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是如何内外兼修的?

如题所述

古代文人墨客

一直以来,古代文人骚客于大众而言大多都是淡泊名利,情趣高雅的,他们居田园,泛小舟,饮酒作诗,衣着朴素,居家勤俭,心系天下,心系黎民百姓。这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文人骚客们,便成了一些商贾富人亦或是才疏学浅之人附庸风雅的良友。

在历史上,宋明两代的风雅感算是最强的,这定然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紧密关联。那么明代文人如何内外兼修?明代附庸风雅风气与当时折扇与别号的流行有一定联系。一个是外在装饰,一个是内在修饰,同样都体现的了明人好名利的心理。这两样东西的流行,与风气之变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明代文人扇——折扇中的风雅

明代折扇之兴起明代的手工艺可谓是位列世界之首,其手工艺品的精致雅观对后世影响极大。明代折扇的精致雅观靠的不仅仅是超前的制作工艺,还有高水平的文人审美。明代是古代文人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文人的审美依旧可以在市场中引领潮流。

折扇的扇骨在明代文人眼里就相当于一个人的风骨,扇骨提倡大雅不雕,讲求"以轻为贵,以素为雅"。所以明代折扇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其美丽的外观,更是因为其中深涵的内蕴,具有极为深刻的象征意义。一时间,兴起了手拿折扇的风潮,与附庸风雅之人而言,这是不仅是自己在外观上向风雅靠拢,更是灵魂的契合。

明代折扇

真正的怀袖雅物——文人扇折扇在明代是怀袖雅物,是文人士大夫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故也称作文人扇。据坊间传言,明代折扇的大肆流行与明成祖朱棣的大力倡导有关。朱棣喜欢折扇张开有度,所以他命内务府大量制造精美折扇,命待诏学士或画苑画师在纸面上诗词文句,绘制图画,然后在端午时赠送给嫔妃。兴起时,朱棣还会亲自在扇面上题诗赋词,分赠大臣。一时间,折扇价格大涨,人们都以拥有一副折扇而自豪。

正是有朱棣这样高审美的皇帝,才使折扇的审美和内涵得到了新的诠释。折扇所独有的风雅情趣,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格调,作为一种怀袖雅物,它一定是被放到袖子里,待到宾客坐定,才把扇子拿出来亮身份。

明代衣服的袖子恰恰是所有朝代里唯一袖口收袂缝袋可以放东西不掉出来的。"同时折扇也成了明人生活中一种万能的存在,它可以是初次见面互赠的礼物,也可以是在婚姻嫁娶之间所下的聘礼,亦可以是行贿时赠送的礼品。送扇子是雅,送金子是俗,一个人的品味因此显现出来。

朱棣

重骨轻面的设计中蕴藏的深意"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慎取舍,知轻重。"扇骨的开合自适、可用可藏正是如此一样,就好像文人眼中的风骨。在明代,折扇是文人士大夫身份的象征,折扇的选择不仅能够体现个人的身份,更能体现个人的审美和风雅志向。

在当时,竹做扇骨是主流,备受追捧。其中,最流行的是棕竹扇骨,而最昂贵的是芝麻竹。竹子既有木头的密集度,够坚硬,又有韧性,刚中带柔,文雅有致,比较符合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意向追求。

明人好名风气的寄托——别号

雅俗共赏的时尚别号简称"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且与名、字无联系。在古人称谓中,别号常作为称呼之用。在明代,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人们不分身份地位、不分性别地以取一个别号为时尚,从而导致了别号在明代社会的泛滥。这一现象的普及如雨后春笋,一时间竟成了引领明代时尚的潮流。别号的过度泛滥自然会引得一些社会上的嘲讽。

曾有一个笑话讲:有借马者,柬云:生偶他往,告借骏足一骑。主人问:"骏足何物?"对曰:"马也。"主人曰:"原来畜生也有表号。"马号"骏足"。连牲畜都有两人别号,由此可见当时人们追名逐利的风气有多么猛烈。

竹做扇骨——折扇

别号泛滥的前因后果别号的泛滥,最初源于士大夫。"起他一个号,刻他一部稿,坐他一乘轿,讨他一个小。"这是当时士大夫科举中榜之后的四件得意事,起别号就是其中一件,也是所有大众最容易实现的,于是乎,在这种风气的熏染下,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为自己起一别号,各自都以道号标识。最为有趣的是,连强盗都起上了别号,附庸风雅。

在《前闻记》中有记载,江西一个知县在审讯盗贼时,盗贼回答:"守愚不敢。"知县听完后,不明强盗所言,就向左右边的人询问,其中一位胥吏道:"守愚者,其号耳!"

