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不好,老师讲完题听得懂了,为什么自己写不出来呢?

如题所述

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有的同学学起来几乎毫不费力,他们往往会觉得学数学乐在其中,满足于解题的快感。但是对于更多的同学来说,数学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学起来特别吃力,甚至怎么学也学不会。比如许多同学反映,上课时也能听得懂老师讲课,但是,一到课后自己做题时就原形毕露了,真的是”一听就会,一做就废“。

那么,数学究竟该怎么学呢?

首先,对于能听懂老师讲课但自己不会做题的同学来说,你们不是真的听懂了,你只是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顺着老师的思路把内容听了一遍而已,没有思考,没有动脑,没有记忆,更别提理解、消化和吸收了。

对于数学等理科的学习,锻炼的是逻辑思维能力,想要学好,首先要深刻理解,然后要消化吸收,最后是融会贯通,这是一整套连贯的过程。

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其实也不要着急,数学思维的养成是需要训练的。我提出以下学习建议:

一、上课前先预习。

数学课前一天,自己一定要先把明天课上老师要讲的内容仔细看一遍,大体知道老师要讲什么内容,并加入自己的理解,看看是不是都能看懂。而预习其实是在锻炼你的自学和理解能力,这对于今后一生的学习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天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效果会事半功倍,你的听课会更有针对性,老师讲明白之后你也会有恍然大悟之感。而对于你已经理解的,结合老师的扩展教学加深记忆。

二、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

有的同学听课时真的只是在”听“而已,并没有动脑子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

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动脑子,搞清楚每一环每一扣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逻辑关系在哪里,思考为什么上一步之后有下一步,同时还需要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只听不记,听懂了的内容也不是你自己的。

三、课后先复习巩固再做习题和作业。

有的同学为了抓紧完成作业,下课后直接就做题,这样的步骤是错误的。

课后不要先忙于做习题,而是要先将课上老师讲的内容自己捋一遍,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动手做一遍,并通过强化记忆记住相关定理、公式等,再做题才会更有效率,因为虽然数学是理科,但是仍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如果记不住,那么做题肯定也无从下笔,翻书打公式做题,你的公式是很难记得牢的。但是经历了前述复习步骤,这时课本上的内容才变成了你自己的内容,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四、学数学要有”套路“。

数学是融会贯通的,基本的内容都在课本上,因此想要学好数学必须首先把课本上的内容吃透,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一定要会,然后还要通过练习,明白这些基本知识点通常会如何转化,出题的”套路“都在哪里。当然,这需要刷题量的积累,并且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毕竟基本思路和方法都在课本上了,无非是题型的变化和综合应用而已。

总之,想要学好数学,课本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先不要急于做过于难的题,先把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的习题掌握好,把单项练习掌握熟练之后再做综合应用型题目,切记不要盲目拔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还是没听懂意思,数学是真的需要动脑子的一门课程,而且要去花心思去理解,去不停的练习,只有多做题,才会懂里面的窍门和意思,要不然只听老师讲,是不行的,一定要多做题多看书往心里记,这样才能会做。
第2个回答  2020-11-28
那是因为老师推导的每一步你都听得懂,但是推理的过程以及是如何推出来的,没有思考到位,所以到你自己做,换了一下条件你就做不出来了
第3个回答  2020-11-28
思维能力不好。老师讲的时候解题步骤条理分明,一步一步推出答案,所以才能听懂。但是没有自己的解题思维和方法当然没法解题,所以平时要注意总结和大量做题。
第4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忘记解题思路了。当时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确实是懂了,但是自己并没有深刻思考解题思路,所以课下就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