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效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幸存者偏差效应,百度上搜索这个概念,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通俗一点的说,就是那些没有幸存的人,因为已经无法发声了,所以,那个过程就被忽略了,而人们只能听到幸存下来的人所说的话。

这种被筛选后得到的结果,难免有所偏颇,一些关键的信息也可能遗失掉了。而事实上,看不见的,才是最致命的。

幸存者偏差理论,其实就是一个点与面关注点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幸存者偏差思维方式的人,会习惯性的关注某一个点,而不会想着从点开始,辐射开去,扩大到面的范围去看待问题。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狐狸为了吃到鸡,在悬崖边上立了一个牌子:不展翅高飞,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雄鹰?

有些鸡被高飞的梦想所蛊惑,从悬崖上跳了下去。终于有一天,有一只鸡成功的飞了起来,狐狸立马到处宣传,于是,有很多鸡都来尝试,想要成为一只会飞的鸡,狐狸因此吃到了更多的鸡。

而事实是什么样的呢?事实上,那一只成功起飞的鸡,本身就是一只隐藏的雄鹰。

那一只飞起来的雄鹰,就是这里面的“幸存者”,而后来那些为了飞起来的梦想而死去的鸡,就是被“幸存者偏差效应”所蛊惑了。

现实当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做生意开店,很多人都只看到现在还在营业的门店,但却不会去统计在这一个过程中,被关掉的门店有多少?也不会统计存活下来的门店有些什么资源或优势,再对比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一点淘宝网店和微商就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还有,曾经听到过一种说法“读书无用论”。说这种话的人,就是以其中一小部分,没读什么书,最后却成为了“大老板”,看上去混得比较好的人为例子,却不会提及,比这部分人多了无数倍的是书读得少,做着最辛苦的事,拿着最少的钱的那些人。

再比如说,昨天所说的“庞氏骗局”,其实也是“幸存者偏差效应”的一种体现,每个被骗的人,都只看到在这个骗局中赚取了收益的人,而自动忽略了更为庞大的,被骗得血本无归的人群。设立骗局的人,利用的也就是人们的贪婪,和“幸存者偏差”的心理效应。

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幸存者偏差的心理效应我们也是可以去运用的,比如当我们想要去鼓励他人或说服他人时,也可以运用此心理学效应,有意识的只引用对所说的论点,有益的数据和事实做论据。

包括很多的“心灵鸡汤”,其实也隐含了“幸存者偏差效应”的原理在内。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效应,本身其实是没有好与坏的区别的,区别在于我们怎么联系到实际,去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很多时候,当我们学习的知识,理论是理论、生活是生活,根本无法联系到一块去。

因此,一定要让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知识才能变成智慧,产生有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