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有哪些自然资源

如题所述

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在秦岭里,还藏匿着鬣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等数不清的哺乳动物,以及堪称世上最为丰富的雉鸡类族群。
秦岭南北的动物也有较大差别。就兽类来说,以秦岭为分布北界的有23种,占兽类总数的42%。秦岭以南的兽类中,有不少南方成分,如华氏菊蝠、金丝猴、大熊猫、猪獾、大灵猫、小灵猫、云豹、羚牛、苏门羚、豪猪等。而分布于秦岭以北的兽类,只有8种,占兽类总数的10%,主要有白股阔蝠和黄鼠等。 秦岭地区的秦巴山区跨越商洛、安康、汉中等地区,一直延伸至河南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特色产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它还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
比较而言,秦岭被子植物中约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属、1000多种,其中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占38科、70属、177种,除个别树种外,南坡都有生长,而北坡只有21属、46种。
秦岭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亚热带标志植物均可生长良好,而秦岭以北柑桔绝迹,却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 秦岭地区的关中平原盆地区南部山地矿产资源丰富,不仅金矿、钼矿等蕴藏丰富,而且有大量的非金属矿和建材石料,为发展冶金、建材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潼关、太白的金矿,金堆城钼矿,蓝田玉石等最为著名。
秦岭地区的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含量高,主要矿产金、银、煤、钒、铝、锌等,钾长石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钒矿亚洲第一。 渭河: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汉江: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在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4
 秦岭从青海省的西倾山起,经陇南、陕西,到鄂豫皖的大别山,总长1,500 km,南北宽20~180km,曾经历多次造山运动,海拔多在1,000 m以上,并有不少2,500m以上甚至3,000m以上的山峰,主峰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7m,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峰。秦岭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和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它阻挡了我国冬、夏季风的南北流通,实属中国最大的“挡风墙”;其北坡为温带气候,南坡为亚热带气候,植被、景观分界明显。由于南北、高低气候温差大,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之一。
秦岭还是从关中翻山越岭通往陕南、四川的必经之路,古时称其为“天下之大阻”。秦岭是中国南北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和交汇带,生物种类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是中国首批十二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秦岭是我国著名的大山之一,是一个北仰南俯由古老变质岩组成的巨大断块山地,北坡翘起而十分陡峻,断崖如壁,河谷深切,多瀑布、急流、险滩;南坡较缓,河流受岩性与地质构造控制,宽谷与狭谷交替出现,并有许多堆积着第三纪红色岩系及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山间断陷盆地。秦岭东段较低,主要由海拔2,000 m以下的中低山、丘陵、山间盆地与河谷组成,地势向东南倾斜。
秦岭南坡低山丘陵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较多。多数人认为,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应是秦岭南坡海拔800~1,000 m等高线。秦岭南坡中高山地(海拔1,000 m以上)为水源涵养用材经济林区,其东段和中、西段在气候、森林分布和林相都有明显的差异。东段森林复盖率低,林相残败,经济树种较多,中、西段森林覆盖率较高,林相较好,陕西省的主要森工采伐企业均分布在此范围内,是陕西省主要的木材产区。因此,以柞水县的东界为界线,将秦岭南坡中高山地为水源涵养用材经济林区划分为中、西段中高山地水源涵养用材林亚区和东段中山地水源涵养经济林亚区。秦岭南坡低山丘陵区(海拔1,000 m以下)为经济用材林区。
秦岭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有林地面积占陕西省有林地总面积的54%,是陕西省最大最主要的林区;绝大部分为次生林,原始林主要分布在太白、周至、佛坪、宁陕等县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高山区。森林主要分布于高中山区的中西段;东部的商洛地区,森林破坏严重,林相残败,复被率低。秦岭南北坡的浅山区,森林破坏极为严重,绝大部分成为荒山秃岭或呈灌木林状态。秦岭山体庞大,自然条件复杂,定居着相当丰富的植物,它含有华北、华中和华西的区系成分,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谱。除南北坡基带具有明显的不同外,其余各带南北坡只有量上和高度上的微小差异(南坡各带海拔范围比北坡一般要升高100~200 m)。总的看来,由下向上分别为:
(1)秦岭北坡山麓侧柏林带
主要分布于海拔800 m以下地区,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主,生长缓慢,人为破坏严重,呈片状分布,己不成带。
(2)秦岭南坡具有常绿阔叶的针阔叶混交林带
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 m以下地区,主要成林树种为麻栎(Quercus actissim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侧柏,呈块状分布,并有油桐(Verniciafordii)、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油茶(Camelliaoleifer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金桂(Osmanthus fragrans)等。原有的天然林破坏殆尽,多为栽培的人工林。
