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比吕后强,为什么项羽却失败,刘邦却成功了?

有人说------男人的事业能不能成功是由他的妻子决定的

刘邦的成功和项羽的失败与他们的女人如何并无直接关系,更多的是他们的性格使然。

刘邦的性格特征
一﹑ 坚定 坚持不懈 ——追求理想不惜牺牲一切
刘邦人生目标的初步确定,是从他见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尝徭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志向果然不小,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且,在他的理想模式中,“大丈夫”就等后皇帝。这对当时还是一介草民的刘邦来说,真可谓狂妄之想。然而,刘邦的理想相当坚定,为之奋斗不惜牺牲一切。
二﹑耐挫越戳越勇——面对失败毫无退却之心
刘邦是个经受的起失败和承受的起挫折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他总是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惨败到身边只剩下一个人,他照样斗志昂扬,不久又卷土重来,继续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与项羽大规模的交锋一共有六次,刘邦失败了前五次,战胜了最后一次,就这一次,天下就改姓为“刘”。
但凡成就一番事业,都要经理曲折艰难的过程,只有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人,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楚汉相争中,数次面临险境,甚至绝境的刘邦,在逃脱之后从来没显现出一丝一毫的气馁,始终以高昂的斗志与项羽做战,这是刘邦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能忍 能屈能伸 ——条件成熟时再行下手不迟
刘邦是个能屈能伸之人。当年,刘邦执行楚怀王的命令,向西攻秦,率先进入咸阳,擒住秦忘子婴。根据约定,刘邦应该受封为“关中王”,或者为“秦王”。但是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随后冲入关中,刘邦的军队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素质上都远远不敌项羽,只能屈就项羽。项羽将刘邦另封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三郡。这个地方远离中原,对于家住沛县的刘榜及其手下众将,近乎于流放。不仅如此,刘邦原来统率十万大军,项羽只让他率三万人上任。就是这等“受气”,刘邦不仅丝毫不与项羽计较,而且干脆将身后栈道全部烧毁,一方面,防止有人偷袭自己,另一方面,向项羽示意无东归之心。这一招果然迷住了项羽,他不在视刘邦为主要对手,而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诸侯身上,结果,给了刘邦以喘息之机。四个月后,刘邦击败项羽用来防范他的原秦国三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将关中收归己有。
当忍责忍,不当忍就不忍,忍要忍得适时、适度,做到困逆苦厄的环境里,能忍得住气;患难危险时刻,能沉得住气;生死成败关头,能鼓的起气。
四﹑ 虚心纳谏 听劝 —决断之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楚汉战争开始前,刘邦激于项羽分封不均的愤怒,要同项羽在关中开战,结果被樊哙、萧何等劝谏而止,避免了败身家国运的孤注一掷。公元前203年底,项羽为摆脱困境,放回刘邦的老父和妻子,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罢战言和。项羽撤军东返后,刘邦也打算撤军西返。张良、陈平提出消灭楚军的最后时机已经来临,必须趁楚军因签订和约失去戒备,全军后撤的混乱情况,穷追猛打,置敌于死地。
五﹑善变——随时都能改变自己的注意
在楚汉相争中,郦食其劝刘邦制大印封六国后代诸侯,他立即照办;张良说这事万万不可,刘邦骂道:“竖儒,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立即下令销毁大印。
六、敢为 敢干敢想 ——为了天下可以全然不顾
刘邦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豪情满怀、敢干敢想、能干出别人不敢干,甚至都不敢想的事。
刘邦在沛县父老帮助下,率领人马攻进县城后,大家一致推举刘邦作沛令。刘邦一再谦让,称“天下骚乱,诸侯并起,现在我们如果置将不当的话,将来一旦失败,我们全都要肝脑涂地了,不是我自爱己身,而是才能太薄,恐怕不能保全父老子弟们。这种大事还是另选一位能担当大任的人吧。”别人可不这么想。别人之所以不干,是因为造反是大罪,是要被灭族的。如果将来势头不对,朝廷采取分化政策,只抓为首,不究从犯,从犯还可以活命,而为首者想跑也跑不掉。所以,必须得让刘邦当。刘邦之所以接受沛公之职,还是他敢想敢干、敢做敢为的性格起了作用。

