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必须攻打苏联?

如题所述

有些事情,来得就是这么仓促,根本说不上预谋良久。甚至,仓促而来的事情,都可能与预谋良久的事背道而驰。

一战之后,国际新秩序是英法美主导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最不满意这个体系的是谁?

第一个自然是战败国德国。德国国内的民族情绪根本就压制不住。而纳粹之所以能上台,就是因为这种民族情绪。

第二个是战胜国日本。日本对战后秩序的安排,憋了一肚子的气,彻底认清了西方列强道貌岸然的本质。这群人就没把自己当盘菜。

当然还有意大利。战后五强,而意大利这个小强,硬是被英法美赶出了巴黎和会。到底有多委屈,只有意大利人自己知道。所以,墨索里尼上台,跟希特勒上台,都是一样的原因。但,意大利太怂,后边的历史全是笑话,所以也就没啥可说的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中国也很生气。自己是战胜国,青岛却被小日本耍无赖给弄走了。于是,国内各种抵制日货。从巴黎和会就开始抵制,一直干到1923年。期间,日本人简直痛苦不堪。自己是工业国,而中国恰是最大的市场。中国人不买自己的商品,还能指望欧洲人买吗?所以,日本甚至几次找到北洋政府,要主动归还青岛。但到了1923年,中国为什么不抵制了?因为1923年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这时候中国人民都开始捐款了,还怎么抵制日货。所以,各种丑化吾国吾民的毒鸦片,就是某些国人自己的心里阴暗,然后非要说成是民族的。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中国人民到底有多善良。

而这里面恰恰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关系端倪。在当时,中日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上升到激烈对抗的程度。日本对外的主要矛盾是谁?就是西方列强。同时,德国对外的主要矛盾,也是西方列强。矛头指向的,主要是英法这两个国家。美国人呢?这家伙抛出一个民族自决后,就跑回新大陆隐居了,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然后闷声发大财。

所以,德国崛起、希特勒上台,肯定要对着英法死命干。而英法也自知理亏,自己对战败国德国欺负得太惨了。同时,一战的残酷,一直让英法心有余悸。于是,只能毫无原则地对希特勒各种绥靖。但,英法越是绥靖,德国就越是闹腾,最后直接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侵略波兰、闪击欧洲之后,德国就一定要进攻苏联吗?

如果这么做,希特勒就是在为英法做嫁衣裳。自己没钱,去北非抢英法等国的殖民地好不好,非要跟苏联死磕什么?同时,侵略波兰以前,希特勒已经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目的就是腾出手来收拾英法。此时,法国再一次被打得灭国,接下来肯定不会放过英国。

而此时的日本呢?九一八事变,就是一群关东军下级军官给搞出来的。但是,时机太好,美国因为经济危机、自顾不暇,欧洲被希特勒折腾得焦头烂额。所以,九一八之后,国联和美国谁也不管了。但是,日本决策层并没想全面侵华。因为理性人首先要搞明白: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日本的地缘敌人是苏联,有这个大家伙在北边一横,日本寝食难安。日本的一直敌人是英法美,这伙人主导的战后新秩序欺负了自己。所以,日本的北上派和总体派,都没有设计中国这个步骤。甚至,总体派的意图竟是拉着中国一起干欧美。日本还信誓旦旦地认为中国一定会同意,原因就是黄皮肤、黑眼睛和儒家文化圈,日中是自己人。

但是,1937年,日本却全面侵华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民族主义已经把日本搞得极端不理性,所以外交行为只能各种剑走偏锋。这时候,日本天皇和内阁,已经被军部这伙人彻底绑架了。拉着中国一起对付欧美,硬是变成了不顾英法美苏、直接侵略中国。

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以,偶然也好、必然也罢,都不能为日本洗清侵略的罪责。但是,却可以看到:很多事情就是仓促发生的,说不上是什么预谋良久。而德国侵略苏联,也是雪崩之前的一次偶然爆发。

1940年,德意日三国在柏林正式签订同盟条约。随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就给斯大林写信,邀请苏联也加入进来。三国轴心变成四国同盟。而四国同盟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推翻英法美建立的凡华体系。对于四国同盟,日本立即欣喜若狂,并于1941年4月13日,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相当于互不侵犯条约。

