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哪些地方易发生

如题所述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坡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暴雨和地震容易诱发滑坡,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也会诱发滑坡。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地震后下暴雨,很容易诱发泥石流,人类活动破坏山谷中的植被也会诱发泥石流。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滑坡和泥石流在山区容易发生,像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滑坡和泥石流频繁发生。这些地方地震活动频繁,有多条断裂带,地层破碎;地形复杂,起伏很大,斜坡和沟谷众多;植被不良,夏季降水强度大,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经常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8
泥石流是岩崩灾害的主要形式,而引起泥石流的成因和因素是多样的,请参考下列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西南中高山峡谷水蚀,重力侵蚀类型区
本区以石灰岩溶蚀(岩溶地貌区)及强风化壳地区的泥石流多发地为主体,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和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个省、区以及甘肃、陕西两省的南部,分布范围 共约9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34万平方里.从危害特点看.Ⅰ是石灰岩山区的坡耕 地“石化”,威胁群众生存,以贵州、广西两省(区)分布最广;Ⅱ是泥石流多发区.对沟 口及下游危害剧烈,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接壤地带及陇南地区.
泥石流多发区
泥石流多发区的地形特点是山高,坡陡、谷深,一般海拔1500-3000米 ,相对高差200-300米,地面坡度大部在30°以上,许多地方达60°-70°,甚至陡岩壁立; 同时岩石裸露,土层瘠薄.由于特殊的地形,土质条件,泥石流发展剧烈,成为本区水土流 失的的突出特点,长江上游9条支流,就有泥石流沟787条;四川境内金沙江上游攀枝花至 宜宾段长782公里,有泥石流沟258条,占沟谷总数70%.一般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5-10万吨 ,最高可达20-30万吨.陇南武都地区的白龙江沿岸,泥石流沟密如蛛网,在泥石流沟中,地表有一层风化堪的松散土夹石,沟中有重力侵蚀形成的滑坡与崩塌泥石堆积物,暴雨中洪 水连沿线带石,从坡面到沟底,从上游到下游,形成突发性灾害,可埋农田,冲毁村庄,造 成人畜伤亡,交通中断,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般泥石流沟道,上游 多是供水区,中游是固相物堆积与搬运区,下游和沟口是堆积区.受害者主要在搬运过程及 堆积区.对泥石流沟的治理,必须上、中、下游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02
泥石流形成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西南中高山峡谷水蚀,重力侵蚀类型区
本区以石灰岩溶蚀(岩溶地貌区)及强风化壳地区的泥石流多发地为主体,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和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个省、区以及甘肃、陕西两省的南部,分布范围 共约9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34万平方里.从危害特点看.Ⅰ是石灰岩山区的坡耕 地“石化”,威胁群众生存,以贵州、广西两省(区)分布最广;Ⅱ是泥石流多发区.对沟 口及下游危害剧烈,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接壤地带及陇南地区.
泥石流多发区
泥石流多发区的地形特点是山高,坡陡、谷深,一般海拔1500-3000米 ,相对高差200-300米,地面坡度大部在30°以上,许多地方达60°-70°,甚至陡岩壁立; 同时岩石裸露,土层瘠薄.由于特殊的地形,土质条件,泥石流发展剧烈,成为本区水土流 失的的突出特点,长江上游9条支流,就有泥石流沟787条;四川境内金沙江上游攀枝花至 宜宾段长782公里,有泥石流沟258条,占沟谷总数70%.一般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5-10万吨 ,最高可达20-30万吨.陇南武都地区的白龙江沿岸,泥石流沟密如蛛网,在泥石流沟中,地表有一层风化堪的松散土夹石,沟中有重力侵蚀形成的滑坡与崩塌泥石堆积物,暴雨中洪 水连沿线带石,从坡面到沟底,从上游到下游,形成突发性灾害,可埋农田,冲毁村庄,造 成人畜伤亡,交通中断,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般泥石流沟道,上游 多是供水区,中游是固相物堆积与搬运区,下游和沟口是堆积区.受害者主要在搬运过程及 堆积区.对泥石流沟的治理,必须上、中、下游全面规划,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