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里是不是有个理论叫四个优势啊?急需知道答案!

如题所述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和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后发优势理论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处于经济绝对劣势地位的同时,又会获得一种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完全由于其落后的经济地位产生,它主要来源于后发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制度和结构的低成本移植和模仿。同时,后发优势理论还指出,只要后发国家能够有效地运用这种后发优势,它就能够成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赶超。 在过去的这段时期里,后发优势理论一直是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进行经济赶超的理论依据,该理论的正确性早已被一个个后发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明。虽然后发优势理论形式上是一个基于国家层次的宏观理论,但是其内容作为一项基本原理,对后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

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

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相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1.前提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理论前提,竞争优势理论则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理论前提。后者比前者更符合当前的现实。

2.角度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从全球角度考虑,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原则分工,就会增加自身的福利,并提高世界范围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水平。竞争优势理论从国家角度出发,考虑怎样才能使一国在贸易活动中得到的福利更多一些,生产效率提高得更快一些,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3.范围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只考虑某些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主要是对其成本即价格的竞争能力进行比较。竞争优势理论则是将一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即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它国进行比较。此外,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只讨论现实存在的利益对比。竞争优势理论除了考虑现实情况之外,还要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考虑怎样才能使一国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以便从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4.性质不同

比较优势是相对性的概念,一国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另一些方面必具比较劣势。这种理论的逻辑结果是,任何国家都应安于现状、保持现状。因为这样可以在付出最小代价的情况下使本国获利。竞争优势是绝对性的概念,一个国家或者处于竞争优势,或者处于竞争劣势,界限相当清楚,没有半点含糊。任何国家都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

5.原因不同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初始条件。这些初始条件或来自自然原因,或来自历史原因。假如一个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而经济落后、开发不足、技术低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分工,只能生产和出口矿产品、农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层次。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如此看来,只要企业敢于创新,积极竞争,一个后进的国家也有可能成为有着竞争优势的国家。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失去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个国家的市场失去了竞争刺激。那么,先进国家也有可能失去竞争优势。

6.关系密切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虽然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但同时它们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国是否有竞争优势,可以由它拥有的比较优势的特点表现出来。如果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处于同一技术层次,那么,两国具有相同的竞争力水平。如果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处于不同技术层次,居较高层次的国家具有竞争优势。例如,发达国家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有比较优势,所以具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在较低技术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比较优势,所以具有竞争劣势。因此,当亚洲“四小龙”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时,就使自己从竞争劣势地位转变到竞争优势地位。近几年公布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报告表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上升很快。新加坡和香港已居国际竞争力排行榜的第1位和第2位,把所有发达工业国抛在了后面。

三、竞争优势理论的局限

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对于解释二战以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新现象,确实具有相当大的说服力。他的关于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观点,关于竞争优势取得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的观点,关于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的观点,关于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个阶段的观点,对于一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是有着重大借鉴作用的。

但是,波特的理论也有若干不太符合现实的地方。波特理论的主要局限在于过度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而低估了政府的作用。在波特看来,一个国家要具备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企业或产业的自强不息和创新机制。政府的作用是纠正市场扭曲,恢复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实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促进贸易伙伴之间相互开放市场,而不是相互进行贸易保护。而且,政府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性因素。下面,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1.关于四个基本因素

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但是,如果政府不加干预,这四个因素可能要经历很长时期才能蕴育成熟。

例如,生产要素中的高级要素如何培育?高科技和熟练劳动力从何而来?如果依靠企业发奋和市场竞争,原来处于劣势的国家将永远处于劣势,原来处于优势的国家将永远处于优势。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对教育和技术引进的重视,源于政府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支持,源于政府对一些暂时处于劣势的主导产业的保护。

再如,就国内需求而言,在强大的外国商品攻势下,如果一国的国内市场得不到适当保护,需求再旺盛于国内企业又有何益?尤其是在不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下,没有政府的干预而能使企业增强竞争力,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又如,就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而言,若期待着市场经济的推动和自然生成,将要经历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政府制定产业政策,通过种种措施,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的迅速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主导产业的崛起。

还有,就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而言,一个宽松的、公平的竞争环境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行为。

2.关于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波特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素推动阶段,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拥有的优势,即是否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这种表述,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表述是一致的,表明比较优势蕴含于竞争优势之中。第二个阶段是投资推动阶段,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大量投资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第三个阶段是创新推动阶段,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研究与开发。第四个阶段是财富推动阶段,创新、竞争意识明显下降,经济发展缺少强有力的推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30
阿,有吗,是不是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竞争优势,还有垄断优势啊,这是四个优势理论,不知道你问得是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