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的工业区的分类

如题所述


人物概述
黄玉蛟: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联副会长、成都市工商联常委、双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人大代表、双流县第九届工商联(民间商会)副主席、香港蛟龙集团CEO、成都蛟龙港管理委员会主任、著名民营企业家。首届“成都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二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八届“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获得者。
成功创办全国首家民营工业园区——成都蛟龙工业港。经过十年发展,蛟龙港现已在成都成功建成了两个园区——蛟龙港青羊园区和蛟龙港双流园区,成为了“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示范区”。他缔造的“蛟龙模式”,开创了民营经济办工业园区的先河,引进入驻企业1000多家,成为了“三个集中”的成功者,“统筹城乡”的实践者,“两化联动”的参与者,“产城一体化”的探索者。江西、黑龙江、云南、贵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江苏、安徽等省市州纷纷组团到港考察、学习。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等党政要员莅临工业港调研、指导。
他长期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现累计已向灾区及教育事业捐款2000多万元。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他坚持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园区自主投资1.2亿元修建日处理量为3万吨的蛟龙港活水公园(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实现中水回用。2009年,工业港还耗资4000多万元对当地仅3米宽的臭水沟――白河进行全面改造,建成了一条河面达28米宽的白河河堤公园。如今的白河碧波荡漾、绿树成荫、风光秀丽、环境宜人成为了人们休闲锻炼的景观长廊。2011年11月,经过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及中国环境报社严格的层层筛选,蛟龙港被评为“中国2011十大碧水环保先锋”企业。
目前,他正带领蛟龙团队不断创新,加快促进蛟龙港产业转型升级,将在5年时间通过八大工程的建设,促进蛟龙港在仅4.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年产值及销售收入1200个亿,国地两税突破20亿,解决20万人以上就业,将成都蛟龙港双流园区打造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城一体化聚财时尚新城。
创业经历
他从卖冰棍起家,到经营肉联厂,然后出走香港打工,2000年在成都创建了国内首个民营资本打造的工业园区——成都蛟龙港青羊园区,2004年创建了成都蛟龙港双流园区。涪陵小子黄玉蛟用近1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传奇——十万余“港民”在“成都蛟龙工业港”生产生活,1000多家中小微企业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并与黄玉蛟共同创造着“蛟龙”的财富梦想。
蛟龙生焉
逆向思维 做企业平台提供商:
“占地才5亩?太小了,不考虑。”2000年6月,有着港商身份的涪陵人黄玉蛟到某开发区申请办一家卫生巾厂,不料却遭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谁知正因为这次“闭门羹”,激活了黄玉蛟的逆向思维:“中国有无数中小企业,我的经历恐怕他们都有。如果有人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平台,那该有多大的市场。”“我就来做这个平台提供商!”带着这样的想法,黄玉蛟来到成都青羊区投石问路,结果与区政府一拍即合,随后有了蛟龙工业港青羊园区,2004年仅有了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黄玉蛟说:“两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亿元,我没有要国家一分钱,也没有在内地银行贷一分钱。这18亿元全是香港民间资金。”“现在的蛟龙工业港,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总投资达100多亿元,吸引了1000多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入驻,解决了超过10万人的就业难题。”快人快语的黄玉蛟用一串串数字勾勒出了蛟龙工业港的美好蓝图。他说,如今蛟龙工业港在成都建成了两个园区——成都蛟龙工业港青羊园区和成都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自动化设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产业布局。
蛟龙得水
场景火爆 客户排队等着进港:
“我们现在企业的入驻率是百分之百,但每天仍有不少的客户前来咨询洽谈,现在还有100多位民营企业家在门口排着队,等着进港开厂呢。”黄玉蛟颇为自豪,招商引资一直是每个开发区最为头痛的事情,但凭借蛟龙工业港在全国及海外地区的30多个招商部,早就由“招商”转变为“选商”,达不到蛟龙环保标准的企业,给钱都进不来。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球蔓延开来,不少人都认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蛟龙工业港也会笼罩在阴云之下,但记者却在蛟龙工业港见到了截然相反的景象。与黄玉蛟约定的采访时间是早上9点,但从9点开始到10点半,记者的采访却“无数次”被打断——蛟龙工业港总部大大小小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前来洽谈业务的客户,他们一拨又一拨地拥进黄玉蛟的办公室,同时在短短1个半小时中,黄玉蛟的商务电话也一直没有断过,如此火爆的场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让工业港之外的人相信。“你拿1000万元做企业,自己建设,可能土地、基础、厂房这几项就要花光你的资金,最后还得向银行贷款买设备和作为流动资金,相当于还没有生产就已经负债了。”刚放下一个客户的电话,黄玉蛟就开始给记者算起了账来:“我们这里土地厂房都有,企业进来后又省去跑手续的麻烦,只缴纳一定的租金,你这1000万元的大部分就可作为设备款和流动资金,很快便可投入生产。”“我们的体制新、机制新,我们可以让企业不负债,轻装上阵,沉着冷静地应对金融危机,做好经营管理。”黄玉蛟说,正是凭借着蛟龙工业港独特的体制以及合理布局规划,才使园区内近千家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经营正常,正安然度过这场令人始料未及的危机。