上述这个演出脚本,才是预谋良久。德国、日本、意大利,都在这样预谋。而一直被国际社会孤立的苏联,自然也不会拒绝这种预谋。德意日对凡华体系不满意,因为在这个朋友圈里、自己是被欺负了。苏联呢?苏联只能更不满意,因为自己连进入朋友圈、被欺负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大家都在预谋如何推翻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但是,变故总在不期而至中到来,苏德矛盾不可调和了。

要成立四国同盟,德国就要跟苏联划定势力范围。希特勒的意思是苏联可以向印度洋方向扩张。你不是要出海口吗?英国人肯定一个出海口也不给你,而我们德国人却可以给你。然而,苏联人开始得寸进尺了,要求把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也纳入麾下。这个要求,一下子就把希特勒惹毛了。你可以看一下地图,保加利亚位于巴尔干半岛,土耳其连接地中海和黑海。你苏联要这两个地方干什么?当然是要进入地中海。但是,地中海已经是纳粹势力范围的内海了,怎么可能允许苏联染指?

于是,四国联盟就别指望能谈成。同时,希特勒也彻底转变了心思,下定决心、一定要揍苏联。当然,条件谈不好,大家可以慢慢谈,也没必要立即就撕破脸。但是,有些问题是内心的,有些问题是行动的,都不是用嘴能谈成的。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原因。纳粹叫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自然是以集体主义为逻辑起点。在这一点上,与苏联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致的。但是,纳粹却极端偏左。有时候越是相似,就越是互看不顺眼。所以,希特勒和纳粹,天然就极端仇视苏联。因此二者之间,只有利益交换,完全没有感情基础。

其次是苏联并不守约。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定,苏联可以得到半个波兰,同时还可以吞并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多瓦。但苏联要找出海口,只能沿着伊朗向印度洋扩张。英法绥靖德国,目的是祸水东引,引到苏联。而德国结盟苏联,目的则是祸水南引,引到英法的殖民地去。大家的算计都很高明而且无耻,谁也不比谁好到哪里去。但是,德国不服从英发的设计,苏联也不会服从德国的设计。趁着希特勒闪击欧洲,苏联染指了巴尔干,而且非要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这些行动,就触动了希特勒的底线。

第三是苏联也太怂了。日本剑走偏锋,怎么非要往中国走而不往苏联走?原因就是中国当时太弱。极端,有时候跟醉酒疯癫一样。极端是极端,却往往都对弱者下手。酒鬼闹事、疯子撒泼,即便再疯,也是统统指向弱者,对强者往往敬而远之。入侵波兰之后,苏联随即入侵芬兰,然而却被芬兰打得大败。苏联进攻芬兰失败,一下就让希特勒看清了苏联的本质。这家伙也太怂了,自己在签订条约的时候,就是太给苏联脸了。

而三国轴心后,苏联竟继续不要脸,非要拿下土耳其和保加利亚。那德国自然就新仇旧恨一起算了。日本呢?日本可是德国的盟友啊,而且日本在4月份就与苏联签订中立条约。日本根本不重要,希特勒从始至终就没把日本当回事。日本只要在太平洋看住美国就行,德国自己就能把英法苏捆在一起揍。

1939年签订苏德不侵犯条约,1940年签订三国盟约,然后开始酝酿四国同盟。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接下来,就应该是四国同盟,一起挑战英法美的国际旧秩序。这个脚本,才是预谋良久,而且是德意日苏一起预谋良久。

但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竟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全面进攻苏联。闪击欧洲、德国是使劲揍;而侵略苏联、德国则是往死里揍。

所以,这里面哪有什么必须,完全就是小人之交而利散义断,然后大打出手。

这就像两个小人从谈买卖变成了生死斗:你苏联不听话、你苏联给脸不要、你苏联也就这点儿本事、你苏联早让我看不顺眼了,然后我就要干死你。

而日本呢?日本对中国就毫无道义可言:我发疯了,而旁边就是中国,于是拉过来就一顿老拳。关键是:日本这个疯子,竟认为疯一下就行了,然后还能拉着中国一起挑战英法美。

所以,总结就是:德国和日本,因为自身的民族主义、因为对外的各种不满,所以早把自己逼得发疯。二战之前,两个国家都是喝了太多酒的人。目标是确定的,就是英法美。但是,发起疯来,却各种剑走偏锋,要么捏软柿子、要么欺负怂人,总之就是各种放飞自我、日益极端,最后向整个人类世界开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7

德国必须攻打苏联的原因很简单: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永远的只有利益。希特勒这么做,就是利益使然。

