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成为中国最有骨气的朝代,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如题所述

明朝真的有骨气么?山海关破,曾经反对崇祯帝南迁的大量明朝文官为何立刻投降了满清?关宁铁骑与绿营也甘心做了满清的马前卒,助纣为虐屠戮汉人百姓,甚至为满清镇压三藩之乱不遗余力?

明朝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很多人用来吹捧明朝说的最多的话,听得耳朵都要起老茧,然后呢?

很多人认为像清朝那样签订不平等条约才是割地,像明朝那样主动放弃领土与被别人掠夺去的不算,呵呵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永乐时代鼎盛的明朝江山高达1100万,而崇祯年间竟然只剩不到400万平方公里,何解?

天子守国门?守护自己的江山本来就是君主的职责,更何况,明朝君王守国门是为何?当初的北京可不是国门,国门之外依旧是大片明朝疆土,只不过后来国界线不断后退,让北京变成了国门。。。

“君王死社稷”,要弄清楚,崇祯帝之所以被迫自尽并非他不愿意逃跑,而且他在主张南迁与主张抵抗的大臣中摇摆不定,最终错过了机会,想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最后被迫自尽殉国。

通过翻阅史料,查看记载,对明朝虽有些粗浅但明确的印象,浮现在笔者眼前,那就是明朝无疑是属于中国历史上较为有骨气的朝代。

其一,明朝面对危机不屈不挠。

我们先看看明朝与汉朝的对比。长期以来,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明英宗确实有过在土木堡被俘的经历,但汉高祖当年同样也曾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不同的是二者的处理态度: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虽“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口号很响亮,但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再分析明朝与唐朝的5不同。我们承认,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发生的安禄山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却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一旦受到入侵,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迁都他不肯,有人劝他逃到南京他不逃,最终登上了煤山自缢殉国而死,忠于江山社稷。尽管这种做法并不为人称道,却也显示了皇帝宁死不屈的一种态度。

还有一点,汉朝、唐朝,包括后来的清廷长期实行“和亲政策”,而明朝则从没有拿宗室女子送于蒙古、满洲去“换”和平,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大不同”的骨气体现。

其二,明朝面对强敌从不妥协。

本文开头认为明朝没有骨气的“给蒙古送地说”、“越南升藩说”、“增加岁币说”等,我私以为并不是大不了的问题,只是统治者管理方法不同罢了。试想,历朝历代哪个没有分封建藩举措?相比起来,反倒是明朝做得更有分寸些。

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起义军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更是坚定,兵临城下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与清廷的咸丰皇帝致京城百姓于不顾两度仓狂逃离北京,以及清廷末帝溥仪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认贼作父更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来对比一下当年明朝崇祯帝的“遗言”和清廷宣统帝的“豪言”,就可见两个皇帝对国计民生的截然不同态度:

崇祯皇帝殉国前怕李自成伤害无辜百姓,就写了一首绝命诗给他:“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而宣统帝溥仪的豪言:“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当时的明朝对于外来入侵的态度强硬,不轻易接受不平等的条件,不采取和亲方式牺牲女权行为获得安定和平的做法是其他朝代做不到的。
第2个回答  2021-01-24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之所以是古代中国最有骨气的朝代,就是对这句话的总结。纵观明朝近三百年,似乎的确做到了这句话。这段话,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明朝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第3个回答  2021-01-24
一是明初对北方蒙古人进行了最沉重的打击。二是明朝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三是作为中原国家的明朝把都城建立在边关的北京(燕京)。
第4个回答  2021-01-24
用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形容明朝最合适不过,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