蛟龙出海
4大板块 打造蛟龙“聚财时尚新城”:
如今,黄玉蛟所开创的“蛟龙模式”已推广至全国,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士登门拜访,虚心学习借鉴“蛟龙模式”。按照黄玉蛟的规划,成都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将打造成为一个年产值及销售收入达1200亿元,国地两税突破20亿元,解决20万人以上就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统筹兼顾城乡经济发展的产城一体化聚财时尚新城。
不过,黄玉蛟的心中仍然潜藏着一个遗憾,那就是800多家企业2011年才创造2个多亿的税收,而2012年也仅能达到3个亿的标准。“这是远远不够的。”望着窗户外的工业园区,黄玉蛟的双眼汇聚着光芒:“5年后,这里又会不一样。”在黄玉蛟的心中,还有一亩“创意园”等待着开垦。“中国是全世界的加工厂,外国企业卖出规则,我们却按照规则去生产,赚取其间很小的一部分利润。凭什么!”黄玉蛟很不服气:“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加工厂,咱们中国也能向全世界卖规则、卖标准、卖概念……我黄玉蛟就要做到这一点!”这不仅是黄玉蛟的一个想法,为此他已付诸行动。
黄玉蛟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按照产城一体的模式,将城市国际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进行整体规划、联动推进,制定“五年规划”、“八大工程”、“三大指标”发展战略,巧借天府新区良好发展机遇,按照省委对成都提出的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重大要求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目标,参照国际标准建设城市框架、配置城市功能,大力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重点项目八大工程之八——蛟龙国际四大板块,力求蛟龙港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物质形态和硬件基础。夯实基础的七大工程,即供水中心、活水公园污水处理厂、白河打造、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展示中心、文化中心、道路白改黑,用时长的一年半时间,短的仅七八个月就建成投入使用了。在他精心策划下,汇聚以总部经济带动产业升级的25万平方米5A写字楼,75万平方米蛟龙港“海滨广场”,25万平方米奢华时尚购物中心,10万平方米全球知名五星级酒店,世界最大的单体海洋馆,可承办国际赛事的真冰场,可同时容纳5000人的巨幕主题影院,2架贝尔直升机……国际元素完美融入。
黄玉蛟相信,未来城市必然是智能化、人性化的。“我们的立体停车楼整体规划面积35万平方米,15000个车位,配备智能化的引导设施和管理系统,上万辆车将穿梭其间,将是蛟龙港又一道车水马龙的亮丽风景!我们将以海滨城购物中心为起点,建设一条智能轻轨,一直延伸到港区生活配套区,让呆在家里的港民能轻松自如地'走'出来;还有一点你想不到的是,我们的轻轨列车虽然在轨道上井然有序的飞驰,但都是无人驾驶,远程智能化控制。”
而“最短的轻轨、最慢的动车、最牛的立体交通、最具创意的下水管道、最大的单体海洋馆,这些极富创意的特色项目,将开启海滨城购物中心全新的业态组合模式。”
引进创意、研发、设计、办公类高端产业、大企业、大集团进驻蛟龙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蛟龙港产业升级的重头戏。蛟龙港整体规划40幢5A写字楼,首期建成的10幢5A写字楼目前正在交付使用中,四川路桥、三一重工等优势企业已先后入驻。40幢5A写字楼全部建成后,将吸引3000到5000家各类型高端产业、大集团、大企业极速入住。
与此同时,集全球顶级知名品牌汽车销售中心以及直升机直营中心于一体的威尼斯港湾,仅需250亩土地即可建成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立体高效集约节约用地的太空城产业基地……都将逐步呈现。在有限的土地上,蛟龙港将通过创新思维、科学发展,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让蛟龙港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聚宝盆”。一个新的奇迹将在黄玉蛟的运筹帷幄下诞生。
蛟龙港海滨城
聚焦全球目光,引领消费新潮流
即将建成的海滨城购物中心是蛟龙港打造的首期商业,整体规划面积25万平方米,共分为5个楼层,地下一层与地上四层,主要是以精品超市、国际精品服饰、潮流服饰、休闲娱乐、特色餐饮等为主要业态。空间设计与装修风格吸收了国内外知名购物广场可鉴之处,避免了传统商场的常规设计模式,将真正打造出奢华现代的购物广场。
海滨城购物中心的百货名店、大型超市、数码影音、文化用品、儿童天地、品牌餐饮、特色美食、体验娱乐、运动休闲、家居生活、美容美发和金融服务等,将构建一站式体验消费新地标。其中,世界最大的单体海洋馆将诞生于海滨城购物中心,它的出现将挑战世界吉尼斯多项纪录;西南地区首家达到举办国际赛事标准的真冰溜冰场将落址购物中心;两架贝尔直升飞机将空降海滨城购物中心,为顾客打造最真实的空中体验;可同时容纳5000人观影的巨幕主题影院,将成为推动蛟龙港文化经济建设方面的亮点。涵盖购物、美食、观影、文化、运动、休闲、娱乐、体验、学习、聚会、观光、酒店、展示等其他同类商业无法比拟的功能于一体的海滨城购物中心,以其独具魅力的特色、便利的交通和人性化的配套服务,将改变市民以往就近消费的习惯,不仅仅局限于吸引产业周边及市区的市民前往消费,而是以其角逐世界的力量,使之成为未来整个西南片区、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购物休闲的首选之地。它将奠定蛟龙港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承载蛟龙国际四大板块后续各核心项目大批人才的消费需求,驱动产城互动,引领蛟龙国际四大板块的核心项目。
