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职业发展包括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1. 职业发展的方向:
- 纵向发展:员工职位等级由低级到高级的晋升,如由经理职位晋升到副总经理的职位,由助理工程师晋升到工程师的职位。纵向的职业发展主要强调的是员工职位承担责任由小到大,员工职位承担内容的挑战性由小到大,员工所掌握的技能或能力由低到高。
- 横向发展:指在同一层次不同职位之间的调动,如部门经理调到办公室主任,从事技术工作的研发工程师轮调到生产管理工程师岗位。这种横向发展可以发现员工的最佳发挥点,同时又可以使员工积累各个方面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 核心方向发展:虽然职位没有晋升,但是承担了更多的职责,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单位各种决策活动。如组织内的人事经理通常只是负责公司的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果当领导将行政、总务等工作也都让人事经理来管理,那么人事经管辖的范围就更宽了。这样对人事经理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都知道管理10名员工跟管理100名员工是不一样的!核心方向的职业发展强调的是职位不变,但是管理的范围更宽、管理的幅度更大,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任职者的综合能力。
2. 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 性格:选择职业时,之所以要考虑性格的因素,是因为不同的职业与从业者的性格之间有某种联系。脾气急躁、不受一点委屈的人,肯定做不了服务类的职业;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人,肯定也做不好销售类的工作。所以,做职业生涯规划一般都要进行职业性向测镇笑裂试,如霍兰德的六维度职业性向测试,就是主要以性格和职业的匹配为主要基本假设的。
- 兴趣:它对职业的选择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它对一个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指向性。如果对某个事情特别感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它上面,而注意力的集中,自然会导致了解的深入,长期的深入了解,自然就会逐渐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其次,是投入程度。如果我们对一个事情感兴趣,就会在上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知辛苦。对于有兴趣的人来讲,做这件事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赚钱,而是在享受乐趣。
3. 职业规划包括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发展通路计划,明确需要进行的培训和准备。
4.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具备以下特性:
- 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幻想或不着边的梦想,否则将会延误生涯发展机遇。
- 适时性: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详细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
- 适应性: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牵涉到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应留有余地,以增加其适应性。
- 持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应能持续连贯衔接。
5. 什么是职业发展能力:
- 职业发展能力是指建立在职业素质基础上,能适应经济和职业发展要求而不断获得增强和发展的职业能力。具体地表现为不断获取新知识、更新专业理论、及时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适应岗位变迁的操作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不同岗位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随和能力;良好的做人道德、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操、积极乐观的价值取向等。
6. 职业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
- 诚信品质:具体来说,就是员工所做的事情要符合企业的利益(以符合社会利益为前提),而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等。
- 敬业精神:员工必须对工作负责,要切实、按质按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否做出恰当的行为。
- 沟通协作意识: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的,每位员工应合理的自我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给予他人支持;当发生问题或矛盾时,应尊重他人,坦诚沟通,接纳不同的观点,并妥善处理冲突,促进工作目标的完成。
- 客户导向意识:企业内的任何员工都应保持客户导向、关注外部,对职能部门来说,业务部门与内部员工就是客户;对业务部门来说,消费者与供应商就是客户。
- 适应环境与持续增值的意识:作为一名员工,不能要求企业来适应个人,而应该是主动去适应环境;同时,敢于承认自身不足,不断超越与刷新自我,提升岗位胜任能力,通过创造性工作给企业提供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