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考研了,还应该考教资吗?

如题所述

如果你是即将上大三的同学,我建议你可以考教资,因为考完教资你还是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准备考研的。如果你即将上大四了,那么我建议你还是专心考研吧,因为考研确实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奋战的过程,备考教资容易分散精力导致两个都没考好。

考研和教资,应该怎么选?

教资对于本科生的报考要求一般是全日制在校生本科大三及以上,对于专科生的报考要求则一般是全日制在校生专科大二及以上。对于不同的类型的教资也是有不同的学历要求的,具体可参考下面的图片:

教资报考的学历要求

如果你是一名专科生的话,那么考研是要求本科学历的,所以你是需要先参加专生本考试再报名考研的,在大二也是可以着手准备教资的,时间上应该是会相对宽裕的,应该是来得及的。

如果你目前是一名即将上大三的本科学生,那么建议你可以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准备教资,教资笔试一般是会在大三第一个学期的10月底进行,还有一次就是在大三下学期的3月中旬。笔试过了就可以报名参加面试了,面试通过了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了。据我周围的同学反应,很多都是一次性通过了教资的笔试和面试的。所以如果顺利的话你在大三上学期就可以把教师资格证拿到手啦。如果上学期没有通过的话,第二个学期的三月中旬也是有机会的。

但如果你已经是一名即将上大四的本科生的话,建议你专心准备考研,因为考研一般是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的12月底进行,而如果你要考教资的话,时间又在10月底,考完教资又要马上准备考研,时间上来说是有点赶的,而且教资如果考得不是很好的话是很容易会影响到备战考研的状态的,所以还是建议在大四的话专心准备考研吧,教资可以先放一边,考上研究生再考教资也不迟呀。

考研必胜

最后祝你考研顺利!一战成硕!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4

你好,这取决于你的职业规划。

1.有没有必要,要看你之后有没有打算从事教学的工作,你要在意的是接下来想要得到什么,如果以后坚决不当老师,那可以不考;但如果不确定的话,最好还是考一下,万一哪天需要呢;能考高中的就尽量考高中。

2.读研跟考教资没什么冲突,要知道很多人哪怕翻译硕士毕业,最后也是走上当老师的道路。

3.如果你时间有充裕,且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复习的话,顺便考个教师资格证也是不错的。这就像有一个证比没有证好一点,起码也多一条后路。现如今社会竞争力大,多个证书傍身也不是什么坏事。

4.其实,教育学考研和教师资格证考取是不冲突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的,可能会实现1+1>2的效果。 教师资格证的准备会对考研入门有帮助作用,而教育学考研的复习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同学们备考教资的时间,所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大家在备战考研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取。 到了备考后期大家会发现知识可以迁移,而且教资的考试重点很明确。

5.考研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通常临阵突击,是很难考上的,当然,我们所说的是好一些的院校。一般大三就要开始准备。准备两年之后,才能参加大四12月末或者来年1月的考试。其实,并不是说,大三准备考研就只能选择考研,别的都不能学习了,那就太绝对了。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考研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没有多少人是纯粹的为了学术上知识的积累而考研,我们还是要立足于现实。考研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好工作,但是能增加我们找好工作的几率,但是确实还是要付出3年的时间来换取这种几率。大三开始做两手准备是最好的,大三除了学习考研的知识,同步也学习教师资格证的知识,一个面向升学,一个面向就业,而且教师资格证大三就可以考,最后考取证书,没准能为考研打打气,毕竟一证在手,心理有底了。毕竟有时候准备考研并不一定能考上,所以说这时候两手准备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6.然后说实话,如果确实出现“撞车”的情况,而有两者觉得都很重要。那我建议去考研,毕竟考研一年一次,而教师资格证面试一年两次,周期短一些。如果单纯为了就业不考虑喜好,例如机械、自动化这样的专业直接就业就好,考研都不用考,也不用考教师资格证。在自己的专业好好发展。对于纯文科理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等,建议考取教师资格证兼顾考研,毕竟就算是硕士学历也不好找工作,不如多拿下一些就业的砝码。对于英语专业、音乐、美术专业等等朋友,建议尽快考取教师资格证,因为市场需求很大,无论是公职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甚至自己开学校,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没有教师资格证就没法实现了。当然,以上前提单就为就业考虑,如果就喜欢当老师或者就喜欢从事本专业工作,那么就没什么可纠结的了,《综合素质》也讲,兴趣是成功非常大的动力。

7.然后你还你得清楚一件事情:就是教师资格证,不是说非得现在必须要考,首先,教师资格证考试本身难度就不是很大,完全可以在研究生期间再去考。其次,教师资格证考试没有时间限制,毕业前考还是毕业后考都没问题,如果你担心自己考研时间不足,对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不是现在非考不可。所以你必须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进行一个科学安排,错过考教资可以弥补,但考研不可以的!而且就算你现在考教师资格证了,未来就业你也不一定用上,除非你坚决要当老师。

第2个回答  2022-07-24

如果已经准备考研了,不建议再去考教资。如果因为再去考个教师资格证,有限时间里没考过教资,然后影响考研就得不偿失了。

首先要考虑到下面的情况:

