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怒时勿以人书,极喜时勿以人物,这话作者是谁说的?

如题所述

极怒时勿以人书,极喜时勿以人物,这话出自《格言联璧》。《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析,情给理明。故作者是一位古人,但不知其名。《格言联璧》的编制作者是金先生。

释:当你生气的时候不要给人写信,因为生气的时候智商为零;高兴的时候不要随便答应送别人东西,回头你可能会后悔。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作者

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连珠妙语之中。

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但由于刊行紊乱,版本差异较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5
“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与人书”。摘自《格言联璧·接物类》。
这句话反映了人的共性。人们经常在高兴的时候,就许诺别人东西,之后却无法做到;在特别生气的时候,发信息骂人,或者发朋友圈宣布跟谁决裂,一旦发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讲的是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2个回答  2022-04-28
意思是:在自己生气的时候,不要给别人写信或发表言论,因为这种时候经常因为气愤而说过激的话。在自己高兴得意忘形时,也不要随便许诺给别人东西或事情,因为这时常会随口许诺自己很难做到或不能做到的事。

扩展资料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另外,《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的本名(西汉时期《诗》被命名为《诗经》)。
诗是诗人对现实观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认同而感发的愤怒和不满。无论是离骚体、古诗体、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最优美之处在于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来闪现出诗的时代光环。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5-03
你好,这是首诗为人处事的诗,极怒时勿以人书,极喜时勿以人物。极悲时莫与人言,极乐时莫与人享。
气急了的时候不要写信给别人,高兴至极的时候,不要送人东西。

在自己生气的时候,不要给别人写信或发表言论,因为这种时候经常因为气愤而说过激的话。在自己高兴得意忘形时,也不要随便许诺给别人东西或事情,因为这时常会随口许诺自己很难做到或不能做到的事。
第4个回答  2022-05-07
古人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
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
什么叫极怒时莫与人书呢?
特别生气的时候跟别人写信
生气时写信都是用来骂人的对吧
他没法打电话呀
就拿起笔哗哗的写
写了以后一送出去
糟糕了 收不回来了
所以生气的时候不要去跟人沟通
当你生气的时候你的智商是“0”
这个极喜时莫与人物呢
特别高兴地时候
不要随便答应给别人东西
自己一高兴说这玩意送你吧
这个彩票我中了分你一半
哎真中了 多难过是吧
所以古代人跟我们讲得这个道理就是说
在进行一场关键对话之前
首先把自己的心管好
让自己能够平静下来再跟对方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