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赞同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逻辑课?

如题所述

最近一直流传十二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已回应表示,现阶段不可能将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呢,是国家没有足够的经费吗?这不仅仅与钱有关系,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是不可能实现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免费,普及,义务教育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但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或者实施免费教育。

其次,如果高中实施义务教育,师资如何分配?以前高中是看中考成绩择优录取的,如果义务教育,学生如何分配?按街道分吗?那可能又把房地产拯救了。以哈尔滨为例,我们都知道哈尔滨好点的高中是一三六九师大附中,其中哈三中和师大附中更为突出,当然哈尔滨还有几十所普通高中,不择优的话,谁去哈三中?谁去普通高中?当然有人会说,把老师也平行分配。可是大家考虑过没有老师有没有选择权?我已经在这学校附近安家了,你给我调到几十公里外的学校,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老师也是人,总不能凭大家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吧。

第三,教育资源,软硬件如何分配?有些重点高中可能一块希沃黑板就6万多,还有更贵的呢,可能有些普通高中班级还用大背头电视呢。有些学校藏书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册,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藏书,有些学校计算机还是XP系统呢,我都想说486,586了,有些学校都已经更新到WIN7,WIN10了。我们的孩子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即使老师水平相当,但是收获的绝对不一样。

这仅仅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细化的问题和实施之后面临的突发问题需要我们考虑到的问题没有得以解决。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岂能一朝一夕?你支持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近日,武汉一名眼科美女教授挺身而出,在飞机上抢救了一名“突发心脏病”的乘客,并建议飞机返航的事,在自媒体炸开了锅。但其后,急诊医生、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急诊夜鹰”发微博称,美女教授判断病情错误,患者不过是癔症而已,飞机根本不需要返航。记者从无锡市急救中心了解到,在锡城,一些好心市民遇到有人突发疾病时,常有挺身而出帮助他人的义举。然而,无锡市急救中心科教培训科科长赵国治介绍,至少有半数以上的人由于缺乏正确的知识和急救技能,不一定帮对甚至是帮倒忙。他呼吁,如果将急救知识和技能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使人人在碰到紧急情况时都能正确施救,将大大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笑笑图

对事不对人——癔症当成心脏病,飞机返航或没必要

据悉,这名在8000米高空突发“心脏病”的30岁男子否认有心脏病史,但有恐高症,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有烦躁心理。而热心的美女教授以为患者是突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发生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经过镇静、吸氧、拍胸等急救处理后,患者有所好转。因为飞机上没有对症药物,美女教授遂建议飞机返航。而随后,“急诊夜鹰”在微博上说,这名发病的小伙子其实得的是癔症,并非心脏病,只需要适当安慰就行了,没必要让飞机返航。

赵国治告诉记者,从媒体仅有的一点描述看,这名患者很可能是急性焦虑引起的癔症。癔症又称歇死底里症,发病后张嘴呼吸,时间长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不能平衡交换,二氧化碳在体内潴留,进气多,出气少,有呼吸急促、大口喘气的症状,这和心脏病发作症状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生,有可能会误认为是心脏病。他教给市民一个简单的判断,癔症可能会出现脸色潮红,不会像心脏病那样脸色苍白或嘴唇发紫。赵国治也表示,遇到癔症患者,首先要让其冷静并进行安慰,也可以在其口鼻套一个纸袋,增加吸入二氧化碳的浓度。当然,飞机返航或不必,但美女教授对患者的暖心干预还是有用的,因为癔症患者如果任其发展,也有可能由于过度紧张而摔倒诱发其他疾病或出现呕吐,甚至可能造成窒息。

好心可能帮倒忙——急救人员细数不正确急救之种种

记者了解到,院前急救是大力提倡的,但是,如果一些好心人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就去帮助别人,很可能没帮对甚至帮倒忙。赵国治介绍,有些市民仅仅学习了一点皮毛,有的甚至是非专业人士传播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新媒体的普及,还有些即便是医生转发的朋友圈,也有可能是非专业医生,其传播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不靠谱。

赵国治举例,心肺复苏是时下市民学习最多的急救技能,这是一种应用于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急救技术,不过胸外按压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患者肋骨骨折等并发症,不到万不得已不使用。而现在一些好心人,动辄就给患者心肺复苏,患者还喘着气,把患者按压得哇哇叫,有的甚至断了肋骨。还有些需要做心肺复苏的患者反而没做。如去年有一例突发心脏病患者,好心人又是掐人中,又是按足底,唯独没有做心肺复苏。这类患者一般需要开放气道畅通其呼吸,而掐人中,很可能使其嘴巴闭得更紧。赵国治指出,一般要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即看胸腹部有无起伏,听鼻子里有无声音,感觉鼻孔里有无热气,如果都有,就不需要心肺复苏,如果没有,就需要心肺复苏。赵国治还表示,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里还热传一个心梗患者急救方法,让其用力咳嗽,还要做一系列动作,这也是不妥的。这种患者本来心脏血液供应就弱,正确的方法是保持安静,原地待援,而不是让其消耗更多心肌。还有的患者家属也知道“时间就是心肌”,想尽快送患者就医,在拨打“120”时,患者还只是胸痛发作,到急救车到达时,家属已自行将患者从楼上扶下来,这也是错误的处置方法,因为这类患者即使挪几步,也可能从心绞痛进展为心跳骤停。还有的心梗患者,随身带有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药,一些好心人一见患者喊不应,就将药全部塞入患者口中。等到“120”急救车来了,还很有成就感地告诉急救人员,已经进行了初步急救。但当急救医生打开患者嘴巴,发现全是五颜六色的药片,其实这样很危险,这样的患者已不会吞咽药片,盲目把药片塞入其嘴里,反而会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药片堵塞气道。