二战时,纳粹元首希特勒下令德军攻袭苏联,却让原本战无不胜的德军满盘皆输,事实证明攻打苏联是个错误。苏联与德国签订了不愿开战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可见在未开战之前,他们是有共同利益的。 

 

  希特勒纵观四方,要想称霸世界,那么必须要占领苏联,才能联合1937年攻占中国的日军,形成东线联盟一体,成为亚非欧三洲一体的超级联盟帝国。接下来,拿下美洲和大洋洲,称霸世界指日可待,德国想独享世界之个大蛋糕。这一层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苏联当时也在行动,在1940年前后,苏联红军的侦察机在罗马尼亚等国上空加强了活动力度。斯大林还准备用数万辆装甲洪流吞没整个欧洲,进以孤立美国,与之决战。看来在那个时刻不只纳粹德国,红色苏联也没闲着,为分得一杯羹而做着准备,希特勒看见苏联已经在活动了,准备先下手为强。

 

 德国要攻打全球,离不开苏联的战略资源,这也是攻打苏联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战打得就是现代化武器的战争,诸如飞机、坦克、自行火炮、潜艇、卡车等都离不开石油,而德国自己缺乏石油资源。如果打下苏联,德国的战略资源从此再无后顾之忧了。所以苏联这一战,不得不打。

  希特勒的纳粹党名义上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其实是披着社会主义的皮,实质上仇视并欲消灭社会主义的共产党,更何况是苏联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彼此三观不合,希特勒当然是想除之而后快。对于希特勒来说,家门口盘着这样一座庞然大物,整天虎视眈眈地盯着。如果不解决这个祸害,德军如何能称霸世界?所以,攻打苏联迫在眉睫。

  

希特勒自觉能拿下苏联,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德国闪电战战无不胜,德军因此士气高涨,反观苏联在1939年攻打芬兰这样的小国时,动员了54万兵力,去攻打只有12万多人能派上战场的芬兰,第一阶段直接有四个师被全歼,战绩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虽然第二阶段,苏联最终取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苏联输得很惨,苏联的表现如此之差,导致了希特勒的误判,认为苏联就是空有大面积的领土和大量的军队,战斗力差得可怜,希特勒以为凭借德军的战斗力肯定能速胜苏军。

   然而,一切不以人的意志为左右,当一切盖棺定论时,时间是历史最好的证明。

第2个回答  2021-01-07

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希特勒一直在进行疯狂的扩张,甚至在1941年6月21日闪击波兰,他为什么要执着地进攻苏联?

二战前,德国的陆军数量达到了空前的500万人,这和1919年凡尔赛体系限定的10万军队整整超出了49倍!1941年,战争机器全面开动的德国拥有军队超过1020万人,这是1919年凡尔赛体系限制的100多倍。但是,虽然德军空前强大,但是德国的主要军种是陆军,希特勒最拿手的战术,是闪电战!这就非常尴尬了。因为从德国到非洲,毫无疑问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登陆作战需要大量的海军潜艇,跟需要庞大的空军进行掩护。因为你不能指望德军绕到遥远的埃及从西奈半岛进入非洲,况且,那里也有苏伊士运河!

二战前期,德国的空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但是在绝对数量上,德国远远少于英法等同盟军,这就导致德国始终无法彻底取得制空权;海军方面,由于传统海上强国英国拒不投降,德国也无法完全获得北大西洋海域的制海权。在海上,是完全无法发挥闪电战优势的,所以希特勒不会傻到放弃优势的陆军优势,转而和盟军在海上进行交锋。

为了消除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1939年8月23日,苏德缔结《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秘密划分了苏德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使德国在不被两线攻击的同时,也获得了苏联大量的战争支持,帮助德国横扫西欧,灭亡法国。

而苏联也从《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中抽身出来 ,先解决远东的日本问题。并且给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备战时间,为后来的苏德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清楚,这份协定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张废纸,特别是斯大林,在希特勒大举横扫西欧的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战略纵深,在东欧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扩张。

斯大林咄咄逼人的态势令希特勒大为愤怒,希特勒意识到,苏联不仅仅是在增加战略纵深,更是在威胁纳粹德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德国不进攻苏联,苏联也会主动挑起对德国的战争。到时候更加不利,所以希特勒决定先下手为强!

