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第一次在凤翔为官3年,发展成就令世人怀念,你想知道吗?

如题所述

苏轼第一次在凤翔为官3年,发展成就令世人怀念,你想知道吗?

快乐有趣

凤翔是苏轼做官的第一站,他刚刚26岁。

虽然他在凤翔当判官三年,但却躬身干事创业,做了许多好事,造福了当地几代人。

凤翔人世世代代对苏轼的怀念之情向来从未减弱。

嘉佑六年(1601年),苏轼在凤翔为官时,他带领民众疏浚扩池, 将西北凤凰泉水引入城内,种莲植柳,建亭修桥,建起了“君子”“宛在”二亭,改名东湖。

新建的东湖与杭州西湖雅称“姊妹湖”。

当时,苏轼写了一首诗:“闻音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

相胧。”赞美这一景点。

为纪念苏轼,后来,人们在西湖南岸建了“望苏亭”。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在东岸建了“洗砚亭”,在苏轼先生洗过“天石砚”的地方建了“西雨轩”,古树花中藏着春天的地方有“西雨轩”,高耸的“天堂阁”。

陕西关中地区,是一个经常出现春季旱情的地方。宋嘉佑七年春,这个地方又逢大旱。

作为府判官的苏轼,按当时的习惯,他走出官府,代替太守四处求雨,“上以无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

连日来,他奔走于山川之间,颇为辛苦。

众人担心的“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则无禾”的可怕景象就在眼前。

这不由得让苏轼日夜焦虑。正在这时,老天忽然降下甘霖,而且是“一雨三日”,一下子消除了旱象。

有了这场喜雨,人们喜形于色。这时,苏轼新建的亭子也正好建成,他就以“喜雨”作为亭名。

而且还写下了著名的散文《喜雨亭记》。

苏轼还对衙规进行了修订,使衙前可自择水工,按时令编木筏竹,从此“衙前之害减半”。

改革衙前役可以说是苏轼步入仕途后,为民所做的一件大事,也是使他在当地留下千古美名的一大政绩。

凤翔的三年,改革衙前之役、查决囚犯、赈济灾害、修筑东湖、为发展凤翔酒业呼吁奔走,这些都是苏轼为凤翔人民做得实事好事。

可以说,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让胸怀“致君尧舜”理想的书生,完成了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的蜕变,仕途的历练让苏轼的政治主张开始走向成熟。

凤翔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新起点,官场生涯为苏轼文艺创作开辟了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视野。

《凤翔八景》《石鼓歌》《太白山早期游记》《王维武道记》等诗作130余首,《西游亭》《灵徐台》等名著均以凤翔书写。

苏轼为凤翔留下了巨大的文化精神遗产,他的文风和良好的学风,也极大地影响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凤翔学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