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十九条原文白话翻译

如题所述

病机十九条原文白话翻译如下:

原文:

五脏病机5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膹(fen)郁,皆属于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上下病机2条:诸痿喘(chuan)呕,皆属于上。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风寒湿病机3条:诸暴强(qiang)直,皆属于风。诸病水液,澄(cheng)澈清冷,皆属于寒。诸痉项强(jiang),皆属于湿。

火病机5条:诸热瞀(mao)瘛(chi),皆属于火(心)。诸禁鼓栗(li),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病腑(fu)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热病机4条: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li),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译文:

凡由风邪引起的肢体震颤、头晕目眩之证,都与肝脏有关。因肝为风木,主疏泄、藏血,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风病发生。风有虚实之分。

虚则肝阴亏虚,头目失养而致头晕目眩,肝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手足颤动;实则肝郁化火,神魂失藏而致头痛目赤,热极生风,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抽搐。

凡由热邪引起的皮肤疮疡、红肿发痒之证,都与心脏有关。因心主火,火亢则血热,热邪与血相搏而致皮肤疮疡。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实热则局部痛重且胀,虚热则局部痒而不痛。

凡由湿邪引起的水湿停滞、浮肿胀满之证,都与脾脏有关。因脾主运化,一旦水湿停留,就会导致湿病的发生。湿有内外之分:外则寒邪困脾,水湿四溢而致肌肤浮肿;内则脾阳不足,痰饮聚腹而致中焦胀满。

凡由气机不畅引起的咳嗽喘逆、胸部痞闷之证,都与肺脏有关。因肺主一身之气,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气病的发生。气有虚实之分:虚则肺失清肃,宣散无力而致咳嗽喘逆;实则寒邪袭肺,郁久化热而致胸部痞闷。

凡由寒邪引起的形体拘急、关节屈伸不利之证,都与肾脏有关。因肾为水火之宅,寓藏元阴元阳,一旦阴阳失调,多会导致寒病发生。寒有内外之分:外则侵袭人体,营卫凝滞而致形体拘挛;内则命门火衰,筋骨失养而致关节屈伸不利。

凡出现肢体枯痿、气喘发呕之证,都与上焦有关。痿分皮、肉、脉、筋、骨五种,分属五脏。此处当指肺热叶焦而致的肺痿,以及阳明脉虚血少、宗筋失养而致的肢体枯痿。

喘有虚实之分:虚有肾阳虚衰,肾不纳气,实由邪壅于肺,失于宣肃,皆可致咳喘上气;呕由寒滞中焦,胃气上逆而致呕吐或咳呕并作。

凡出现四肢厥冷、二便失常之证,都与下焦有关。厥指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轻则四肢发凉,重则昏不知人,有寒、热、煎、薄、大厥之别;固指小便不通或大便秘结;泄则小便失禁或大便泄泻。尽管病因有多种,但均与下焦关系密切。

凡突然发生筋脉挛急、项背强直之证,都与风邪有关。因风性善动,亦有内外之风,此处当指内风。由于肝肾阴虚,筋脉失养,里热炽盛,引动肝风而致项背强直发生。

凡人体内排出的水液,如涕泪、唾液、呕吐物、小便、稀溏便等,呈现清稀透明、淡白冷凉之象,都与寒邪有关。因寒性凝滞,易伤阳气而生清冷收缩,亦有内外之分,此处多指内寒。

由于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致唾液较多,恶心呕吐,小便清冷,五更泄泻。也有外感寒邪而致喷嚏流泪,或寒疽而脓液清稀等。

凡出现痉证项强、角弓反张之证,都与湿邪有关。因湿为阴邪,侵袭人体,阳气被遏,四肢失温而致痉证发生。

神志昏蒙、抽搐痉挛、口噤鼓颔、战栗失神、下肢浮肿、疼酸惊惕之证、气逆咳喘、呕吐上冲、烦躁狂妄、精神失常;都与火邪有关。由于邪热亢盛,逆传心包,扰乱神明而致神昏;肝血不足,筋脉失濡而致抽搐;邪热内扰。

心神不宁而致口噤战栗;热灼肺金,肺失肃降而致咳喘上逆;肝火横逆,胃气上逆而致呕吐上冲;热扰神明,痰火蒙窍而致烦躁狂妄;热入血分,络脉不通而致肢肿疼酸等。虽表现症状较多,但皆由热邪化火所致,故有“火为热之极”之说。

腹部胀满、大而拒按、胀满如鼓、肠鸣有声、转筋反张、小便浑浊、呕吐泛酸、急泄下坠之证;都与热邪有关。由于脾胃损伤,肝气横逆而致腹胀且大;湿热壅滞,气机不畅而致腹胀如鼓,肠鸣辘辘。

邪热炽盛,筋脉失养而致转筋反张,热灼阴液而致尿液浑浊;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而致呕吐泛酸,湿热下注而致急泄下坠等。总之热邪之病大多急重,属于实证,当予明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1
病机十九条原文白话翻译:
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条涉及的症状为“掉眩”,病因为“风”,病位所在的脏腑是“肝”。肝属木,木生风,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肝病可以生风,发生以动为特征的证候。
2.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条涉及的症状为“痛痒疮”,病因为“风”,病位所在的脏腑是“心”。心属火,火生热,心为热脏,热气通于心,心病可以生热,发生以热为特征的证候。
3.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本条涉及的症状为“湿肿满”,病因为“湿”,病位所在的脏腑是“脾”。脾属土,土克水,脾为湿土,脾气通于口,脾病可以生湿,发生以湿为特征的证候。
4.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本条涉及的症状为“气膹郁”,病因为“气”,病位所在的脏腑是“肺”。肺属金,金克木,肺为燥金,燥气通于鼻,肺病可以生燥,发生以燥为特征的证候。
5.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本条涉及的症状为“寒收引”,病因为“寒”,病位所在的脏腑是“肾”。肾属水,水克火,肾为寒水,寒气通于肾,肾病可以生寒,发生以寒为特征的证候。
6.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本条涉及的症状为“痿喘呕”,病因为“上”,指病位所在为胸中,心肺所在。心肺为阳,阳病可以生热,发生以热为特征的证候。
7.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本条涉及的症状为“厥固泄”,病因为“下”,指病位所在为下焦,肝肾所在。肝肾为阴,阴病可以生寒,发生以寒为特征的证候。
8.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本条涉及的症状为“暴强直”,病因为“风”,指病位所在为肝胆筋脉。肝属木,木生风,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肝病可以生风,发生以动为特征的证候。
9.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本条涉及的症状为“水液澄彻清冷”,病因为“寒”,指病位所在为肾膀胱。肾属水,水克火,肾为寒水,寒气通于肾,肾病可以生寒,发生以寒为特征的证候。
10.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本条涉及的症状为“胀腹大”,病因为“热”,指病位所在为胃府肠道。胃属土,土生火,胃为热土,热气通于胃,胃病可以生热,发生以热为特征的证候。
1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本条涉及的症状为“有声”,病因为“热”,指病位所在为胃府肠道。胃属土,土生火,胃为热土,热气通于胃,胃病可以生热,发生以热为特征的证候。
12.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本条涉及的症状为“转反戾,水液浑浊”,病因为“热”,指病位所在为胃府肠道。胃属土,土生火,胃为热土,热气通于胃,胃病可以生热,发生以热为特征的证候。
13.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本条涉及的症状为“呕吐酸,暴注下迫”,病因为“热”,指病位所在为胃府肠道。胃属土,土生火,胃为热土,热气通于胃,胃病可以生热,发生以热为特征的证候。
希望以上回复能够帮助到您,如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