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聪明的人,但一辈子都在社会最底层生活呢?

如题所述

一、多数人所谓的聪明,仅仅是反应快、记忆力好,这些表面的优势很容易被训练超越,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从小,教育就鼓励快速回答,聪明人因此很容易从快速决策中获得赞赏。然而,进入社会后,这种对快速反应的正反馈依赖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使人们变得轻佻而不稳重,做事飘忽而不扎实,过于灵活而缺乏韧性。由于聪明,人们在小战术上容易自得,更容易傲慢,无法从多重视角看待事务,认知边界可能被锁定上限。人们容易发现捷径,而轻视和畏惧艰苦的工作。
二、因此,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苦读?”乍一看,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思考,难道只有你家几代人努力了吗?回顾近代史,大家的祖先都在努力,没有人可以躺平。谁家祖上还没风光过?谁家也不是十八代佃户?现在,你父亲当了一辈子官,我父亲种了一辈子地,论努力,谁也不比谁差。毒鸡汤告诉我们,从自身找问题,你无法脱离底层是因为你的努力还不够。
三、对于底层来说,改变命运的途径无非就是名校、贵人、偏门三种。前者需要你极其努力学习,或者有一定天赋。后两种则完全看运气和赚玩命钱。当你最后真正成功,也就是达到了另一个阶级的起跑线而已,人家孩子只要不是不学无术,稍微认真一点点,就能轻松超越你。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缺乏对阶级的执着,因为他们看透了这一切,所以很少愿意做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事情。
四、在聪明人看来,用几十年青春去赌运气是荒谬的,成功了固然会过得更好,但人生一世,唯有知足才能常乐。更多的人,虽然有雄心壮志,但生活不能只考虑自己,还得照顾父母、妻儿等家人,创业成功了固然好,失败了大家一起上天台?这不现实,也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还不如背着房贷车贷过安稳日子。这样的人,他们的一生是可悲的,他们既不理解真正拥有智慧的人所表达的知足常乐,也没有体会过一腔孤勇之人破釜沉舟所带来的功成名就,只能带着不甘,在日复一日中逐渐消逝。
五、从小到大,我们所接触的教育、事物、环境都在教导我们要善良、要和平、要友善。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抽身而出,更不用说爬上上层。即使上层的人不动手,环境中的人也会拖住你的腿,不让你离开泥潭。你精疲力竭地爬上去,结果上层轻而易举地把你踢下去。你做对了千件事,也爬不到上层,但只需做错一件事,就会掉入深渊。因此,有时我怀疑,教育所传导的观念,真的适合我们个人爬上上层吗?观念的种子一旦种下,需要花费百倍时间和精力才能拔出。你见过多少书籍会讲述成功者是靠手段、靠踩着人、靠吃人上位的?上层的人都会耍手段,耍心机,但却告诉底层的人要善良。这难道不是像大人说谎,却告诉孩子不准说谎吗?有些东西需要你自己悟出来,因为不会有人把这些话摆在明面上说出来,因为说出来就需要被人声讨。有些人连变通都不会,却信誓旦旦地说,正直的人一定有出路,却不知道十个正直的人中只有一个成功,而十个会变通的人中却可以走出五个人。因此,在各种需要艰苦训练的过滤器面前,聪明人反而丧失了优势。由于从小就是周围人的焦点,聪明人更倾向于关注自己,而忽略他人感受,在社交评价上常遭受挫折。为了维持“聪明人”的人设,他们害怕挑战,而安于低水平竞争。在研究事务时,他们只喜欢表面的研究,获得情绪正反馈,而对于需要大量算力、进展缓慢的深层部分,获得正反馈很慢,因此流于表面,轻视事务深度,反而不容易进入真正的专家主义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