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上印有五种民族文字,分别说一说是哪种五种?

如题所述

人民币上的五种文字,分别是汉字、蒙文、藏文、维文和壮文。

1、汉字

汉字数字有大写和小写两套,小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大写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

大写数字里的“贰陆”是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是“贰陆”。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里的“国”和“银”是简化字,和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是“国”和“银”。

人民币上还有辅助汉字的汉语拼音,用在背面两个地方,“中国人民银行100”写作“ZHONGGUORENMINYINHANG100”,另一个地方是“圆”写作YUAN。

2、蒙文

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和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文。现行蒙文有29个字母,其中5个是元音,24个是辅音。蒙文字母的写法在词首、词中、词末各有一定的变化,更便于连写。蒙文基本上是按词为单位拼写。

3、藏文

藏文是表音文字,有34个字母,其中有4个元音和30个辅音。藏文自左向右横排。词不分写,音节后加点表示音节界限。

4、维文

维吾尔文,自右向左横写。现行的维文有32个字母,其中有8个元音,24个辅音。为了便于连写,字母在独用或出现在字首、字中、字末时有不同的写法。

5、壮文

壮族原有一种方块壮字,是借用汉字或者仿照汉字自造的汉字类型的字,有很多异体字,各地写法不统一,掌握的人数很有限,没有成为正式通行的文字。

扩展资料

第五套人民币背面图案

一、1元背面:三潭印月

1元人民币上的图案并非完全写实,摄影师所在角度只能拍到两座石塔。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

二、5元背面:泰山

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

三、10元背面:夔门

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从白帝城向东,便进入长江三峡中最西面的瞿塘峡,全长约8公里,在三峡中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

四、20元背面:桂林山水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漓江水清澈秀丽,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四绝”。

五、50元背面: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

六、100元背面: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也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它由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9

正面:汉字、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盲文。

背面右上方:汉语拼音、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壮族语。

第2个回答  2019-12-19
在人民币上分别认着五种文字,第一个是,汉字盲文。还有藏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