(3)松栎林带
海拔在700~2,200 m之间,它是所有带谱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带。本带可分为两个亚带:
① 以栓皮栎(Q. variabilis)为主的栎林亚带
海拔范围700~1,300 m,栓皮栎林占绝对优势,多为萌生林,林相不整齐,只有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才有实生林,其林相较好。以茅栗(Castanea seguinii)、槲树(Q. dentata)、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为优势的林分也有分布,其它树种主要为山杨(Populusdavidiana)、锐齿栎(Q.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等。在南坡尚有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短星毛青冈(C. breviradiata)、 曼青冈(C. oxydon)、光叶栎(Q. oxyphylla)、岩栎(Q. acrodonta)、玉兰(Magnolia denudata)等,在农田附近有杉木、油桐等。
② 夏绿阔叶松树林亚带
分布于海拔1,100~2,200 m的范围内,所占面积最大,种类繁多,尤以南坡为甚。主要树种为华山松(Pinus armandi)、油松(P. tabulaeformis)、山杨、锐齿栎、川桦(Betula sp.)、亮叶桦(B. luminifera)、铁杉(Tsuga chinensis)、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白皮松(P. bungeana)等40余种。华山松主要分部于南坡的西部,海拔范围在1,700~2,200 m之间,大小蠹为害严重。油松分布于海拔1,100~2,000 m,集中分布于南坡,西部较少,向东逐渐增加,而形成纯林,病虫害较少。山杨林分布于海拔1,100~2,200 m的范围内,多呈块状分布,在上部多与华山松伴生,病腐较轻。栎类主要分布于1,100~1,800 m范围内,以锐齿栎为主,辽东栎(Q. liaodongsis)主要分布在上部,面积很小。
(4)桦木林带
分布于海拔2,100~2,600 m之间,主要树种为红桦(B. albo-sinensis)和牛皮桦(B. utilis),多在2,200~2,500 m之间形成纯林。牛皮桦分布于上部,大面积的林分多分布于北坡,林相较差。红桦多分布于坡的中下部,林相较为整齐。
(5)冷杉林带
分布于海拔2,400~3,000 m之间,主要树种为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岷江冷杉(A. faxoniana)和少量的巴山冷杉(A. fargesii)。秦岭冷杉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下部,面积大,范围广;岷江冷杉分布于上部。一般都能形成林相整齐的林分,主要集中分布于秦岭南坡,除太白梁地区呈较大面积的分布外,南坡主要支梁的脊部也均有分布。
(6)落叶松林带
分布于海拔2,560~3,550 m之间,主要树种为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生长缓慢,树干弯曲、矮小,林相不整齐。
(7)高山灌木带
分布于海拔3,500 m以上地区,主要灌木为秀雅杜鹃(Rhododendron conconnum)、杯腺柳(Salix cupularis)及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一般生长矮小,高多不过50 cm。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 m,山体巍峨,古冰川地貌遗迹保存完好,是众多天然植物和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由于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秦岭现在的生态现状不容乐观。要保护好秦岭的生态环境,首先要认识秦岭,了解其巨大的生态功能及其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上升到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生态安全保障的认知层次,确立生态秦岭的新观念。
一、秦岭是动植物资源宝库
秦岭山地沟壑纵横、峰峦叠障、植被繁茂、地形复杂,为多种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东西承接、南北过渡、四方混杂、区系交错、相互渗透、种类繁多、别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千百年来,秦岭丰富的生物资源备受中外有关组织和学者的关注和青睐,成为研究欧、亚大陆生物起源、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天然实验室。
调查显示,迄今为止秦岭地区已经发现哺乳动物94种,占全国总种数的18.5%;鸟类338种,占全国总种数的28.4%;两栖爬行类68种,占全国总种数的8%;鱼类100多种;主峰太白山有昆虫19目99科1,435种。其中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羚牛(Budorcas taxicolor)、金钱豹(Panthera pard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朱鹮(Plegadisfalcinellus)、黑鹳(Ciconia nigra)、金雕(Aquila chrysaetos)等9种,二类保护动物有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林麝(Moschus moschiferus)、斑羚(Naemorthedus goral)、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 tsinlingensis)、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等32种。在世界上有极大影响的珍稀、濒危动物物种相对集中于一地的情况十分罕见,秦岭地区分布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奇动物而备受世界关注。朱鹮在朝鲜、原苏联、日本等国均已绝迹,秦岭南麓的洋县是世界上惟一的野生朱鹮保护地。秦岭也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和最东界。
