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知识学院吗,就是付费成为会员,然后有很多资料可以自由取用的那种,不知道会不会骗人的呢?

如题所述

原标题:为有价值的知识买单
记者柏桦
“知识就是财富”这句经典格言,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里,曾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和有志青年在知识的海洋中上下求索。而在当下,这句格言已然成为知识付费的代名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知识已不仅仅是某个人自身学养和水平的体现,而是成为众多网络平台和媒介上可以变现的财富的源泉。
2016年,一系列标志性事件让知识付费的概念走进大众视野。2016年,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打造“得到”APP,知乎推出“知乎Live”等等。2017年,豆瓣网推出了首款付费产品——“豆瓣时间”,腾讯CEO马化腾表示微信公众号正加快上线付费订阅,《三联生活周刊》推出定位为“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的社交平台”——“中读”APP。一时间,知识付费来势汹汹,知识付费用户呈现出井喷之势。
知识付费
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
4月26日24时,第二届喜马拉雅“423听书节”收官。据统计,共有超过3283万付费用户参与活动,累计播放达数十亿次。艾媒咨询《2018—2019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研究与商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知识付费的用户规模达2.92亿人,预计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达3.87亿人。沃土加上市场机遇,3年间,知识付费领域已经百花齐放。
入职5年的小刘每天的生活非常忙碌:早晨起床后先打开“罗辑思维”,边洗漱边听罗胖掰扯;上班路上抽空打卡背单词;上班空隙刷刷知乎,看看订阅的专栏;中午吃饭时,边吃边看手机上几十个订阅号的推送消息;下班后等外卖的时间,再花几块钱听听“分答”上的名人60秒回答;晚上8时,99元买的付费课程开课,赶紧进群充电学习。小刘为何甘愿自掏腰包让自己这么忙碌,她说:“时代变化太快,怕自己跟不上时代。别人懂的自己不懂,怕落后于别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怕被社会淘汰。”
这不仅仅是小刘的生活,也是众多职场人的生活模式。越来越多的白领群体在知识焦虑的烦恼中,成为知识付费大军中的一员。他们不断为自己寻找着便捷、快速的自我提升渠道。巨大的知识需求让这种为了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购买信息内容和服务的互联网经济模式——知识付费应运而生。
知识付费究竟是什么?知识付费代表着一种新的产品载体:在碎片化传播、信息泛滥的场景之下,将知识价值包装后再推出。知识付费平台上各种专栏订阅、付费课程、有偿问答等形式,因为其内容多样化、时长更短、展现形式更自由等特点,更加符合当下人们希望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快速掌握技能并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从而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在付费的有偿激励下,越来越多非教育从业者贡献出自己的认知盈余,将知识迅速变现;需求者则只需要花一点钱,就能换来有经验的前辈多年积累的知识或经验。如罗永浩所说:“为什么很多人试图去为学习付费?因为他们期望转角遇到更好的自己。”
为何5000万用户
选择付费知识服务
据统计,目前知识付费平台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000万人,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为知识付费?因为知识付费平台上的有偿知识服务用少量的金钱为用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并为用户带来了更专业的使用体验。
喜马拉雅FM为自己打出的广告:“读不懂书、不知道选什么书,喜马讲书为你精选1000本好书,让你快速读懂书。”同类型主题的书籍、知识太过庞杂,让需求者面临选择困难、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等问题。而付费的知识服务则将该主题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众多书籍资料中摘取后打包发售,让用户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不用再在浩瀚的网络上盲目寻找。
以前,为了听一场大师课、获取一项专业技能,许多人需要订机票、订酒店,前往异地现场观摩学习。而知识付费的出现,让这些需求在一部电脑、iPad或手机上就能完成。在“得到”APP上,无论是音频干货、商学院笔记还是图书精讲,几十元的标价让普通大众都能消费得起。在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从原版经典歌剧《茶花女》到儿童英语启蒙课程,再到PS技术教学课程,用户一个月只需花十几元钱成为会员,就能浏览平台上的各种内容。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金钱成本。