再如癫痫的急救,微信里有很多提醒,最多的是保护患者的牙齿和舌头。赵国治表示,如果是在患者尖叫、眼睛往上翻等抽搐动作前就保护,还算得当。如果抽搐已经发作,路人再用力撬开患者的牙齿,那样反而不好。有的好心人折腾了半天还是没将保护物塞进患者口中,反而将患者的牙齿撬坏;有的好心人来不及找保护物,甚至直接用自己的手指或手掌放入患者口中,导致自己受伤。从无锡市急救中心多年来的急救经历看,癫痫发作很少有患者咬到舌头,因此,路人不必硬往癫痫患者口中塞东西。还有些骨折患者,一些好心人还盲目将其搬运到安全地带,这样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其骨折程度。

告别“三脚猫”急救——急救课纳入义务教育很有必要

“这些人的精神可嘉,传播的是社会的正能量,值得大家学习!”但是,赵国治表示,由于目前很多好心人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全面,有的仅是粗浅地学了一点皮毛,因此,他们在参与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出现种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专业人士表示,遇到突发情况,好心人可以拨打“120”,如果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比较全面,可以积极予以院前急救,如果力不从心,可以守护现场,对患者也是一种保护。此外,如果路人是“三脚猫”也没关系,如今无锡急救中心有个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路人拨打“120”后,接线员对一些重危患者,不光记录患者电话、地址,还能在电话中与路人交流,一步步指导实施院前急救,目前已有多例成功施救的案例,最辛苦的一个接线员在电话里指导了路人20多分钟,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赵国治表示,虽然多年来,无锡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和一些社会公益组织都会开展相关的急救培训,但是这种培训对全社会庞大的人群是远远不够的。他说:“一年也就覆盖七八千人,这些人还只是参加培训的,其中真正能掌握急救技能,会正确施救的,恐怕只有10%左右。”他拿出一快刚刚捧回的“行知大学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子向记者呼吁,其实真正要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还要靠学校,目前这种进校园还是蜻蜓点水式的,如果能将急救课纳入义务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这样,到紧急时刻才能人人都会正确施救。(卫文)

第2个回答  2017-12-26

北京市教委2017年4月16日发布《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将加强对学生实际居住情况的审核。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不符合居住条件的情况,不作为入学资格条件。费劲心机买到手的学区房入校资格该怎么办?学区房价格是否因此会受到影响?

教育决定孩子未来一生的命运,很多家长都在孩子教育上不惜重金,幼儿园有各种艺术培训课程,小学有各种的课外辅导班,到了高中又有各种的出国准备,然后最基础的义务教育教育机构都有门槛,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就近原则”,不管教育机构目前采用的“多校划片”还是“单校划片”,划片区入学是很明显的。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学区房,很多房产机构还就此作为销售卖点。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将联合街道办事处、街道派出所等多家机构对入学学生住房情况进行筛查,坚决杜绝买房而不住的事情,教育机构也不保障学生的入学资格。北京教委对“多校划片”也进行了解读,并表示与“摇号入学”不同,并明确表示“多校划片”有分层次的属性,对完全符合单校划片原则的,是符合学校入学资格的。

第3个回答  2017-12-26

从“免费”的要求看,实现高中教育全面免费的条件还不具备。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经费普遍短缺,“补短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所需投入经费的地方还很多。如:高中学校公用经费普遍不足,部分地方甚至出现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情况,学校债务负担较重,高中教育发展依然面临较大困难。也正因如此,《攻坚计划》提出:各地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要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要求,确定学费标准,严格学费标准调整程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各地要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就高中免费而言,从国家层面推进高中免费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在“十三五”期间,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思路。将有限的教育经费用于最困难、最急需的群体和领域,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选择。

  即便目前一些地方实行了高中免费教育,也不等同于将高中纳入了义务教育,因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需要经过立法程序。同时,从地方层面推进高中免费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急于求成。正如陈宝生部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所说的:我们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初级阶段最大的国情出发,不办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是不是要免费,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精准发力,保障公平。

第4个回答  2017-12-26

 几年前,蓝盼盼跟随父母从河池都安的小山村来到南宁,一家五口人居住在32平方米的合租房里。蓝盼盼的父母在五里亭菜市场盘下了一个摊位售卖活鱼,每天早上4时就开始忙碌的一天,每月仅靠3000元左右的收入养活一家人。

  谈起城市生活的辛苦,蓝盼盼的母亲韦娇玲说,最难的是孩子的教育。随迁子女的教育“入学难”、“门槛高”、“手续繁杂”等问题成为不少外来务工人员苦恼之事。

  “当年光是为了一个婚育证,就往返来回南宁和村里好几趟,才把这个证办下来。”4年前,为了帮蓝盼盼办理入学手续,韦娇玲下了不少工夫。

  作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城市,随迁子女的数量不容小觑。2011~2015年间,南宁市共保障59.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约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接收人数的1/3,是广西接收随迁子女入学最多的城市。蓝盼盼所就读的南宁市五里亭一小总人数880,365人为随迁子女,其中四年级随迁子女人数最多,比例达到70%。

  2016年以前,不少外来务工人员都像韦娇玲一样,为了子女入学,在“办证”的事上忙得焦头烂额。而从2016年起,在南宁市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随迁子女,家长只需提供户口簿、流动人口居住证、住所证明和务工证明即可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入学手续。报名所需的材料由“六证”变为“四证”,随迁子女享受起了“同城待遇”,入学手续也更简化了。南宁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降低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手续后,2016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的随迁子女人数约13万人。

  “跟当年盼盼入学时候相比,今年给弟弟办理入学的时候真是简单得多了!”蓝盼盼的弟弟正好也赶上了这项新政策,韦娇玲说,提前两个星期就把入学证明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