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包扎的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动和松紧适度,并尽量注意无菌操作。

用绷带如何对伤口进行包扎

一、环形包扎法

绷带卷放在需要包扎位置稍上方,第一圈作稍斜缠绕,第二、三圈做环行缠绕,并将第一圈斜出的绷带角压于环行圈内,然后重复缠绕,最后在绷带尾端撕开打结固定或用别针、胶布将尾部固定。

二、螺旋形包扎法

先环行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渐渐地斜旋上升缠绕,每圈盖过前圈的1/3~2/3成螺旋状。

三、螺旋反折包扎法

先做两圈环行固定,再做螺旋形包扎,待到渐粗处,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此点反折向下,此时绷带上缘变成下缘,后圈覆盖前圈1/3~2/3。此法主要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如前臂、小腿或大腿等)受伤包扎。

四、头顶双绷带包扎法

将两条绷带连在一起,打结处包在头后部,分别经耳上向前于额部中央交叉。然后,第一条绷带经头顶到杭部,第二条绷带反折绕回到枕部,并压住第一条绷带。第一条绷带再从杭部经头顶到额部,第二条则从杭部绕到额部,又将第一条压住。如此来回缠绕,形成帽状。

五、8字形包扎法

适用于四肢各关节处的包扎。于关节上下将绷带一圈向上、一向下作8字形来回缠绕,例如锁骨骨折的包扎。另外,目前已经有门的锁骨固定带,可直接应用。包扎前,首先做简单清创,并覆盖无菌纱布,然后再用绷带包扎。

六、用三角巾如何对伤口进行包扎

三角巾制作简单。方便,分为普通三角巾和带式。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时操作简捷,且几乎能

适应全身各个部位。目前军用的急救包,体积小(仅一块普通肥皂大小),能防水。

(1)三角巾的头面部包扎法

①三角巾风帽式包扎法。适用于包扎头顶部和两侧面、枕部的外伤。先将消毒纱布覆盖在伤口上,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前额正中,在底边的中点打结放在枕部,然后两手拉住两底角向下颌包住并交叉,再绕到颈后的枕部打结。

②三角巾帽式包扎法。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然后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点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脑后枕部,再将两底角在枕部交叉返回到额部中央打结,最后拉紧顶角并反折塞在枕部交叉处。

③三角巾面具式包扎法。适用于面部较大范围的伤口,如面部烧伤或较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方法是把三角中一折为二,顶角打结放在头顶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后两底角拉向枕部交叉,最后在前颌部打结。在眼、鼻和口处提起三角巾剪成小孔。

④单眼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带状,其下1/3处盖住伤眼,下2/3从耳下端绕经枕部向健侧耳上额部并压上上端带巾,再绕经伤侧耳上,枕部至健侧耳上与带巾另一端在健耳上打结固定。

⑤双眼三角中包扎法。将无菌纱布覆盖在伤口上,用带形三角巾从头后部拉向前从眼部交叉,再绕向枕下部打结固定。

⑥下颌、耳部、前额或颈部小范围伤口三角巾包扎法。先将无菌纱布覆盖在伤部。将带形三角巾放在下颌处,两手持带巾两底角经双耳分别向上提,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额部交叉,然后将短端经枕部、对侧耳上至领侧与长端打结局申。

(2)上肢三角巾包扎法

先将三角巾平铺于伤员胸前,顶角对着肘关节稍外侧,与肘部平行,屈曲伤肢,并压住三角巾,然后将三角巾下端提起,两端绕到颈后打结。顶角反折用别针扣住。

肩部三角巾包扎法。先将三角巾放在伤侧肩上,顶角朝下,两底角拉至对侧腋下打结,然后急救者一手持三角巾底边中点,另一手持顶角,将三角巾提起拉紧,再将三角巾底边中点由前向下、向肩后包绕,最后顶角与三角巾底边中点于腋窝处打结固定。

腋窝三角巾包扎法,先在伤侧腋窝下垫上消毒纱布,带巾中间压住敷料,并将带巾两端向上提,于肩部交叉,并经胸背部斜向对侧腋下打结。

①下腹及会阴部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包绕腰部打结,顶角兜住会阴部在臀部打结固定。或将两条三角巾顶角打结,连接结放在病人腰部正中,上面两端围腰打结,下面两端分别缠绕两大腿根部并与相对底边打结。

②残肢三角巾包扎法。残肢先用无菌纱布包裹,将三角巾铺平,残肢放在三角巾上,使其对着顶角,并将顶角反折覆盖残肢,再将三角巾底角交叉,绕肢打结。

不要马虎包扎小而深的伤口,否则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到医院注射防感染药品。

张宇是一个登山爱好者,但在一次户外探险中发生意外,差点丧命。当时,他在爬山时不慎踩到一块松动的石头,滚到了半山腰,左手臂动弹不得,他心想:“坏了,可能是骨折了。”于是急忙用手机报警。在救援人员没有到来之前,为了减轻疼痛,张宇用毛巾将受伤的手臂包扎起来。半个多小时后,救援人员赶来将其送往医院。由于包扎及时,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伤员的搬运

搬运伤(病)员的方法是院外急救的重要技术之一。搬动的目的是使伤(病)员迅速脱离危险地带,纠正当时影响伤(病)员的病态体位,减少痛苦,减少再受伤害,安全迅速地送往理想的医院治疗,以免造成伤员残废。搬运伤(病)员的方法,应根据当地、当时的器材和人力而选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