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离职员工疯狂吐槽老东家?

如题所述

离职人员疯狂吐槽老东家这个现象的确有,而且我们公司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疯狂吐槽,很多时候是情绪层面的问题,因为内心积压太多不满,说出来,发泄一下就会好很多。

这样的现象有以下3个原因:

1、能心平气和离职的员工很少,离职见人品,能做到心平气和离职的员工人品也不会太差

离职并不是坏事,有可能你从一个公司离职了,进入下一个公司从此人生会有所不同呢。

与其苦大仇深的离职,不如开开心心的离职。其实稍微吐槽一下老东家没什么大不了,在职员工也会吐槽公司各项非人性化的制度,适度就好,不要影响自己的心情。

2、老东家的确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离职肯定是有原因的,老东家的确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不然离职员工怎么有东西可吐槽呢。

所以,任何一个公司,在员工离职之后,也要做好自己的反省工作,为什么不能留住人?

3、离职员工不能客观看待问题

疯狂吐槽的模式是比较夸张,作为离职员工要客观分析问题,不能遇到事情,全部都归结于外界,不从自身寻求原因,这样不会得到快速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8

领英HR精英汇为您提供最具知识性的HR资讯

如今,“社交+”称为人力资源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社交+招聘/培训/雇主品牌??不得不承认,社交平台让企业更好地发现、连接、吸引人才;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社交平台也会给企业带来“大麻烦”――比如,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吐槽老东家,这个问题让HR头疼不已,对PR来说更是大灾难。

之前就有某IT行业知名人士离职后在朋友圈里发文吐槽老东家克扣员工、没有商业道德;还有员工离职后在公司的官方微博向老板投诉,自己的直接领导管理霸蛮,站队排外??

无论是真的心有不平,还是恶意抹黑,员工离职不能“分手快乐”,把曾经的“家丑”在社交平台这种高度公开、高速传播的地方外扬,对雇主品牌都是极大的破坏。一旦出现这种问题,HR下一步再想招人,可以说难上加难!

更糟糕的是,员工吐槽、离职相杀这种现象,有越来越普遍的趋势!

本文作者J.T. O'Donnell

这是为什么呢?

01

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和贫富差距的巨大鸿沟,让很多人有了潜在的“仇视”心理。这种心理会让人们对占据资源优势的群体更加刻薄,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

例如,如果一个985高校毕业的职场新人在工作中犯了错误,或许都会被人发酵成整个学校的无能,整个国家教育的失败,一副大清要亡的架势;如果一家500强企业被曝出了丑闻,在事实的真相没有大白之前,人们也更愿意无条件选择相信――先站在正义的高地指责一番再说!

这固然让人无奈,可是很多盲目的群情鼎沸,都来源于此。

02

由共享经济所带动的互相评价的机制,也延伸到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中。

在使用打车软件的时候,大家一定深有体会,你要给司机的服务评分,平台也要给你做信用评价,在这种双方互评的机制下,对彼此形成监督和促进;雇主和雇员也是一样。

如今大家越来越追求言论的自由和开放,心里有什么想法,就一定要表达出来,想想自己在社交网络的吐槽一呼百应,点赞爆棚,会不会有些暗爽呢?公司有做的不当之处,员工离职也难免有怨气,如今有平台,有理由,有胆量理直气壮地怼回去了,干嘛要压抑自己呢?

HR该如何应对?

说到这,HR就要关心了:身正不怕影子斜,管理好员工关系,和员工好聚好散是根本,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人无完人,防不胜防,遇到离职员工回踩,应该怎么处理呢?

功夫在平时

如果公司平时对待员工严苛,只在人家离职的时候好言相劝,想必也不回给员工留下好印象。

最好的做法就是平日里落实有人情味的人事政策,而且,还要鼓励员工在社交平台分享工作的点滴。如果公司为员工营造了平等、积极的工作氛围,那么大家传递出的信息,就一定会是正面的公司形象。

要知道,一个再牛的PR写再漂亮的文案,也比不过员工们的真情流露。这样,不仅会把员工回踩的概率降到最低,即使出现了个别问题,已经塑造起的雇主品牌也不会被轻易破坏。

重视福利待遇

很多HR把精力都放在了招人上面,孰不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人招齐了就皆大欢喜,却忽略了对员工的福利和关怀,难怪有人离职时心寒。

