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歌法是非规范性法文件?

如题所述

国歌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开幕、闭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会议的开幕、闭幕等场合,应当奏唱国歌。
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为体现国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国歌法规定,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国歌法还规定,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应当将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唱国歌,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遵守国歌奏唱礼仪。
在法律责任方面,国歌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80多年来,对于凝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巨大作用。2004年将国歌写入宪法,确立了国歌的宪法地位。一直以来,国歌奏唱使用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奏唱国歌不规范、参与者举止不得体等问题。对国歌的奏唱和使用,以往出台过两个文件,但都属于党内规范性文件,对公民、组织的约束力不够。
我国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制定了国旗法和国徽法,国歌法的制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国家标志制度,意义重大。同时,维护国歌的尊严和权威,内心认同是核心。

国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通过制定国歌法,加强对国歌的宣传教育,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爱国歌、唱国歌,对于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3
国歌法确实不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种类繁多,名称各异。它们是各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文件的总称,它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第一,其是针对特殊主体、特殊事件并在特定时间而制定的法律文件,就是说,它不是针对一般事物。第二,多数没有规范性,一般不重复适用。第三,有一部分不属于一国的法律渊源,即具有复杂性。
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区别:
1、规范性法律文件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则适用于特定的人;
2、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反复适用,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仅能适用一次;
3、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的内容是一般的行为模式和标准,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的内容是特定的事项。
国歌法是为了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进行规范而制定的法规。
第2个回答  2021-02-23
国歌是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激励着中华儿女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定,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史诗,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对于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增强国歌奏唱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维护国家尊严,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起草国歌法过程中,法工委认真研究并广泛听取了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权威音乐家的意见,梳理了国内国外有关规定的情况和实际做法。在起草时,主要把握几个要求:一是,通过国家立法落实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标志重要制度,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法治保障。二是,准确把握本法的定位,突出重点,针对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标准曲谱的审定、发布和使用,奏唱礼仪规范以及不得奏唱、播放国歌的场合作出规范。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规范与引导并重,在保证国歌奏唱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的同时,加强国歌宣传教育,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唱国歌、爱国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国歌奏唱的场合

根据实际做法并结合现行规定和有关惯例,《国歌法》明确规定了九类场合应当奏唱国歌,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议、闭幕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开幕会议、闭幕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升国旗仪式;各级机关组织的重大庆典活动、重要表彰仪式、重大纪念仪式、国家公祭等;重大外交活动;重大体育赛事;其他需要奏唱国歌的场合。同时,《国歌法》规定,不得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奏唱、播放国歌。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广告、公共场所使用的背景音乐等。明确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和禁止奏唱、使用国歌的场合和情形,有利于增强国歌奏唱、使用的规范性。

国歌奏唱的形式和礼仪为了体现国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应当按照本法附件所载国歌的歌词和曲谱,不得采取有损国歌尊严的奏唱形式。”这是对奏唱国歌的最基本的要求。

为增强奏唱国歌的仪式感,体现对国家象征的尊重和维护,《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实践中有在奏唱国歌时随意拍照录像、接打电话的情形,国歌法虽然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这种行为也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我们要加大宣传和普及国歌奏唱的礼仪知识,不断培育公民养成奏唱国歌的庄严感和仪式感,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国歌、热爱国歌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3个回答  2021-02-25
国歌是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激励着中华儿女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定,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史诗,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对于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增强国歌奏唱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维护国家尊严,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起草国歌法过程中,法工委认真研究并广泛听取了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权威音乐家的意见,梳理了国内国外有关规定的情况和实际做法。在起草时,主要把握几个要求:一是,通过国家立法落实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标志重要制度,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法治保障。二是,准确把握本法的定位,突出重点,针对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标准曲谱的审定、发布和使用,奏唱礼仪规范以及不得奏唱、播放国歌的场合作出规范。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规范与引导并重,在保证国歌奏唱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的同时,加强国歌宣传教育,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唱国歌、爱国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国歌奏唱的场合

根据实际做法并结合现行规定和有关惯例,《国歌法》明确规定了九类场合应当奏唱国歌,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议、闭幕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开幕会议、闭幕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升国旗仪式;各级机关组织的重大庆典活动、重要表彰仪式、重大纪念仪式、国家公祭等;重大外交活动;重大体育赛事;其他需要奏唱国歌的场合。同时,《国歌法》规定,不得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奏唱、播放国歌。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广告、公共场所使用的背景音乐等。明确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和禁止奏唱、使用国歌的场合和情形,有利于增强国歌奏唱、使用的规范性。

