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发展规划

如题所述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围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目标,以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海青少年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团市委的工作要求,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契机,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努力以创新与卓越,为上海670万青少年成长、成才、成功,为上海青少年社会教育和服务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坚持公益性方向发展的战略定位,健全和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充分体现共青团活动阵地的优势,使活动中心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把活动中心建设成为上海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围绕《上海青少年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强化“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服务”的自主品牌创新创优。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职业发展、社会参与、身心健康、文化建设、权益维护等方面,按照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要求,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创建一批体现国际大都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水准的服务品牌和特色品牌。
(四)增强青少年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的辐射功能,形成“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新发展格局。凸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精神,善于整合资源,注重合作交流,开门办中心,每年为80万人次青少年提供相关社会教育和服务,使活动中心青少年社会教育和服务事业走在全国青少年宫前列。
(五)强化“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建设具有先进文化价值理念和独特品质的单位文化。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重视软实力建设,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不断完善内部体制机制,营造和谐发展良好氛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争创上海市级文明单位。
(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氛围。坚持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小公民道德建设、法制教育、增强体育教育等主题为重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社会各种教育基地,以重大节庆和历史事件纪念日为节点,积极开展青少年成长体验和社会实践主题活动。抓住2008年奥运会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宣传奥运精神,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紧紧围绕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实施“共和国小公民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建言献策活动,深入开展“世博小志愿者”、“放飞世博心愿”等“我与世博共成长”系列主题活动。围绕生态文明、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绿色生活与青少年”、“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开设“新上海人子女活动日” ,开展“我为外地小伙伴做件贴心事”等活动。以“寻找美丽中华”为主题,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红色之旅”、“民族文化之旅”等系列青少年冬夏令营活动。以“志愿者精神”、“感恩行动”等形式为载体,开展各类公益性活动。通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受众达到10万人次,每年为百名优秀少先队员及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冬夏令营活动。
(七)深化毒品预防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以青少年生命教育为抓手,以“万国禁烟会议”一百周年为契机,全力配合市委政法委做好上海市禁毒教育馆的改造工作。继续做好参观接待工作,确保每年接待青少年及市民24万人次以上。加大禁毒宣传防范力度,每年组织1—2次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毒行为”、防范新型毒品为重点的禁毒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积极整合学校、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禁毒志愿者作用,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和农村。继续开展“禁毒宣传车”、 “模拟法庭”、禁毒小品等形式多样的禁毒教育活动,扩大宣传辐射面,每年受众达到50万人次。以 “青春红丝带”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活动和关爱活动,大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八)加大阵地建设力度,推动课外活动蓬勃开展。通过活动阵地和兴趣社团建设,为青少年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外活动,着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特长的青少年群体。充分发挥开展青少年公益性活动的阵地作用,每年至少举办36场青少年公益性活动。以“创意、创造、创新、创导”为主线,以评选科技启明星活动为抓手,开展“快乐流动车”进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社区等活动,每年达到50场。深化上海少年科学院品牌建设,把少科院打造成为融科普教育、科普实践、科普研究于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摇篮。创办“上海青少年创意港”,举办“我创意我发明”青少年创意大赛,开展“从小拒绝盗版”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倡导尊重知识产权新风尚。加强与上海音乐学院的合作,健全壮大手拉手艺术团,加快组建民乐团、室内乐团,重点发展舞蹈、民乐、合唱等项目。重视二期课改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把青少年社会教育与兴趣爱好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青少年科技、艺术、文学等兴趣社团发展。
(九)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扩大教学培训规模。坚持服务素质教育方针,开展青少年科技、艺术、文化、体育、劳动、技能等特色培训,加强品牌课程、校本课程研发建设步伐,凸现办学特色,五年内力争开发2-3个深受青少年欢迎的新的品牌课程。健全完善青少年培训管理体制,创建青少年舞蹈中心、艺教中心和科技中心。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夯实办学质量,继续保持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管理A级示范院校资质。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扩大培训规模,五年内各类青少年培训总量力争达到12万人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专兼职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一支以品牌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品牌效应。强化教育科研,配备专职科研员,适时成立教育科研中心,设立教育科研基金,开展有特色教研活动,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业务交流和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十)搭建国际交往平台,提升国际文化交流品质。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专业机构的密切合作,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不断扩大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规模,提高层次。以科技、艺术、文化等特色项目为主线,组织少科院、手拉手艺术团、学记团等学员及优秀青少年赴国外参加友好交流活动,5年内组织1000人次的青少年参加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完善青少年国际文化双边交流机制,在继续办好“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探索举办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舞蹈节、科技节等活动,为各国青少年开展文化交流创建更广阔的互动舞台,加强与涉及青少年发展事务的国际组织的合作,探索务实而有影响的青少年国际合作项目。充分依托国际交流广场,为莘莘学子扬帆远航提供出国留学、考察、培训、研修、访问及交流等一条龙配套服务。
(十一)整合网络资源,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重视青少年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依托共青团和社会网络资源,搞好城市青年网、上海青年卡、上海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及“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等信息服务载体,大力整合信息网络资源,全方位提供网络信息、教育培训、心理咨询、就业创业、通讯交通、娱乐交友、金融理财、体育健康、健康上网等信息服务。充分依托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提供“全天候”、“一门式”的服务。积极参与青年城市网的规划和管理,进一步强化全市团干部的信息联系,为团干部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进一步拓展青年信息电子化管理、特惠服务功能。以“网脉工程”为抓手,积极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十二)实施青年职业培训,提升青年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上海人才培训广场” 服务平台联动机制和市级服务品牌资源优势,围绕青年职业发展、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终身教育等课题,开发和推广具有品质高、市场大的系列化培训项目,打造上海一流培训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出一批职业资格认证、中高级紧缺人才专业、社会类生活应用技能、学术前卫讲座、中高级开业咨询等培训项目,每年将为1万人次青年提供培训服务。探索开办“中国青年英才”培训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教学课程,为社会培养和举荐一批“青年英才”。