太空城产业基地  立体 高效集约节约用地 探索经济转型之路
在西部大开发时代号角的指引下,蛟龙人运用创新的意识和超前的理念运筹蛟龙港青羊园区及双流园区,统一规划、连片发展,实现了分散型的“马路经济”进入工业园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完成了首次跨越式发展。“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后备资源稀缺,土地问题始终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可利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国家严格要求工业用地指标的情况下,成都蛟龙工业港经过整合土地,提高土地集中度,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蛟龙人依托自身建设工业园区探索出的经验和发展思路进行分析,探索出立体高效集约节约用地的一种创新节地模式——太空城产业基地,这是目前国内首创的立体式高效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基地。  “一方营造、四方盈利”的“蛟龙模式”,帮助支持了1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在园区迅速发展壮大。黄玉蛟说,“建好天府新区,再造产业新城一直是我关心关注的课题。要提高工业园区土地使用效益,只有探索高效集约节约用地发展模式。蛟龙港将以太空城产业基地为代表的重点项目,通过立体发展,向空中求效益,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价值更大化,力争打造出一个资源节约型的产城一体化聚财时尚新城。”
黄玉蛟认为,太空城产业基地是蛟龙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五年规划”、“八大工程”、“三大指标”的重点项目之一。为拓展实体经济发展平台,加大对实体经济投资,在有限的土地上引进更多实体企业入驻蛟龙港,在蛟龙港仅4.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蛟龙人将利用250亩土地,建设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的太空城产业基地。  “立体发展,向空中求效益”是太空城产业基地的显著特点。太空城运用立交桥理念纵向建设约13层,主要引进重型机械销售、商用车交易中心、现代物流、仓储、现代制造业等类型企业入驻。太空城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引进企业500家,引进IT、现代技术、现代物流等高端管理技术人才2-3万人,实现年产值及销售收入500亿元,税收5-6亿元,将实现蛟龙港创新、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的“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向空中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在250亩土地上相当于再造一个4.36平方公里蛟龙港双流园区。
据初步测算,250亩土地上建成的太空城产业基地厂房相当于6546亩土地上的平层工厂,按工业园区建工厂平均0.367的容积率建设,6546亩土地可建成160万平方米厂房。而250亩土地上的太空城产业基地则可建成约160万平方米的太空厂房,相当于在原本不可再生的土地上衍生出了6296亩耕地,这有利于让更多的土地复垦成耕地,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就蛟龙港双流园区而言,太空城产业基地的建设,将承载从蛟龙国际四大板块规划区域迁移出来的企业以及前期园区建设满园,无厂而等待入驻的大批优势企业、高附加值企业,将缓解工厂供需矛盾、园区土地紧缺困难。此外,立交桥式太空城产业基地的建设还有利于人力、物力的节约,众多配套设施均可实现几个工厂共用,合理的利用和节约了土地资源。  而独具特色的“太空城产业基地”,正是蛟龙港近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工业开发合理用地的要求,探索出的一种创新节地模式,将开启一个集约节约用地的工业新时代。在黄玉蛟的带领下,蛟龙港将用最少的土地建最实用的工业园区,通过蛟龙国际四大板块与太空城产业基地“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的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在有限的土地上引进更多实体企业入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由于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城市工业区。多由加工工业企业群组成,大部分是在优越的地理条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一般情况下,其内部结构比较协调,并有紧密的生产联系,往往体现着城市经济的某种特征。按工业企业群的生产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工业区,如中国北京的电子工业区、上海的钢铁工业区、哈尔滨的动力机械工业区等;另外一类主要是在一些中、小型城市,由于工业企业少,一般建为综合性工业区。如中国沈阳铁西工业区,北京东郊工业区等。
②矿山工业区。在采掘工业基础上形成的工业企业群组合。与开发区域资源相结合,可组成部门结构复杂、矿业与工业均较发达的矿山工业区。如中国淄博市的南定、甘肃的金昌、安徽的铜陵。
③以大型联合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区,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区等。工业区以企业联合布局为基础,以企业群为主体,厂与厂间的距离一般很近。工业区内各企业由于共同使用统一的供排水系统、交通道路、工程管网、热电站、变电所、港口码头、建筑基地、三废处理设施,以及城镇生活福利设施等,从而大大节省各企业的厂外工程投资,节约用地,提高经济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