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和是 谁了,他的简介谁可以告诉我?

就拿个造臭豆腐和酱豆腐的,还有什么辣椒酱的,瓶身上就写有王致和三个字谁可以把他的简介告诉我··例;哪里人?哪个年代的?什么的成名经历~~ 不要胡说啊,胡说就删了你 回答给你两分,好的在给你十分。

康熙八年,安微省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进京考试名落孙山,欲归故里,又苦于路费无着,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维持生计,便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有一次,豆腐卖不出去,剩下较多,又时值夏季,怎么办?猛然他想起家乡有用豆腐制成酱豆腐的一道菜,但具体不知怎样做法。于是他试着将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及花椒封在坛里,一直没管它。到秋凉之后,他才想起这些豆腐块来;这天,他刚打开坛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再仔细一看,豆腐已呈绿色了。他好奇地入口试尝,味道却很美,送邻里人品尝,也一致称赞。从此,王致和的臭豆腐扬名了。王致和官运不通,屡试不中,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索性在延寿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各种酱菜。不久,臭豆腐的销路扩大到东北、西北、华北各地。 经过多次改进,臭豆腐的质量更好,声望更大,清末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秋末冬初也喜欢吃,被定为御膳小菜,按其形状、颜色取名“青方”。臭豆腐被定为“御膳小菜”后,身价倍增。“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加上彩绘龙头,象征“大内上用”之意;“王致和南酱园”的六个字刻为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鼎、鲁琪光题书。从此,“王致和”的生意越作越兴旺,并开始有人竞相仿制。 清光绪年间,在宣武门外、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酱园。 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王致和、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四家私营作坊合并成立了国营田村酿造厂。现定名为北京王致和腐乳厂
满意请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1
王致和原本是安徽省宁国府太平县仙源[1] 的举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受盘缠所困,滞留京城。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谋生计,做起了豆腐生意——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同时他刻苦攻读,以备下科。盛夏某日,他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恐日久腐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于一小缸中。从此,他歇伏停磨,一心攻读,竟淡忘此事。秋凉后,王致和重操旧业,猛然间想起那小缸豆腐,连忙打开,未曾想臭味扑鼻,定神一看,豆腐已变成青色。扔了实在可惜,于是他大着胆子尝了一下,不料别具风味,遂送给邻里品尝,结果品者无不称奇。王致和臭豆腐声名鹊起。
王致和屡试不中,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便于延寿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各种酱菜。不久,臭豆腐的销路扩大到东北、西北、华北各地。经多次改进,臭豆腐于清末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太后不喜臭豆腐其名,便赐名“青方”,使王致和臭豆腐身价倍增。“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加上彩绘龙头,象征“大内上用”之意;“王致和南酱园”的六个字刻为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鼐、鲁琪光题书。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一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王致和”的生意越作越兴旺,众人竞相仿制。光绪年间,在宣武门外、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酱园。
另一种说法可以从《武清县志》得到佐证,王致和不是安徽人而是直隶省武清县(现为天津直辖市武清区)人,大概意思如下:
王致和,家居潞河畔的河西务村(今天津武清区河西务镇,明、清两代为运河河务管理机构所在,故称西河务,临近北京通县),家境贫寒,以卖豆腐为生。他自幼机智聪颖,喜好读书,尤喜诗词,到中年学有小成,深受乡民称道。
一年炎夏清晨,王致和正要挑担外出卖豆腐。不料一位亲戚闯进家门,说要娶媳妇,请他去帮几天忙,随后便将王致和拉走。离家数日后回家,王致和推开屋门就闻到冲天奇臭。待他打开蒙豆腐的包布一看,雪白的豆腐生了一层绿毛。王致和自幼以勤俭为本,他不甘心地抓起一把豆腐就送到嘴里,竟然有股香味。王致和喜出望外,除去豆腐上的绿毛,又将豆腐切成小块,挑着担子便卖起“臭豆腐”来了。就这样,王致和的豆腐买卖越做越大,而且白豆腐、臭豆腐兼营,并在京南卫北渐渐出了名。臭豆腐由此也成了饭桌上的美味珍馐。
1956年,公私合营,原“同义厚”酱园更名为“田村酱厂”。随后“四和”(即王致和、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与“田村酱厂”合并为“田村化学酿造厂”。
1972年,“田村化学酿造厂”更名为“北京市腐乳厂”。
1985年,为得到《商标法》的保护,也为了更好地拓宽市场,企业启用过去名气最大的商号“王致和”,并向国家商标局注册“王致和”(腐乳)商标。
1991年,“北京市腐乳厂”更名为“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
1996年导入“CIS”战略,正式启用VI(即视觉识别系统),使企业形象迅速得到提升。
2000年3月公司改制,“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更名为“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厂”。
2009年9月,按照上级公司整体部署,改制更名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第2个回答  2020-02-23
都是民间传说,哪里有详细了解。大概就是安徽人。康熙年间的人。因为考科举,总考不上。因为小时候卖过豆腐。所以他就卖豆腐。后来为了防止豆腐坏了。就腌上。结果就成了臭豆腐。但是总考不上科举。
其实古代人实在。清朝可以花钱捐官。王致和在整个华北都有市场。花钱捐一个二品闲官不够吗?
第3个回答  2014-06-25
王致和本人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县举人,1669年(清康熙八年)进京会试落地,滞留京城,为谋生计,做起了豆腐生意,一边维持生计,一边刻苦攻读,以备下科。一次,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时值盛夏,怕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一口小缸里腌上。由此他也就歇伏停磨,一心攻读,渐渐把此事忘了。乃至秋凉重操旧业,蓦地想起那一小缸豆腐,忙打开一看,臭味扑鼻,豆腐已成青色,弃之可惜,大胆尝之,别具风味,遂送与邻里品尝,无不称奇。王致和屡试不中,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清末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太后赐名“青方”,身价倍增。清末状元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