(十三)指导青年成功创业,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依托上海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实现网下网上联动机制,形成为青年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咨询、资金资助、法律指导、创业实训、项目推介以及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等一条龙、全方位的创业服务链,5年内力争为5万人次创业青年提供各类创业服务。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创办“青年创业题材储备银行”,向海内外征集青年创业题材方案,定期向社会公布。加快自行开发和社会合作步伐,每年为创业青年提供2个以上创业示范推广项目。积极扩大“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上海服务站的示范效应,5年内使上海服务站总量达到5个,按“一对一”、“陪伴式”创业指导服务模式,为1000名创业者提供创业导师,实施创业贷款、全程指导等一揽子配套服务。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动员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的成功人士扶助青年创业。
(十四)帮助青年成功择业,推动青年积极就业。巩固和拓展“上海青年人才”专业服务领域,开设人才固定市场、构建猎头顾问服务体系,开辟人才派遣市场,拓展人才中介和人事代理业务,合作开辟“上海青年人才市场”的外地发展空间。探索开发“上海青年人才指数”体系,为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有关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加强“上海青年人才市场”的市场化、专业化服务运营,整合优势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公共服务专业品质。为广大青年的成功择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信息发布、人才测评、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见习指导、定向推荐等“职业导航”系列服务,5年内为5万人次青年提供人才咨询服务。
(十五)拓展青年文化建设,创导青年健康生活。针对上海城市青年文化需求和文化发展新特点,以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引领青年文化建设,以和谐的心态,营造和谐生活,创造和谐的社会。通过社会资源整合,采取社会专业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发相关服务项目。创建“青年压力管理咨询服务中心”,为缓解和消除青年的各种精神压力,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服务;创建“青年交友婚介服务中心”,为青年交友和婚恋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着力打造和推广“青春婚典”。为广大青年提供具有海派特质、阳光活力、时尚创意的婚礼系列服务项目。
(十六)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上海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馆建设和管理的文件精神,积极争取纳入市政府财政预算计划,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在市政府、团市委支持下,进一步发挥资产优势,切实解决活动中心历史遗留问题,确保活动中心日常运转、维护和改造的经费开支。积极争取更多的政府购买服务成果项目,积极争取并落实市教委等有关政府部门对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的相关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并落实活动中心教师职称评聘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十七)推进学习型团队建设,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建设一支敬业、专业、高效的团队。加快职工队伍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和服务的专业人员比例达到80%以上。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培养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营造职工职业成长发展与活动中心事业发展融为一体的氛围,培养和造就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品牌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以专业技能和公共科目为重点的职工培训,着力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以团队精神为重点的部门建设和班组建设,增强信任沟通,团队协作和服务意识。
(十八)注重项目研究开发,增强事业核心竞争力。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公益性服务项目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建立青少年活动题材研发、储备中心,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和平台,打造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具有标志性、示范性、前瞻性的品牌服务项目。建立由青少年教育、活动专家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形成一支专业研发队伍,增强研发实力。及时研发政府关注、青少年需求及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服务项目,起到先发效应和示范效应。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资源优势,嫁接到青少年社会教育和活动中来,走出现有场地,拓展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强与各外省市和本市级青少年社会教育和服务机构合作,打造“长三角青少年活动中心联盟”,增强辐射和联动效应。探索建立项目评估体系,不断规范和改进服务。
(十九)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事业发展活力。坚持创新发展的思路,深化公益性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活动中心的软实力。探索建立“财务运行、行政管理、教育科研和信息管理”等管理中心,建立健全与公益性事业单位相适应的人事、财务、分配、资产及运行管理体系。完善流程改造,进一步推进以项目跟踪、督查督办为重点的执行力管理。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人尽其才的竞争上岗机制。建立科学规范、进退有序、渠道畅通的人员流动机制。健全完善以工作责任、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为重点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职工的激励力度,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十)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建立局域网为抓手,改进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完善财务预决算、综合统计、内部审计、劳动人事、设备资产、业务活动、行政后勤等专项管理,全面推进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视频、网站、报刊等宣传信息系统,深化公益性活动对外宣传,完善形象识别系统(CIS),提升活动中心良好社会形象。
(二十一)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带动单位文化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率先垂范,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投身于新一轮事业发展。以党的建设带动单位文化实践活动,不断锤炼具有活动中心特色的“中心精神”,全面推进单位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创建市级、市级机关文明单位工作为抓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创建学习型团队、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促进职工文明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绩效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职工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军民共建和社会文化建设工作,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十二)健全职工民主管理,逐步改善职工生活。必须强化职工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坚持和完善以职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单位民主建设,支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动员职工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献计献策等主题活动。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让职工分享发展成果,体现公平和效率,探索建立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完善各项职工福利制度。切实关心职工身心健康,重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职工的合理诉求和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二十三)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确保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和理念,以软环境建设为重点,健全服务管理责任体系,积极做好综合配套服务工作,为青少年及其服务机构提供一流、文明、安全的服务环境。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安全,增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完善安全防范应急措施,逐步建立青少年人身安全保险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要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综合管理体系及上海市优秀大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置业服务资质和规模,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十四)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教育须从根本上做起。有一书可做为青少年教育之根本,名为《弟子规》此书可促进家庭美满、人民守礼、社会安定、促进世界和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