国歌奏唱的形式和礼仪为了体现国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应当按照本法附件所载国歌的歌词和曲谱,不得采取有损国歌尊严的奏唱形式。”这是对奏唱国歌的最基本的要求。

为增强奏唱国歌的仪式感,体现对国家象征的尊重和维护,《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实践中有在奏唱国歌时随意拍照录像、接打电话的情形,国歌法虽然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这种行为也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我们要加大宣传和普及国歌奏唱的礼仪知识,不断培育公民养成奏唱国歌的庄严感和仪式感,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国歌、热爱国歌的良好社会氛围。

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时发布了国歌的曲谱,《国歌法》在附件中也规定了国歌的词曲。但是,这一曲谱是国歌的旋律曲谱。实践中管弦乐队、管乐队等演奏国歌,还需要在旋律曲谱的基础上进行配器,并对奏唱速度、力度等进一步明确。但长期以来,我国未发布标明配器、奏唱速度和力度的国歌标准演奏曲谱,未发布用于播放的国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演奏存在不规范现象,演奏、播放效果受到影响。特别是一些外交场合,也会听到错误版本的国歌,影响了国家形象。针对上述问题,《国歌法》规定,国务院确定的主管部门组织审定用于演奏的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录制用于播放的国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和国歌官方录音版本,应当在中国人大网和中国政府网上发布。在本法规定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播放国歌的,应当使用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和国歌官方录音版本。此外,《国歌法》还规定外交部及驻外外交机构、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和国歌官方录音版本送交有关国家外交部门、有关国际组织,供外交活动或者国际体育赛事中使用。

国歌的宣传教育

加强国歌的宣传教育,培育公民的国家观念,鼓励公民学国歌、唱国歌、爱国歌,是本法的重要立法指导思想。为此,《国歌法》从三方面对国歌的宣传教育作出规定:一是,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按照国务院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规定的时点播放国歌。二是,中小学应当将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唱国歌,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遵守国歌奏唱礼仪。三是,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对国歌的宣传,普及国歌奏唱礼仪知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2-24
国歌是严肃而厚重的,总能直抵人的心灵深处,激发无穷的力量。当奥运健儿夺得金牌,赛场上奏响国歌时,多少人流下了激动的泪花;当参加升旗仪式,看着国旗随着国歌声冉冉生起时,多少人血脉偾张,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多年来,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一直激励着无数国人。

  但是我们也看到,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尊重国歌的现象。例如,有的商业机构为了扩大宣传影响,竟然使用国歌,甚至随意改变国歌速度、音调;有的人竟然把国歌作为自己的手机铃声;更让人不可容忍的是,有的竟然在婚丧活动中播放国歌。出现这样的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国歌的尊重。有的人认为法律上没有规定怎么使用国歌,既然法不禁止皆可为,怎么使用国歌都行。有的人没有认清国歌的严肃性,认为改变一下国歌,可以显示自己的才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个不尊重国歌的民族将会是一个失去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尊重国歌的人也是一个很可悲的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对于演奏场合和礼仪进行了规定。但其由于不是法律,只是规范性文件,因而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现在正在审议国歌法草案,这是要用法律的约束力规范国歌使用,从而让国歌的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立法保护国歌,保证国歌得到应有的尊重。俄罗斯、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国歌法,而日本、新加坡、缅甸、菲律宾等国则将国歌与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一并立法进行规范。美国的菲尔普斯是奥运史上荣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但由于他在领奖台上从未跟着美国国歌一起哼唱,引发了美国媒体的尖锐批评。在罗马尼亚,有歌手公开演唱国歌时改动歌词,被处以罚款。

  当然,为国歌立法还可以很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当不规范使用国歌的情况少了,国歌有了更多的严肃感,那么就必定会感染更多的人。

  现在很多人对国歌缺乏应有的尊重,把国歌当作流行歌曲甚至是商业歌曲,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国歌蕴含的意义和作用。如果有了国歌法,就可以让他们看到国歌和国家、国徽一样,神圣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