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尚遇到钻石怎么样

如题所述

很奇怪的一本书。作者是本已剃度的和尚,后重回滚滚红尘,从事钻石行业,并成功将佛法与商业结合起来。本书中,他把佛法中很多形而上的概念,重新回归在大家所熟悉的形而下的商业实践。并从基本上强调:成功赚钱和成功修行互相不抵触。 但我看来这个不抵触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当事人和作者这个和尚一样,必须已经拥有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根基。如若不然,这本书中的种种方法,从根本上是空穴来风。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还是很大的,主要三个方面: 1)对“空”的理解:以前对“空”的理解,局限在世间万事万物的不能恒久。如同《金刚经》所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如泡影,如露亦如电”。不得不说,这种理解会让人产生一种悲观消极的情绪。感觉人生一场戏,似乎什么都是假的,还那么执著干什么。 但这本书,对“空”更进一步作了个与普通生活更贴近的解释:“空性就是中性。“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无所谓根本的好也无所谓根本的坏。很多东西都是人自己附着上去的。 2)对“业”的解释:金刚经对因果,对业似乎没有很深入的讲述。这本书把业叫做“imprint, 心理铭印”。 一秒钟里,人会产生65个心念,这些念头有好有坏,如同播种一样被忠实地洒进你的心田。随时间的积累,这些种子生根发芽。根据念力的强弱,种子生长速度所有不同。但终究会生长到人的潜意识和意识层面,使你的世界,因此不同。 世上本无好坏,好坏都是这些心理铭印成熟后,在你心里形成的感受。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其实也都是这些心理铭印的多重迭加,而生发出来的一种效果。心念是因,世界是果。 3)对“布施”的理解:《金刚经》里讲,要无相布施。这本书把这种抽象的“无相”,理解成为“消除自己的边界,消除自己和他人的边界。真正换角度去给与别人最需要的东西”。也强调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当时心念的真诚。那些即使看起来很慷慨的布施,如果仅仅是迫于形势而作,则不会种下任何善的“心理铭印”。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善护念”的理解深了一层。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给我了一种积极的观念,这个是我现在亟需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