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1. 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五个主要等级:梵天、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 这一制度源于印度教,亦称瓦尔纳制度,大约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并有着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3. 瓦尔那等级的划分有着神话依据,如《梨俱吠陀·原人歌》所述,婆罗门被视为原人的嘴,刹帝利为双臂,吠舍为大腿,首陀罗则为脚。
4. 种姓制度在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有所残留,其基础是血统论。尽管法律禁止种姓歧视,但这一现象仍难以迅速消除。
5. 古印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印度河文明可追溯至公元前2500年,但与现代印度并无直接联系。哈拉巴文明,由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建立,与古印度文明不同。
6. 种姓制度中,各等级有其特定角色和职责:
-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包括僧侣贵族,负责宗教仪式、教育和季节报告,并享有奉献。
- 第二等级刹帝利:主要是军事和行政贵族,负责税收和保护婆罗门。
- 第三等级吠舍:为普通雅利安人,负责商业,并需向高一等级纳税和布施。
- 第四等级首陀罗:多为非雅利安土著,从事服务性和工艺工作,为人口最多的种姓,职业被视作低贱。
7. 在种姓制度中,父母双方若属于不同种姓,其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