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郭沫若哪个学术水平更高、文学上的影响力更大呢?

如题所述

在1948年,中华民国第一届院士选举中,胡适与郭沫若,分别在中国文学、考古学两个学科内当选为院士。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郭沫若是被胡适推荐的,胡适是承认郭沫若的甲骨文成就的。

胡适和郭沫若都是院士,这说明两人的学术地位在当时都是相当厉害的。

这俩人的学术水平谁高谁低呢?不好比较,因为胡适和郭沫若学术范围不同,胡适主要在文学哲学,郭沫若主要在甲骨文历史。要比较只能比较俩人在各自学术圈的影响力有多大。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白话文运动的领袖。胡适对自己曾有过较为客观的评价。1924年,他在答章士钊的一首诗中写道:“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但开风气不为师”,胡适对自己在现代中国思想和学术史上之地位的自我定位和价值评估,应该说恰如其分的。

胡适创造了文学史上好多个第一。

胡适第一个发出了“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有名的“八不主义”。

胡适最先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要在三五十年内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来。

胡适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初期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并最先用白话文翻译欧洲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都德、史特林堡等不同国籍的著名作家的作品。

胡适是提出戏剧改良的第一人,他所创作的《终身大事》,被人视为中国话剧的开山之作。

胡适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一般毫无异议。最具争议的是胡适的学术著作。

旅美学者唐德刚,对胡适学问也不以为然:“胡适之那几本破书,实在不值几文。所以我们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这便是海内外‘专’——不论‘白专’或‘红专’——之所以低估他的道理。”

章太炎瞧不起胡适的哲学,“哲学,胡适之也配谈么?康梁多少有些‘根’。胡适之,他连‘根’都没有。”

钱穆对胡适的印象也不好,认为此人“是个社会名流式的人物,骨子里不是个读书人”,“以言以人,两无可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两人的研究方向不同,很难比较。据查,1948年,中华民国第一届院士选举中,胡适与郭沫若,分别在中国文学、考古学两个学科内当选为院士。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郭沫若是被胡适推荐的,胡适是承认郭沫若的甲骨文成就的。胡适和郭沫若都是院士,这说明两人的学术地位都很厉害的。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在我看来,两人的学术水平应该不分上下,因为所研究的领域不同,也无法判断孰高孰低。但是我认为胡适在文学上的影响力更大,因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胡适的影响是郭沫若远不能及的。
第3个回答  2020-10-08
郭沫若在学术水平上更高,在文学上的影响力更大,因为郭沫若的专业知识非常优秀。
第4个回答  2022-04-19
胡适只配给郭沫若提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