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20年来出现首例猴痘病毒病例,猴痘通过什么传播?

如题所述

非洲已经证实人类病例可通过捕捉感染的猴、冈比亚鼠或松鼠而感染。通过与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的人破损皮肤或新近污染物密切接触,人与人之间可发生继发传播,通过呼吸道微滴传播已经证实。也可通过预防接种或经胎盘传播。没有证据表明人类病例感染中单独的人与人传播可持续存在。

在2003年美国猴痘病例事件中,土拨鼠、草原犬鼠、兔子都成为了传染源的高度怀疑对象。猴痘暴发期间,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猴痘病毒感染的最大危险因素。因缺乏有效治疗和疫苗,降低人群感染唯一的方法是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警觉,教育人们采取减少与病毒接触的相关措施。

猴痘的临床表现

猴痘的潜伏期(从获得感染到出现症状的间隔时间)从6天至16天。可将感染分成两个阶段:

1、发病期(0~5天)

特点是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痛(肌肉疼痛)以及倍感无力(精神不振)。

2、皮肤出疹期

此时处于不同阶段的皮疹几乎同时出现在脸上、手掌和脚掌上以及躯干部位。皮疹的变化从斑丘疹(底部扁平的病变),一直到小水疱(充满液体的小疱)、脓疱,大约10天左右伴随而来的便是结痂。可能需要三周时间结痂才能完全消失。

病变的数量从少数几个到几千个,影响到口腔黏膜、生殖器以及结膜(眼皮),还有角膜(眼球)。有的患者在出现皮疹前,会发生严重的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病的出现可能有助于识别猴痘,因为天花或者水痘都不具备这一特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猴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