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不生虫有什么冷知识吗?

如题所述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豆类、谷类、面粉等时间放长了会有虫子,这种虫子当然是虫子他爹娘生出来的。虫子生儿当然还是虫子。问题是许多人不明白,买来的米和面,里面没有虫子啊,怎么就会凭空生出虫子呢?这就是人们过分的相信自己眼睛了。事实上,我们这个世界眼睛看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看到的样子,眼睛没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不存在。

比如虫子,有很多人眼就看不到。你睡觉的枕头上,你的身上脸上有很多螨虫,你能看到吗?虫子很少的情况下,或者有几个虫卵的情况下你能看到吗?所以,这些米面豆类里面出现的虫子,都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本来就有种子在里面。

这些种子有可能在你买的米面豆类里面蛰伏,有可能藏在你装米面豆类的容器角落,也可能在存放这些谷物豆面的场所角落存在着冬眠的虫子或虫卵,遇到合适温度就繁殖出来。

这里介绍两种最常见的两种米面害虫。一种叫“米象”,还有蛘子、牛子、蛀牛子等许多的别称。这种虫子成虫体长约2.5~3毫米,宽约1~1.5毫米,颜色红褐或沥青色,样子最大特点是口吻较长,有点像象鼻,故称“米象”。大米中的虫子多为这种虫,但这种虫子也会寄生在玉米、小麦、高粱、面粉中,而且会躲在木地板里,因此有木地板的家庭更容易出现。

米象耐寒能力较差,5℃以下经过21天就会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30~33℃,因此南方春夏最容易繁殖。

另一种叫谷盗,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的有650余种。面粉里面常出现的叫拟谷盗,比米虫要大一点,有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两种,会混生,杂拟谷盗更大些,体长长约2.6~5.6毫米,身体红褐色,背部呈方形。拟谷盗躲在阴暗角落,与米虫一样,当气温升到30℃左右时,就大量繁殖,一只雌虫可产卵1000粒。

这种虫子还会嗜咬人参等中药材、大米、玉米、酒曲、食用菌等,危害很大。

当然还有一些危害粮食的害虫,比如麦蛾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些粮食作物在地里生长时、加工储存时、售卖运输时,这些害虫或者虫卵就混杂在其中,又由于储存方式不当、时间长久、温度适宜而繁殖发展起来,令人十分不爽。尤其在国家或企业一些大的储存库,出现这种虫害,损失惨重。

因此,对于类虫害要注重预防为主,作为国家和企业,就要把住收购、仓储消杀、通风降温、密封防虫等方式,防治虫害的发生。当然粮食不要储存过久,随时更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储存时间过久,就要有一整台的防虫措施跟上,如熏蒸消杀、定期翻晒等。网上有许多网友介绍的一些粮食防虫办法,什么花椒、米酒、大蒜、矿泉水瓶装等,我觉得都没多大作用。

比如用吃完的油瓶、矿泉水瓶装,密封起来,当然好一些。但我们为什么买米面一定储藏很久呢?如果只是几小瓶有必要那么麻烦去装吗?

所以作为家庭我的建议是,最主要就是把好买、储、量时三关,即买新鲜,查看没有虫害霉变的;储存在卫生干净容器,存放地方要阴凉干燥;米面不要买过多,最多买半个月个把月吃的就行了,这样储存时间就不会很长。

对于已经长了虫子的米面怎么办呢?

我的意见是,不同的情况可以针对性的不同方法处理。米虫,也就是米象,一般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如果虫子很少,米面又没有霉变,而且米面存量还很多,舍不得丢掉也可以吃。但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处理:一是暴晒。在太阳暴晒下,这些虫子会爬走,也可在太阳底下把它们挑出来。不过这样的米吃起来味道可能会差点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放在冰箱里冰冻,动24小时虫子就会死掉,然后把它们挑出来,继续食用,大米可以保持原来的风味。不过不管怎样挑,总还会有一些虫子挑不干净,而且虫卵在米面里也无法弄出,因此如果长了虫子,米面并不多,还是不吃丢掉为好。如果生的虫子太多,米有霉变就更不要食用了。豆子生了虫子,有很多会钻到豆子里,很难出来,我认为也还是不要食用为好。

面粉生的虫子是拟谷盗,赤拟谷盗聚集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分泌物,对人体有害,而且会导致面粉结块霉变,这样的面粉最好就不要食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把生石灰预防,放在装米面的容器底部,或者在米面中放入几瓣大蒜,或者将米面瓶装,这样吸水,使他们干燥,不生虫。
第2个回答  2020-10-14
大致意思就是在米、面里面放入一些能够驱虫且对人体无害的物品,比如生姜啥的,既能保证米面不受虫害,又不至于让米面变味无法食用。
第3个回答  2020-10-13
想要米面不生虫,我们就要从买、存、量三方面保证。买的时候要挑好的米和面,贮存的时候可以用没用的塑料罐里面放,量的话,建议一次性不要买太多,买太多吃不了会导致存放的时间长,这样也是容易使米面生虫的。
第4个回答  2020-10-13
防止米面不生虫,可以在米面里用布包裹一些气味比较重的食物,像花椒等,还可以在里面里放一些海带,每隔一星期再把海带拿出来晒晒,再放进去。这些都是可以防止米面里面长虫的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