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制实行了几千年,只是因为男人好色?还是另有根本原因呢?

如题所述

在时间背景为中国古代的言情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时代,仍能彼此情比金坚,两情不渝,彼此【一生一世一双人】,也是从作者到广大读者们奉之不移的宗旨。

这句诗最早出处是唐朝诗人骆宾王的「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而真正让该诗广为流传的,正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传世名篇《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然而很可惜,小说是小说,诗词是诗词,现实则是现实。

历史上的纳兰容若本人,也根本做不到身体力行,他一生先后娶了至少四个妻妾〈结发妻子卢氏,继任正妻官氏,妾颜氏,外室沈宛〉。

而且,岂止是纳兰容若这位生来富贵的相府公子,

    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写下“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白居易;写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永;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然忘”的苏东坡;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秦少游;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

这些歌颂男女爱情的词句,感人至深,流传千古,然而细考这些作者每个人的生平喜好,谁又不是美人环顾,诗酒风流,纵意一生?严嵩严阁老倒是和夫人欧阳氏恩爱甚笃,年过八十生平只有一个老妻,他于国于民又如何呢?因为只有一个独子严世蕃,这位“小阁老”东楼先生做下多少祸国殃民之事,而严阁老不能制止,最后不免误国害家。 

当然,无论诸葛丞相还是包大人,以他们的高洁品行,都肯定不会是什么好色之人,他们老来纳妾,合情合理亦合礼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繁衍子嗣。

以古代人那种寿命和婴儿夭折率,如果一个男子年轻时不努力开枝散叶,尽可能多娶几个妾室,多生几个儿子作为“备份",年老时子嗣艰难,是极大概率事件。

诸葛亮因为长久不育,不得不以侄子诸葛乔为嗣子,岂料他英年早逝。包拯的长子包繶,婚后第二年即去世,留下长孙包文辅,五岁夭折。

可想而知,诸葛瞻和包授的诞生,给了这两个一生为国为民的老人,以多大的告慰。然而很遗憾,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8岁,包拯去世时,包授6岁,就连想要亲自教养子嗣,都天不假年了,实在可惜之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不仅仅是因为男人好色,有些声名极高的男人也妻妾成群,比如关羽、诸葛亮、包拯等,只因为他们要繁衍子嗣,古人寿命本就不长,加上男人需要出征打仗,为了避免英年早逝无子传承家业情况出现,他们一般都会纳妾多生几个儿子。
第2个回答  2020-11-25
根本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古代女人更多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所以一夫多妻盛行
第3个回答  2020-11-24
不是男人好色,古代医疗水平低下,传宗接代的事情比较难做到,所以才三妻四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