随着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丰富,越来越多的知识付费平台邀请学术或业界专家为专业内容背书,以提升内容的专业性。比如“豆瓣时间”邀请了白先勇、北岛、戴锦华等人文领域名家,“得到”APP专栏推出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收到超20万的订阅量。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让知识付费逐渐走上“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正轨,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知识付费
真的靠谱吗
知识付费从诞生起就存在争议,非标准化的简化知识、付费课程中的有效成分、二手传播导致的内容优劣参差不齐等问题,频频被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诟病。
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小刘曾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在知识付费平台上花费了约3000元:在知乎上买讲座20多次花费1000元,在微信上买讲座近20次花费500元,在“得到”APP上买课程花费300元,在其他知识付费平台购买几个感兴趣的课程花费1000多元。她相信不断给自己充电,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一年半之后,她发现:“我的认知没有因此而提高,思维没有因此而升级,我的知识和技能依然原地踏步。”
很多时候,知识要转化为适合在互联网上售卖的产品,就必须在生产阶段进行充分的简化和模式化梳理,然后制作成适合碎片化阅读的短视频、音频、文本或PPT。这种加工过程导致知识的绝大多数背景、重要的逻辑过程和提供反思的触点都被无情地砍掉。这样加工形成的知识“快餐”往往将一些重要的营养成分疏忽掉,或者浅尝辄止,从而让用户停留在认知的浅表层,无法真正得其精华。
在传播阶段,非标准化知识的质量很难评判。用户选择时只能倚重知识提供者的身份进行参考。海外名校导师、业界知名人士、创业风云人物,精彩的履历、耀眼的身份等形而外的参考条件成了用户选择的最终标准。实际上,许多人只是原创知识的“二传手”,他们将知识加工成小剂量的“营养配方”,用高明的故事化表达送到用户嘴边,让用户不用思考就能囫囵吞枣并甘之如饴。此外也不乏一些善于营销、传播的知识网红,乘着知识经济的东风,扒几本书、网上搜点资料就攒出一套课程开专栏卖钱。这让用户付了钱却得不到优质的知识信息,也妨碍了知识付费的健康发展。
正确看待
知识付费和知识积累
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的。如爱因斯坦所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当下知识付费的很大一部分功效,其实是在满足人们想得到改变的诉求,只能让人快速获得一些信息,却无法在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满足其真正的学习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知识付费产品大部分还处于单向输出阶段,用户对内容的参与度较低,吸收效果也不显著。而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没有主动地参与和思考,知识付费就很难真正实现其本来的意义。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知识付费课程的功能几乎等同于专业速成班。为了通过一次面试、一次技能考试或是为了获取更多感兴趣的专业内容,购买付费课程显然可以让消费者快速受益。而对于需要坚实知识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消费者来说,只有进行了系统学习、深入思考、深度理解和反复实践才能让知识转化成能力,终身受益。
随着行业的发展,知识付费从商业模式到内容服务都将逐渐丰富和深入,深度解构专业知识的知识付费产品和更具针对性的人文艺术类内容将是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未来,面向特定领域、场景、用户群的垂直细分知识付费平台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 社科院网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1
这些挫折和失败可能使你成为一个只会在摔倒的地方原地打转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会在摔倒的地方不断寻找出口,而走向成功的人。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是我受用不尽。记得三年级时,我正要学炒鸡蛋,先倒好油,接着去开火,啪、啪、啪连打了几次都失败了,这是怎么了?我有点耐不住性子了。弯下身子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什么毛病也没发现,就又开始打开关了。我用尽浑身解数才把火打开。再炒的时候,又忘了翻面,结果本应该美味可口的炒蛋变得又黑又硬。我关好火,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心里又恼火,又失望。
  人们常说:“看着容易,做着难。”这话一点不错。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我不甘心。一有时间就会在想为什么鸡蛋会焦?怎样让它不焦呢?一天天过去了,我找了几个要点后,心里有把握了就又开始了我的第一道菜。先准备了炒锅、油、盐和鸡蛋。开始炒,一下子把火打开了,放上一点油,等油冒泡后把鸡蛋放入锅中,这时火要大一点,用筷子慢慢翻动鸡蛋,大约七八分钟后鸡蛋就出锅了。颜色金灿灿的,味道鲜美可口,我收获了成功,我感到了喜悦。
  失败、受挫只是一只“纸老虎”,只要你不被它吓到就会更加不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