福利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物质的层面少不了,精神上的关怀也不能缺。如果有条件,最好为员工安排定期的心理疏导,给员工一个表达的机会,这也是一种收集反馈、改进工作的好方式。让员工把公司作为宣泄的出口,有什么问题共同协商、内部解决,既无损双方形象,还解决了误会和矛盾,总好过在社交平台上闹得两败俱伤。

那么公司能不能获取员工足够的信任,让他们在内部说出真实的想法呢?这又回到了第一个关键――功夫在平时,严而不苛、自由而不懒散、包容而不纵容的制度和文化是根本。

总结来说就是这么个道理:防守是最好的进攻。

雇主品牌其实很脆弱,哪怕一个黑点或许都会颠覆公司的形象。等到事情发生,再去拼命公关,拼命挽回,都是亡羊补牢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员工关系,最大限度避免这类事件发生。

离职像分手,既然曾相爱,何必再相杀?想“分手快乐”,就做个有心的雇主,做个感恩的员工,彼此成全吧!

THE END

领英发布最新《2017中国人才趋势报告》,探求中国职场人的求职方法、跳槽主因,以及求职各阶段的需求,全面洞察了现今中国人才的就业观,助您人才策略更上层楼!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刻免费获取完整报告

本文由领英原创翻译,原作者J.T. O'Donnell,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LinkedIn领英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联系邮箱

2017领英保留所有权利

第2个回答  2020-09-19

这个是问题是很容易想明白的,因为每个员工离职都是有原因,虽然背后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本质的问题就是这个原因是员工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才会选择离职,基于这样的原因,离职员工吐槽老东家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以表妹为例,她现在都对她自己的每次的离职印象深刻,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第一次离职。她任职的第一家公司是一个上千人的大公司,公司每年都会从各高等院校招聘相应的毕业生。带着很激动的心情,她和一群毕业生们一起入职了这家公司,公司在对她们这些毕业生简短的培训之后,就将她们安排到项目中工作。

因为她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外包的公司,到项目中工作还需要面试,并且项目的甲方都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她们这群都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她们就迟迟没有进入到项目中。在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后,部门经理无奈的找她们谈话,劝说她们主动离职,不过还好的是,经理当时还是给她们留了一点重新找工作的时间。当然,很幸运的是她后面又找到了新的公司,并且工作的也还挺顺利。

但是这第一次的离职一直于她来说印象深刻。那时候,她们这群被辞退的员工也都会互相的倾诉,但是更多的就是吐槽公司的做法,没有一丝的照顾到她们毕业生,说实话,当时没少吐槽公司。

所以离职的员工吐槽老东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是什么原因离职的,背后总是有不能接受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也正是我们吐槽的关键。 

第3个回答  2020-09-19

每个人离职,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对前公司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继续同行的勇气,特别是那些在公司里受到委屈待遇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马云说过离职无非就是两种原因,钱给的不到位,心受委屈了,深以为然。

钱给的不到位,也算是委屈的一种,既然钱不到位,那肯定涉及到公平性,涉及到投入产出比不对应,所以一个员工离开,不管是钱给的不到位,还是心受了委屈,最终多多少少是带着对老东家的怨恨走的,要不然谁不想一份工作做到退休呢。

因此,当越来越多的人带着怨恨离开公司,就会有很多抱怨和不满情绪,这样的情绪一旦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和同类,就会更加的放大。

以前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大家也就只是私下里互相吐槽吐槽,而现在随着自媒体和社群的发展,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同类圈子,当一个公司的众多员工在一个社群里相遇,彼此再组建一个某某公司离职员工俱乐部的社区时,那么疯狂的吐槽模式必定就开始了。

物以类聚,每个人都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当有一个人开始在社群或者网络上吐槽之后,紧接着带动其他人,最后连那些不想吐槽的人也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进而发酵成一个群体性的事件。

所以,不是现在吐槽老东家的人多了,而是现在吐槽的载体变方便了,吐槽的成本也变低了,毕竟就只是吐个槽,一个手机可以完成所有事。

第4个回答  2018-11-30
坦率地上说,大多数企业 都有做得不如意的地方,就拿最基本的社保来说,有几家企业按正规的基数来缴纳?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谈什么别人吐槽?
即便是大公司,同样也是人组成的社会,各种猫腻层不出穷,同样也有可以吐槽的地方。
很多人求职,先去网上查找该公司的信息,如果负面信息很多,估计有人连面试都不会去。姑且不谈吐槽人说的真假,但吐槽的人很多,这家企业大概率来说,是很有问题的。企业还是要反思一下吧。
当然有些企业一幅老子是爷,你爱来不来,可以,但是相信这种企业会逐渐在市场上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