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仆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立仆的意思是立刻倒下。汉语词汇,读音是lì pū,出处: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分字解析:

立,汉语常用字,读作lì,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人站在地上,后引申为树立、设立、建立等词义。

字源演变:甲骨文“立”字,像一个人站在地上,下面一横是指事符号,意为地面。甲骨文“立”字既表示站立,也表示站立的地方,本义就是人站在地上。如《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后引申为树立、设立、建立等词义。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人的形象性似更强。

篆文,把站着的“人”写成“介”,将原分腿叉立变成了正面直立。隶书“立”字,已彻底失去人的形象。在中国哲学文化历史上,“立”字与其他众多文字一样,在不同的时期,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仆(拼音:pū、pú)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仆本服贱役的家内奴隶,因其接近主人,容易得到宠幸,主人外出也随从驾车。将车者即车夫,又称仆夫。为主人驾车,侍从左右,地位逐渐提高,于是成了官职名。

《周官》有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人王之大命。”秦汉时为九卿之一。又有仆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仆射周青臣,为朝廷重臣。《汉书·百官公卿表》有仆射。汉建始元年置尚书五人,以一人为仆射,汉末分置左右仆射。唐宋时代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