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徐峥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

如题所述

徐峥导演的《我和我的父辈之鸭先知》令人眼前一亮。这个故事继承了他的一贯风格,以一种颇为精巧的方式进行了切题。  

《鸭先知》这个单元轻松、愉快,这种观感并不仅来自于情节,也相当直观地来自于影片风格化的视听语言。

正是这种种用心良苦的创作细节,加上考究的置景、工整的构图,以及绚丽明亮的画面,才构成了一幅颇具童话色彩的复古大上海图景,让我们沉浸在这个复古又新潮的“电影梦”里。

赏心悦目的视听加成之外,《鸭先知》也的确是讲了一个好故事。尤其是在拍广告的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了一组微妙而生动的父子关系。这也体现出了徐峥一贯的创作思路:故事的核心,永远都是人。  

影片的开头就有种戏剧的巧妙:儿子冬冬在班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我的爸爸》,侧面引出了父亲赵平洋的形象——父亲胆子大、脑子活,被街坊邻居们夸奖为“鸭先知”,也是儿子心中的偶像。  

但接下来,剧情却立刻反转:原来“鸭先知”这个词,并非夸奖,而是嘲讽。爱吹牛的父亲,也让儿子在同学们面前丢了脸。父亲努力卖酒、拍广告,既是为了挽回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同样也是为了重新得到儿子的信任。  

而拍广告的成功,不仅修复了父子关系,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长大后的冬冬,继承和学习了“鸭先知”的创新精神,成了一名工程师——到此,“鸭先知”又变回了一个褒义词。  

毫无疑问的是,在《鸭先知》里,徐峥再次展现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喜剧语言。他并没有堆砌笑点和梗,追求单纯的爆笑效果;而是从剧作、叙事、表演的多方纬度,去构建了喜剧元素。  

《鸭先知》在类型上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市民喜剧:故事的基调“笑而不闹”,对于家庭、邻里和弄堂里的市井生活,都有着活灵活现的、鞭辟入里的刻画。背后所显露的,是一种既有机锋、又充满人情味儿的幽默感。  

而从剧作的角度来看,创作的思路和编排,则充分体现了徐峥的学院派功底:一方面,故事逻辑清晰,生动有趣,始终紧扣父子关系和“鸭先知”的主题而展开;另一方面,情节层层反转、充满戏剧冲突、结构精巧而紧凑,有种高明的韵律感。  

而最终,一个好的喜剧,往往具有某种令人笑中带泪的魔力。《鸭先知》也不例外。看到最后,很难不被这个故事里的父子关系所打动。

儿子人小鬼大,父亲童心未泯,很多时候,冬冬与赵平洋之间既是父子,亦是朋友。这种轻松的、平等的、没有障碍的交流,正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亲子关系。  

虽然冬冬偶尔也会跟父亲闹别扭,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他还是最愿意相信父亲的那个人。这种赤忱的、无条件的信任,让影片有了最温情的底色。  

而在“拍广告”这件事里,我们更是看到了父子二人的并肩作战。赵平洋和冬冬的相处,打破了传统中国式父子关系的窠臼,演变成了两代人的互相信任和互相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