打印完这份稿

件的时间,再求总时间的

2/3

是多少时间。

 

解二:

1

÷

1/5

×

2/3=10/3

(小时)

 

答:打印这份文件的

2/3

需要

10/3

小时。

 

3

、甲、乙两人合作加工一批零件,需

25

天完成。先由甲单独加工

10

天,再由乙

单独加工

30

天,这时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3/4.

乙每天能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分析:已知“甲乙两人合作,需

25

天完成”,可以看出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和是

1/

25.

而两人的工作方式是甲先单独完成

10

天,

然后乙在单独做

30

天,

我们可以把乙单独做

30

天转化为与甲合作

10

天,在单独做

30-10=20

天,这样就可以求出合作的工作量,

再根据一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3/4

,就可以求出乙单独

20

天的工作量,进而可求出乙的工

效。

 

解:(

3/4-1/2

5

×

10

)÷(

30-10

=7/400 

答:乙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

7/400

 

4

、一段公路,甲队独修需

15

天,甲乙两队从这段公路的两端同时和修

5

天后,还

相距

15

千米。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

 

分析:这道题是工程问题与分数应用题的结合,从已知条件入手,我们很容易求出

3

天修了这段公路的几分之几,题目中还告诉我们“还相距

15

千米”,这时就要用分数应

用题的“剩下的工作量与剩下的工作量占单位

1

的几分之几相互对应”这一思想来解决。

 

解:

15

÷【

1-

1/20+1/15

)×

5

=36

(千米)

 

答:这段公路长

36

千米。

 

 

 

(

)

巩固反馈

 

练习题: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工作效率,一般是指工作的投入与产出比,通俗地讲就是,在进行某个任务时,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比值。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效率,产出小于投入,就是负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
  工作效率是评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各企业对自己员工的工作效率都有一定的要求,当员工工作效率过低时,企业就会辞退员工或者让员工主动请辞。而相反地,若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就会为企业带来额外利润,当然,企业会给予工资、地位的提升。不论企业高层是真的惜才还是怕该员工跳槽,这是必然的。所谓优胜劣汰,在当今社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提高工作效率不仅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思路一:15+16+18+19+20+31=119;119-15=104;119-16=103;119-18=101; 119-20=99;119-19=100;119-31=88;其中的差只有99能被3整除,即能分成3份,所以是20。
   思路二:一个顾客买的货物重量是另一个顾客的2倍,两个顾客买的货物重量之和则是3倍,货物重量之和应当可以被3整除。
   六箱货物总重量:
   15+16+18+19+20+31=119千克
   119÷3=39...2
   六箱货物中,只有当重量为20千克时,余数为2:20÷3=6...2
   所以,商店剩下的一箱货物重量是千克20千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3
思路一:15+16+18+19+20+31=119;119-15=104;119-16=103;119-18=101; 119-20=99;119-19=100;119-31=88;其中的差只有99能被3整除,即能分成3份,所以是20。
思路二:一个顾客买的货物重量是另一个顾客的2倍,两个顾客买的货物重量之和则是3倍,货物重量之和应当可以被3整除。
六箱货物总重量:
15+16+18+19+20+31=119千克
119÷3=39...2
六箱货物中,只有当重量为20千克时,余数为2:20÷3=6...2
所以,商店剩下的一箱货物重量是千克20千克。追问

你发错地方了把?

第2个回答  2014-08-03
甲、乙、丙三人用油漆合刷一栋小楼的门窗。甲、乙合刷5天完成了1?3,接着乙、丙合刷2天完成了余下工作1/4,最后甲、丙两人合刷了5天才完工。整个过程的劳务费是600元,乙应分得多少元?追问

1?3是什么意思

追答

1/3

追问

能发下答案吗

追答

甲乙刷完要5/(1/3)=15天;
乙丙刷完要2/[(1-1/3)*(1/4)]=12天;
甲丙刷完要5/(1-1/3-1/6)=10天;
甲单独刷完要1/[(1/15+1/10-1/12)/2]=24天;
乙单独刷完要1/[(1/15+1/12-1/10)/2]=40天;
丙单独刷完要1/[(1/12+1/10-1/15)/2]=120/7天;
甲分得:600*(5+5)/24=250元
乙分得:600*(5+2)/40=105元
丙分得:600*(2+5)/(120/7)=245元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03
存在反函数,说明函数在 [1,2] 上单调,
函数对称轴为 x = a,只要区间不包含对称轴即可,
因此 a ≤ 1 或 a ≥ 2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