战争需要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要知道,天生的飞机,地上的卡车,以及海里的舰船,都需要石油资源作为支撑,而二战时期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哪里呢?答案是苏联的黑海沿岸以及伊朗高原地区。伊朗高原对于希特勒而言太过遥远,而苏联确实实实在在的近在咫尺。不仅如此,苏联在乌克兰地区的黑土地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对于战争状态下的德国而言,这是绝佳的后勤补给基地。

当时的苏联还占据着东欧平原等欧洲主要地形区,超过2000万庞大的国土面积对于面积不到50万平方公里的德国而言是一片巨大的区域。希特勒一直宣称的要夺取斯拉夫人的土地作为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就是指的苏联的广袤国土。

第3个回答  2021-01-02

我是历史的B面,我来回答

我认为有3个原因:

 首先,德国要获取他的生存空间

在希特勒的眼里,德国的生存空间严重不足,但他又不认同应该像英法那样通过殖民地的方式去获得。他认为“殖民地的取得,不能解决居住问题,能解决这项问题的,只有获得可以移民的领土,”


因此,希特勒认为只能通过在欧洲大陆获取新的领土才能满足德国的扩张需要。

他把目光投向了苏联,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停止德国向西和向南的扩张,而是将目光盯紧东方的土地,主要是苏联和其边界附庸国的领土

苏联丰富的能源和粮食也使得德国对其垂涎欲滴,只有掌握苏联广大的地区,希特勒才有继续和美英争霸的资源。

 

第二,希特勒的反犹太情结

我们知道希特勒是一个严重的反犹太种族主义者。

当时欧洲反犹是一股风潮,而希特勒就是这股风潮中的最活跃的几个,非常不幸的是他还掌握了德国。


在他眼里,苏联就是一个犹太人政权,因此德国必须结束犹太人在俄国的统治。同样是《我的奋斗》,希特勒写道“俄国人现在决不能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去摆脱犹太人的束缚,犹太人也不能永久地去统治俄国”


第三、反布尔什维克

和反犹太人一样,希特勒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坚定反布尔什维克者。

而一战之后的德国,整个国家都笼罩在这样一股气氛之下。

为什么?


因为一部分不甘失败的德国人认为,一战德国之所以失败,就是布尔什维克在背后搞鬼。

当然他们不会关心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实际上和俄国一样,是战争的失败催化和加速了国内的革命,而非是革命倒过来导致战争失败——他们只是需要寻找一个背锅侠。

布尔什维克就成了这样一个背锅侠。

希特勒在1937年的一次秘密会议上说“布尔什维克终将是我们的大敌”

基于这3个原因,德国必须进攻苏联。

第4个回答  2021-01-05

    1941年6月22日,德军3个集团军群从三个方向发动了对苏联的大举进攻,由此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争。德国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原因。

    从经济方面来看,德国此时已经没有办法迅速拿下英伦三岛,对英国的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德国的战争资源已经难以为继。而苏联此时具有的强大的生产能力及资源,乌克兰是苏联的粮仓,高加索有欧洲最重要的油田,顿巴斯有最大的煤矿,德国异常渴望得到这些战略物质,以加强德国的持续作战能力,应付将来可能的美英联合对德作战。

  从更大的战略方针考虑,占领苏联全境就可以和日本汇合,打通更有意义的亚欧大陆线,彻底突破英国在海上的封锁,以及美国潜在的封锁,甚至可以将美国孤立在美洲,进行反封锁。

    从意识形态方面来看,德国队苏联的进攻,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一战以后,德国格外对共产主义特别是其核心国苏联抱有深刻仇恨。希特勒更加仇视苏联,他上台以后,在纳粹的宣传中,苏联的斯拉夫人被认为是像昆虫一样的低等种族,但他们却掌握了巨大资源和广阔领土,只有将他们完全消灭,德国才能获得生存空间。

    从苏联在波兰战役及其后的吞并波罗地海各国、芬苏战争等事件中,德国人也看得出来,苏联的胃口不亚于德国,当德国在同英国的持续战争中被弱化时,苏联必然会进攻德国,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

这几点原因,使得德国必须进攻苏联。

    而1936-1939年苏联内部的大清洗运动使得苏联军事实力有所下降,1939到40年的芬苏战争,充分暴露了苏军当时战斗力非常低下,军队组织能力差的一面,使德国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他们认为苏联就像一座破房子,踹一脚就会倒掉。此前德军对法军的速胜也使德国统帅部对德军的信心大增。二战时法军是欧洲公认的最强大的陆军,而这支最强大的陆军不过一个多月就被德军消灭,使德国统帅部高估了德军的实力。这一点,也促使德国加紧了对苏联进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