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我们应该怎样做?

如题所述

为充分发挥全社会联防联控的作用,共筑抗击疫情新长城,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在向全体一加志愿者伙伴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响应 听从指挥

树立必胜的信念,坚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一定能够早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积极响应贯彻党和政府防止疫情的号召,听从指挥,发现疫情和可疑情况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二、避免感染 做好预防

减少外出走动,加强自我防护,尽量减少外出和走亲访友,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出行时注意佩戴防护口罩。做好预防,降低感染风险。

三、消毒通风 居家简出

讲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正确清洗双手,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多通风,勤消毒,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做好自己健康监测。

四、合理放松 规律作息

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晨昏颠倒。在家可看书画画,烘焙美食,晒晒太阳喝喝茶,趁此机会陪伴家人。

五、坚持锻炼 强健体魄

不能出外进行运动,不能懈怠健身,因为强健的体魄是对抗疾病的保障,建议做一些适当的室内运动,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以上,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六、积极配合 不讳就医

有身体不适症状主动居家隔离,不要走亲访友,不与外人接触。一旦本人或家人出现有发热、乏力和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赶快戴上口罩去医院发热门诊及时就诊,不隐瞒,不讳病忌医,积极配合隔离检查和治疗。

七、关注新闻 责任担当

同时通过关注新闻学习一些疾病预防常识,增强防控意识和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不传播不实消息,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抵制愚昧。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重,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通过积极的应对和干预措施,大家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疫情期间,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

强迫障碍:

在没必要反复洗手的情况下频繁而长时间洗手,甚至把手洗破了仍不放心;反复脱洗衣服、擦洗门把手等,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可能是强迫障碍。

抑郁情绪:

长时间反复考虑最坏的事情,消耗大量精力,做事犹豫不决、矛盾,此时应怀疑是不是抑郁了。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自杀意念、自杀企图或者行为。

适应障碍:

通常是一种短期的、轻度的焦虑抑郁状态。
不同年龄段的表现不太一样,成年人多见抑郁或焦虑症状,青少年以品行障碍常见等。

精神创伤:

亲眼看见家人、朋友或自身患新冠肺炎被隔离、居住地被封闭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应激源,对人造成精神创伤,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预防风险:

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定期复诊、社会康复。受疫情影响,以上行为都会受限,并且疫情本身也是重大社会应激,可能导致疾病反复。
因此,在疫情期间或过后,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有加重或复发的风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