秦岭植物的地理组成成分复杂多样,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广布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都在秦岭汇集,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原始性、古老性和过渡性,为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保障。据调查,陕西秦岭地区共有种子植物3,451种,苔藓植物311种,蕨类植物270余种。在这些植物中,纤维、淀粉、糖类、油脂、树脂、橡胶、鞣料、药用等可利用性资源植物就有1,3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620种。在种子植物中,仅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就分布有世界性单种属植物37属,少种属植物60属,我国特有植物23属。秦岭地区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南方红豆杉(T. chinensis var. mairei)、独叶草(Kingdoniauniflora)、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等4种;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太白红杉、大果青扦(Piceaneovoitchii)、巴山榧树(Cephalotaxus sp.)、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等13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大多为古老科属和孑遗植物,秦岭是这些植物分布的北界或南缘。此外,秦岭还生长和蕴藏着3,000多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
自1965年秦岭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陕西省共建立了3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秦岭有20多个,总面积超过40多万hm2。在秦岭中段已建立完善的太白山、佛坪、周至、牛背梁、长青、老县城等自然保护区,构成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对秦岭生态的维护和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对关中平原的经济发展、城市供水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调查表明,陕西省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朱鹮是我国濒危物种保护成功的典范,保护工作受到全世界的公认和肯定,其数量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长到目前的600多只,正在逐步摆脱种群灭绝的威胁。20多年来,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稳步增加第一、第二次调查的结果是237只和241只,第三次调查结果是273只,占全国大熊猫总数1,596只的17%。同时,佛坪的野外大熊猫种群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在保护区核心区平均每1.5 km2就有一只大熊猫。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发现,熊猫的分布区域已由原来的5个县扩大到8个县,其中宁强、留坝、城固3县属新的分布区,宁陕县内还发现了秦岭大熊猫新分布区。大熊猫已翻越秦岭来到北方,其分布区的最北界比历史记录向北延伸了13 km;其栖息地的总面积也由第二次调查时的113,454 hm2增加至现在的347,864 hm2。由于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野生动物在林区、乡间随处可见。
二、秦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流域面积大于1,000 km2的河流中汉江、丹江、嘉陵江和伊洛河皆发源于秦岭。
关中平原南依秦岭山地,北靠黄土高原是我国农业发祥地号称“八百里秦川”,农业灌溉历史悠久。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水源污染等原因,原来以渭河及其北岸支流水系为主的农业灌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供水越来越难以满足关中农业灌溉的需要,转而依赖秦岭北坡支流水系,秦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已成为维系关中平原农业生产的命脉。同时,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城布是陕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陕西省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过去这些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和城市工业用水主要依赖于渭河,但随着人口的增长、渭河污染的加剧、水量锐减,关中产业带的用水也越来越依赖于秦岭。譬如,西安市目前的城市供水主要来源于秦岭山系的石砭峪、黑河和石头河。因此,5,200 km2的秦岭山地的水源涵养林已成为陕西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秦岭有多种金属及非金属等矿产,形成了以钼、金为主,铅、锌、汞、锑及各种非金属矿产并举的格局。众多矿产中,居全国前列的有:汞、高岭(第二位),钼、金、石棉(第三位),隐晶质石墨(第四位),重晶石(第五位),镍、晶质石墨(第六位),锑、磷(第七位),锰、铅(第八位),钒、稀土(第九位),钛、锌(第十位)。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秦岭已成为金属、贵金属及非金属矿产的重点勘查区域,资源优势正在转变为经济优势。位于陕西省华县的金堆城钼矿,已是我国最大的钼业生产基地,年生产原矿900多万吨,占全国钼矿产量的40%以上。
秦岭由于山体高大,水热条件随着山势的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明显的梯度气候。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秦岭北坡,自下而上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土壤类型和成土过程复杂,垂直地带分布明显;受海拔、气候、土壤等综合因素影响,植被类型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自下而上有落叶栎林带、桦木林带、针叶林带和灌丛草甸带,构成了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植被景观。南坡以佛坪自然保护区为代表,森林植被自下而上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和灌丛草甸带,构成了北亚热带的植被景观。秦岭独特的山、水、泉、瀑、林等构成的湖光山色中,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