有些准备考研的同学就是: 一,非专业出身,考了教资也难和师范类专业的同学竞争。二是如果拿了教资不是好的师范学校很难去好的学校当老师。 三是大三要备研,到时候一考完教资就立刻备研,容易身心疲惫,而且太累考研会后劲不足。四是很多同学报考教资大多是跟风或者是为了奖学金加分,但是人一多竞争力也会下降,可能不如专心准备考研的事。

当然,假设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教资考试,应该是不会耽误考研备考,在大三上学期准备考教资,下半年参加教资笔试,来年再去参加完面试,与此同时,考研的准备工作也开始了。

所以在备考时间顺序上,考教资在前,考研在后,两者并不冲突,如果一次性通过教资,就能为考研备考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没过的话后期就要认真为考研做准备了,争取直接上岸。还有就是大三上学期能不能考过教资,如果不能考过,还打算大三下再考,那就会耽误准备考研了。

前提是通过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到时候即使考研没上岸,自己也有教资认证,对未来的工作什么的也多了一份保障。

最后,在思考要不要考教资之前,希望可以先想清楚自己以后打算做什么?如果觉得这个问题纠结的话,可以想一想自己将来是否有当教师的准备,如果有,那就放心去考教资,;如果没有,那就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安心准备考研即可。

第3个回答  2022-07-24

是否考教师资格证,主要也是看你自己的打算。你以后的从业方向事什么,是打算从事教育行业吗?如果是的话,那就考一个,教师资格证难度不算特别大,对于学习认真的同学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你能把考研的精神用到考教师资格证上,那么拿证应该没有问题。

因为考研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你没有办法确定自己能否考上,如果没有考上就要准备就业,如果你恰巧是师范专业,那么教师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考证肯定会消耗掉你一部分精力,如果你自己本身是师范专业,那么耗费的时间也不会过长,所以端看你自己的个人选择,我认为如果你有需要,是可以考一个的。


                                   

给大家分享一下考教师资格证的经验,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最难的是笔试,笔试只有30%左右的通过率,只要笔试通过了,面试的难度就小了。

选择学段与学科

师范生对于学科和学段的选择一般是不会由困惑的,但是对于非师范生来说,选择学科和学段就是一件令人非常头疼的了。教师资格证是自上向下兼容的,也就是说高中教师资格证可以兼容初中和小学,所以大家在不清楚自己以后就业的学段的时候,可以尽量报考高学段的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生尽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科,以后再考教师编制的时候不会受到限制。

教材和课程

网上有很多裸考过教资的言论,千万别信!确实有这种人,但是这都是本身有基础加上好运气才可能出现的,你要相信这绝不会是自己,还是要好好备考才行。现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越来越难,最好选择一门课程,笔试可以选择网课,价格实惠且高效,能够帮你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选择网课,都会赠送配套的教材。

科目一备考:

科目一的内容涵盖面很广,其中大多数都是需要依靠平时积累,很多是属于常识性的知识,所以有很多同学就就觉得科目一很简单,并不重视对科目一的备考。科目一具体考试内容包括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和作文题,单选题58分,材料分析题42分,作文题50分。

大家在备考科目一的时候,主要是要靠积累,看课、刷题,然后背一点重要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得分率。作为的分值很大,要注意作文素材的积累,善用一些资料,可以在网上搜一些总结好的知识点进行背诵。

科目二备考:

科目二主要是考察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非师范生而言,会觉得非常陌生。但是科目二的内容与教师编制考试的笔试内容重合率已经非常高了,掌握了科目二的内容,对于大家以后准备教师编制考试也是有一定帮助的。科目二的试题组成是这样的:单选题42分,辨析题32分,简答题40分,材料分析题36分。

大家在备考科目二的时候,一定要多背、多总结、多刷题,科目二与科目一不同,考察的知识体系结构是非常完善成熟的,需要大家善于多背,并且善于总结知识结构,通过总结知识结构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4个回答  2022-07-26

首先,看你是否以后是否想要去当老师,其次,考教资是在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的事情,在每年的3月中旬和10月31都会有一次教资考试,考研基本上是在大三下学期的准备比较,考研也不需要准备的太早,你大三上学期可以报名教资,平时的时候就学学英语,背背单词,教资的难度并不是很高,然后大三下学期准备考研,当然,报名教资你就得努力得通过这次考试,不然拖到明年三月份考又是一件麻烦事情。考研跟考教资没有什么冲突,要知道很多人哪怕翻译硕士毕业,最后也是走上当老师的道路。

这些都是看自己的对自己的未来的计划的,如果你的未来计划中有打算自己以后会去从事老师的行业,那我的建议是一起考了,毕竟在复习教资的时候也能够学习到知识,同时也为自己考研也有一点铺垫,考完教资,剩下的时间就拿来专心的复习考研的相关内容,所以你有打算去当老师就去考一下,不去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但是如果你觉得压力太大了也是可以先放下考教资的

考教资的条件

    在读普通全日制3年级及以上专科、本科学生符合教资笔试报名条件。

    在读普通全日制专升本本科生、研究生,“五年一贯制”专科生毕业也符合教资笔试报名条件。

    教师需要各个方面处于良好状态,比如:思想道德、普通话水平等等。

    如果你觉得同时备考两个对你压力太大的话,不如就先放下教资,后面再来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要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过大,导致两个都发挥的不理想,如果觉得压力不大,对自己有把握能通过就两个同时考是最好的了,所以这都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如果觉得压力大就先考研,压力不大就两个一起考。

    最后祝愿所有备考考研、考教资的同学们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