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英塔的历史

如题所述

飞英塔位于湖州城内东北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中和4年(公元884年),因请得高僧所赠的舍利(释迦牟尼遗骨)七粒及阿育王铜虎面像建石塔藏之,故名舍利石塔,后取佛经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之意更名为飞英塔。

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于石塔外增建木塔以护之,从而形成了我国古塔中的一大奇观――塔里塔。
此后,几经风雨,几经修复,至解放前夕,内外塔身都已破残不堪,岌岌可危。1982年,省、市拨款重新维修,1986年竣工。

===========

位于湖州市内塔下街。该塔始建于唐代,据宋嘉泰《吴兴志》载,唐咸通年间(860—872),“僧云皎咸通中飞锡长安,僧伽授以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塔始中和四年(883),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会利石塔。北宋开宝(968—975) 中,又建木塔罩护,形成“塔里塔”。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易名为“飞英寺”。南末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于火, 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至今石塔中仍有“绍兴二十四年”等题记。外塔亦于南宋端平初(1234)“葺而新之”。元、明、清二代多次修缮。1929年,因年久失修,致塔顶倒塌。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飞英塔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该塔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维修单位,维修工程在1986年底竣工。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飞英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31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东北角。创建于唐,由内、外塔组成。内塔重建于商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用白石砌筑,八面五层,实心,塔顶已毁,残高14.55米,仿木构制作,塔上刻有精美的佛像和装饰花纹。外塔砖木构造,罩在内塔外,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毁于雷击。南宋端平初年(1234年)重建,八面七层,高55米,元、明、清多次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