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裁决

如题所述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上级机关进行协调,如果无法协调,则以法律、法规为准。对于具体执行问题,可以由权力较高的规章决定。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两种规范性文件,前者是地方政府依法制定,后者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责任务制定。在实践中,这两种文件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或不一致,这就需要进行处理与解决。通常情况下,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需要由上级机关进行协调,以达到统一的执行标准。如果协调无效,则应以法律、法规为准。在具体执行问题上,如果需要区分两种规章的适用情况,可以参照权力较高的规章进行决定。例如,在某个行业领域,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出现了不一致,但国家相关部门又没有针对此类问题做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此时,可以根据权力较高的规章(如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部门规章),来解决具体执行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部门规章权威性很高,但其制定方向和范围也是有限的,并且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当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存在冲突时,仍应以法律、法规为准,并由上级机关进行协调处理。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都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依法制定的行政法规,主要适用于本地区或者特定领域;而部门规章则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权任务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主要适用于规定的各个领域。两者在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制定程序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实践中,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们的适用应该依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来进行协调和解决。如果无法协调,则以法律和法规为准。同时,在具体执行问题上,可以参照权力较高的规章进行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清拆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棚哗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链正行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