刘邦成功的原因
第一,刘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向。他所到之处,力图安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采取奖励农耕的政策。因而获得人民的支持。而项羽在亡秦之后,迎合旧贵族势力的要求,裂土分封,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他所过处,屠城焚烧,滥杀无辜,丧失民心。
第二,刘邦尊重人才,善于用人。他手下文有张良、萧何、陈平,武有韩信、樊哙、周勃等人,刘邦能择善而从,发挥他们的才干。而项羽却刚愎自用,屡置范增的良谋于不顾,闭塞言路,独断专行。由于他不善用人和容人,致使陈平、韩信、英布等都离楚归汉,最后连“亚父”范增也挥泪而去。
刘邦自己曾担白地对臣下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需,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使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
第三,刘邦注意根据地建设,有巩固的后方支援。项羽占地不守,多搞流动作战,甚至对彭城地区也经营不利,使前线缺乏后方的依托。
第四,刘邦的战略比较正确,能分化敌人,调动和团结各方力量,项羽指挥有误,战略失当等。
第五,遇事冷静,喜用智不斗力。 在危险面前保持镇定的心态,又有反败为胜的机谋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这样的傻事,刘邦自然不会做。
第六,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做出惊人之举。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胁计划因之破产。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俱怀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怒、大怒,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项羽的失败的原因:
1、欲称霸却不识人才
《管子》云:“争天下者,必先争人”。项羽喜欢呈个人之勇,殊不知人才的重要性,在中国,诸葛亮堪称智慧的化身,而蜀国拥有这样的一个人才,却导致蜀国成为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这与诸葛亮在人才培养方面逊色至极有着很大的关系,最终造成一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可悲局面。因此刘邦说“项羽有一个谋士范增而不能用,这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一个不识人才的领导,注定事业不会长久,不会做强做大。
2、性残暴却妇人之仁
项羽性情残暴,杀人如麻,但事到关键时候,却在“鸿门宴”下不了手杀刘邦,刘邦因此得以逃脱,这无异于放虎归山,为日后留下了隐患,终使自己葬身刘邦之手。
3、富气势却小肚鸡肠
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但在打败秦王朝之后,却舍不得将许多职务任命给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兄弟,缺少激励机制,终使士气低下,人心涣散,也就江河日下。
4、有雄才却目光狭隘
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就是说富贵如果不还乡,就象穿着很漂亮的衣服在夜里行走,就没什么意思了。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只想眩耀给别人看,说明这个人不是信心不足,就是虚荣成嗜。信心不足,就是水平欠缺的一种表现,虚荣成嗜,则是不够务实的表现。好表现,某种意义上说是目光狭隘,站不高,看不远。
5、重情义却疏于践行
“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姫的经典历史镜头直到今天,还让许多人为之扼腕。一个斗士,战死疆场,本无可厚非,但既然爱上一个女人,就要做好保护工作,当好护花使者,为对方着想。项羽完全可以带着虞姫登上停靠在岸边的小船溜之大吉,但这个时候,他脑中只有自己,没考虑到身边还有一个需要他保护的女人。爱一个人如果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在关键时刻经不起考验,那之前的情绵意长、关心爱护全当是哄人的伎俩。
6、讲面子却流于形式
垓下之战失败,乌江亭长劝项羽东渡,以期东山再起,可是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予以拒绝,在乌江自刎。重面子到如此地步,实不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所为,这个时候讲面子就是流于形式,一个优秀的斗士应该在逆境中坚忍不拔,不屈不饶,总结经验教训,以待东山再起,在成功面前狂妄自大,在失败面前悲观绝望的人,可能一时会取得成功,但很难持续。战国时期的孙膑被庞涓囚禁,只好装疯,最后竟然当着庞涓的面抓起地上的猪大便吃,让庞涓彻底相信孙膑疯了,便放孙膑自由。孙膑到齐国谋得将军之职,最后在战场上用了一个奇计,让“庞涓死于树下”。孙膑坚忍之度至此,让人心生敬意,项羽与之相比,差之甚远。真正爱面子的人,要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拍没柴烧”的道理,才能在最后挽回面子。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俱怀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怒、大怒,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1
虞姬并不比吕后强,吕后有的是那种胸怀天下的阔气与霸气,她对权力欲望的渴望要远远高于虞姬,而且刘邦虽然胸怀大志却懒惰成性,吕雉的存在也成为了一个提醒他的警钟;而虞姬纵使果敢,也依然无法左右本来就很英雄,自命不凡的项羽。
而且,LZ还要认清一个事实,刘邦的成功在于他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项羽的失败就败在不知变通,不圆滑,故他们的成败和妻子并没有太大关联。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虞姬比吕后强?好象她比吕后差得可不是一点两点哟!虞姬只是项羽的一个侍姬,在项羽面前跳跳舞、陪项羽喝喝茶,晚上陪项羽睡睡觉,这就是他的工作。至于军国大事,别说她了,就是项羽的手下都不见得有发言权和决策权。
至于吕后,则不同了。汉朝天下,她是出了力的,因此在刘邦死后很多功臣还是很服她的。吕后并不是那种以色事人的人。刘邦当上皇帝后,她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刘邦却离不开她了。她成了刘邦事业上的帮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2-11
很难说虞姬就一定比吕后强。我们只看到了虞姬自刎来断绝项羽的儿女私情,但从吕后嫁给刘邦后的经历以及刘邦死后夺嫡之争,吕后丝毫不欠缺政治头脑及政治手段,虞姬呢?除了歌舞升平对还处在创业初期的项羽没有丝毫帮助。难怪项羽后来会英雄气短呢。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男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与身边的女人也没有绝对的关系,因为不论是夫妻还是父子,都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身边近亲属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不一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只是我个人看法!
第4个回答  2010-02-11
古代是男人为尊,女人为卑
大部份都是男人说了算。只有极少极少部份的女人才有点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