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摆灵位对死者有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看来您算是初学佛。也难得有这孝心

牌位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考虑几个细节。
如果你是已经出嫁的女儿,如果在夫家这样,立单人的(自己母亲)牌位的话,其实影响不太好,会落下夫家男方家祖先的不开心。你要是真有孝心,不妨去一些净宗道场联系立牌位。这对亡人有大利益,一来亡人可以随时参加道场的法会,获得超度。二来平时也可以有个地方落脚修行。当然咯,您母亲走了一年多了,也许投胎去其他道了也不一定。不管去哪,都有好处。

如果家里有佛堂,可以在佛像旁边立个牌位,纸的就可以。你百度:往生牌位。
或者,去你母亲骨灰的安放地祭拜。带些香和蜡烛,和纸钱金银元宝,纸衣服等,再带水果和素食和白酒。即可。也可以参考你们那边的风俗。但是有一点最重要,千万不可以供奉鸡鱼肉蛋之类的荤腥食物。那样不但让你母亲无法超脱,反而增加罪过,让她更加的沉沦痛苦。
建议你去学习变食真言和甘露水真言和普供养真言和七佛如来名号。你自己百度可以找到,想学完整的可以学“施食仪轨”,这是专门供奉食物给无形众生的方法,同时吃过食物的众生都可以超生。
许多念佛的人都是把总的祖先牌位供奉在佛菩萨旁边。早晚功课末后都会回向功德超度。
你如果就是供奉一次的话也可以,想省事,那就去骨灰安放处吧,记得多念佛号。
某些家里面立牌位的话,有的是供奉一次念经念咒上食物超度后,末后就一并烧掉了。有的则是一直供奉,看个人发心。
至于你想让她回家过年,你只要选择你祭拜她的方式就行。普通人家是逢年过节祭拜祖先,记得是祖先,不是单单你的一位母亲。学佛的则是上诉两种立牌位情况。

学佛需要学的东西多着呢,宇宙环境,人生真相,为人处事,世出世间,楼主加油。孝子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5
可以在寺院立牌位。

在寺院立牌位后就有了它的一席之地,他就有机会听经闻法,如果一念觉悟,就可以超脱恶道,进入善道,甚至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到善道投胎了还需要你所谓的“房子”吗?你总不愿意父亲总在鬼道里呆着受罪吧?自己尽心尽力做功德(包括去寺院做超度法事)回向给父亲,很快就会从鬼道超拔出来的,这是大孝!价位和房子级别高低挂钩就是笑话了。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第2个回答  2016-01-12
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无定例,一般用木板制作,呈长方形,下设底座,便于立于桌安之上。牌位书写,古代一般多用老宋体(笔划竖粗横细)、自上而下竖写,现代则多采用正楷、隶书、魏碑、等字体,以示庄重、肃穆。古往今来,民间广泛使用牌位,用于祭奠已故亲人和神祗(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师等活动。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城市居民使用牌位祭奠的越来越少,一般都摆放或悬挂逝者的照片、画像、作为祭奠对象。近年来,国内一些殡葬服务单位,为发扬优秀的传统殡葬文化,不断改革创新,设计研制了大理石、玉石、塑料等材质的小型牌位,与骨灰盒配套,供人们祭奠使用。此举既符合民间传统习俗,又安全省力,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
我国民间传统,对逝者是“安”字当头,如说“安息”、“安魂”、“安灵”、“安放”、“安葬、“入土为安”等等,无不求“安”。而目前人们到殡仪馆祭奠时,多数都是将故人骨灰盒搬进搬出,怎能体现一个“安”字呢?不少人家要从楼上楼下、同时搬动父母、祖父母的几个骨灰盒,不仅费力,也很容易摔倒磕碰,损坏骨灰盒。古人对灵柩(棺材)移动是很严肃慎重的,一旦落葬、轻易不动。除了非动不可的原因才行移灵。现代的骨灰盒就是棺材的替代品,按传统习俗,一旦安放,除了迁移或下葬,也不应轻易搬动。为了尊重民间传统习俗,方便人们祭奠故人,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借鉴外地经验,研发了多种材质的小型灵位牌,与已寄存的骨灰盒配套,人们祭奠时,只请出灵位牌,不再搬动骨灰盒,这样既符合传统习俗,又避免寄存场所的拥挤现象,利人利已,皆大方便
第3个回答  2015-05-25
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无定例,一般用木板制作,呈长方形,下设底座,便于立于桌安之上。牌位书写,古代一般多用老宋体(笔划竖粗横细)、自上而下竖写,现代则多采用正楷、隶书、魏碑、等字体,以示庄重、肃穆。古往今来,民间广泛使用牌位,用于祭奠已故亲人和神祗(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师等活动。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城市居民使用牌位祭奠的越来越少,一般都摆放或悬挂逝者的照片、画像、作为祭奠对象。近年来,国内一些殡葬服务单位,为发扬优秀的传统殡葬文化,不断改革创新,设计研制了大理石、玉石、塑料等材质的小型牌位,与骨灰盒配套,供人们祭奠使用。此举既符合民间传统习俗,又安全省力,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
我国民间传统,对逝者是“安”字当头,如说“安息”、“安魂”、“安灵”、“安放”、“安葬、“入土为安”等等,无不求“安”。而目前人们到殡仪馆祭奠时,多数都是将故人骨灰盒搬进搬出,怎能体现一个“安”字呢?不少人家要从楼上楼下、同时搬动父母、祖父母的几个骨灰盒,不仅费力,也很容易摔倒磕碰,损坏骨灰盒。古人对灵柩(棺材)移动是很严肃慎重的,一旦落葬、轻易不动。除了非动不可的原因才行移灵。现代的骨灰盒就是棺材的替代品,按传统习俗,一旦安放,除了迁移或下葬,也不应轻易搬动。为了尊重民间传统习俗,方便人们祭奠故人,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借鉴外地经验,研发了多种材质的小型灵位牌,与已寄存的骨灰盒配套,人们祭奠时,只请出灵位牌,不再搬动骨灰盒,这样既符合传统习俗,又避免寄存场所的拥挤现象,利人利已,皆大方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