在这种风气的熏染下,人民大众,不分贵贱,纷纷都拥有了自己的别号。例如,明代一唐姓老农,实打实的良民,"力耕六十年",故自号为"守耕"。诸如此类的,还有工匠、木匠、烧瓷工人等等,他们或自号,亦或是求取他人赐号,纷纷拥有了自己的别号。分门别类的职业人群,最终在别号这里归于一类。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这别号竟也"妇人亦有之",妇人们效仿男性文人闲云野鹤的生活,把日子过得诗情画意。别号泛滥这股大风,越刮越烈,刮到了方外之地,寺里的僧人们除了拥有发号之外,也纷纷为自己起一别号。例如,弘治、正德年间诗僧明秀,号"雪山"。

明代百姓

自古至今,似乎没有听说过哪个皇帝有取别号的,但是在明代,这别号泛滥的影响力甚至波及到皇室,皇帝自取别号之风盛行。例如明武宗,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自号"天台钓叟",又号"尧斋";明穆宗,自号"舜斋";明神宗,自号"禹斋"。

不管是平民还是官宦人家,在明代均有别号。明代是一个文盛质衰的时代,雅文化因此得以确立。别号的泛滥,无疑是明人追名逐利风气的反应,但是存在即合理,这一现象的出现自然是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士、农、工、商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突破了其中界限,进而使得社会的知识群体不断壮大,整个明代社会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文化风气之变的社会价值

时尚潮流带来的社会价值明代附庸风雅风气的变化其实在根本上离不开皇帝的支持,作为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出身草莽,却不通文墨,所以在成为帝王之后,格外在意这一点,不过朱元璋在某些方面的确比较出彩,例如写对联,他也喜欢去民间卖弄。当时折扇的流行,朱元璋也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的,以及后续别号的流行,明朝历代帝王都作为标杆引领社会潮流。

在明代,执扇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文人墨客之间广为流传。再到后来,折扇逐渐融入大众的生活中,渐渐的,以扇赠人,以扇会友渐成风气,在民间也渐渐形成时尚。附庸风雅变得更加实际化,明代每个社会大众都去践行,使得整个社会的品味有所提升。而别号的泛滥更是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附庸风雅变得不再那么庸俗。

明人生活大改观纵观整个明代,明人的生活是极其具有格调和品味的。他们不仅仅手执折扇,内有别号,而且他们还喜欢听高雅的昆曲,喜欢读书,如此便有了最早的小说,明朝人的高品位还体现在明朝典雅的家具上,以及他们的穿衣打扮,等等。

并且诸多明代富商大多都喜欢收集字画,艺术品,表面来看他们是附庸风雅,却不然。他们在艺术方面都是造诣极高的,品味也不错,这都得益于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

这一系列的附庸风雅之变,就好似多米诺骨牌,有了一个开始,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开始提高,渐渐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明人的整体品味都有所上涨。所谓的文化风气之变带来的社会价值,无非就是明代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的连锁效应。

明代文人

总结

明代是一个极其讲究品味的朝代,因为当时无论是经济,还是各项技术,我们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由郑和下西洋西方诸国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明朝还是走在世界时尚顶尖的。折扇和别号的流行,更是体现了明朝人的品味。他们追求真正的风雅,效仿其实也不过是提升自我的一种表现。

在明代,扇,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广为交友的媒介,更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在文人眼中,扇的审美价值要远远大于实用价值;别号,是有品味的象征,是友人间互相称道的代号,是个人生活经历的总体表达。整体来说,起一别号、拿一折扇, 真成了“时尚达人”。折扇和别号的流行促进了附庸风雅的变化,附庸风雅的变化也推动了折扇和别号的流行和改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得到发展。

参考资料:

1. 《明代文人扇为何如此特别》

2. 《文化风气之变的社会价值》

3. 《泛滥的明人别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他们一般是很重视读书这件事,还有就是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非常的棒,对自己十分的严格,很厉害。
第2个回答  2020-11-18
明代的人其实是非常注重自己外貌的,而且也会去提升自己的才华,多读书。
第3个回答  2020-11-18
到内外兼修,第1点,就是应该是内在要有修养,经常看一些书籍,让自己的内在很完美,第2点,就是外在一定要把自己的形象气质展现的非常有魅力,很生动,尤其五官要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