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究竟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要做到文本细读,只有扎扎实实地进行文本的细读,才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真正地上出一堂好课来。
一、言为心声占有资料,还原写作状态。
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一篇篇文章、那一个个方块字的背后都有一个立体的灵魂在那里,他渴望你能通过那些文字来了解他的内心,渴望和你引起心灵的共鸣,这才是他当时写下那篇文章时的心声,所以言为心声。
比如白居易创作《观刈麦》,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为什么要追求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纵观唐朝其他诗人,他没有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雕琢;他没有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他没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他没有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因为白居易一直都倡导新乐府运动,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原来他的创作主要是为了感叹时事、反应老百姓的疾苦的。
同时他的诗歌之所以写得通俗易懂是因为他赋予了诗歌新的使命:唯歌生民命,愿得天子知。所以他写讽喻诗,他希望能通过他的诗歌的流行和传唱,引起当朝天子的注意,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二、披情入文找到一个切入点。
在还原了作者为什么要写的本来面目之后,语文教师就进入备课阶段了。备课不仅仅是把背景材料展示给学生,不仅仅是解决一下生字词的问题,不仅仅是划分一下段落层次、归纳一下中心思想,这就要求老师要找到一个抓手,一个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通过这个抓手,把所有的上述问题都解决了,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解析。
这个抓手,也许是一个字、也许是一个词、也许是文章的一个写作特色。
比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教师只设计一个问题:作者运用了哪些独特的词语来表达他浓浓的乡愁?通过这个问题,学生找到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叠词,通过品读这些叠词,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学生又找到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乡愁;独特的词语还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小时候、长大后、而现在等时间词、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等重章叠句,通过对这些独特词语的品读,完成了对整首诗的学习。
再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孙权劝学》,教师在设计时抓住了你认为本文哪个标点符号用得好来作为切入点,学生很容易找到不可不学等标注叹号的句子来进行品读,这样整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主旨的升华都在不着痕迹中完成了学习。
这样披情入文的备课,因为入得深,因为抓得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披文入情带领学生品读语言。
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当苏轼和朋友张怀民在被贬官的情况下两个人一起欣赏庭院中的月色,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中间所包含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有远在异乡不被重用的悲凉;有表现自己无所事事的自嘲;有表现自己心胸开阔对他人看不开的嘲笑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也体会到这种复杂的情感呢?我们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在何处无竹柏之后加上一个感叹词唉,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然后通过对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某个词加以重读,来表现作者心中复杂的情绪。
首先对唉字进行拖音处理,长长地像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声长叹,然后重读但字,表达远在异乡不被重用的悲凉;接着再短短地叹出气来读唉,对两人进行重音缓读的处理,也就是拉长音,体会作者对自己无所事事的自嘲;接下来还是这个唉,声音稍微上扬一点,对闲人进行重音轻读的处理,表现自己心胸的开阔,对他人却看不开进行嘲笑。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多去读,读完之后再来品其中的味道。最后,把所有的唉都去掉,还原原文,但是保留但字的重读,两人的重音缓读,闲人的重音轻读,这样一下子就把苏轼所有的复杂情绪都表现出来了,似乎作者就站在我们面前和我们促膝谈心一般,学生也能很快地进入到文本中去。

四、学文立人拓展的目的
在上课之前,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先弄清楚一件事再去上课,那就是孩子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曾经有很多专家对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做过长久的争论,笔者认为,学文立人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则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一篇篇的语言文字来丰厚学生的底蕴,文以载道,而那文字之间的道也正是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立体的、大写的人的精神食粮。
在我们进行教改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很喜欢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但是却没有了解拓展的目的是什么,纯粹是为了拓展而拓展,甚至是课刚上了二十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文本就迫不及待地出来了,去做什么写作训练啊、作者其他作品赏析啊、同类文章阅读啊等等的事情去了,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
我们之所以有时候会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拓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使学生站在一个高度上来赏析文本,从而真正的从内心了解作者,和作者产生深深的共鸣,达到学文立人的目的。所以,我们拓展课堂的宽度,也是为了挖掘文本的深度,提升孩子们视野的高度。
鲁迅先生的《社戏》,在老师带领孩子们理清了情节,在品读的过程中分析了人物的形象之后,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风筝》中那个对风筝痴迷的小弟弟;《故乡》中那个少年小英雄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调皮可爱的‘我’,都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儿童的关注。
接下来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钱理群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的一段话:在鲁迅的思想中,立人不仅是立个人,更是立儿童,因为他相信孩子是新生和未来的希望,要使孩子成为真的人,真的孩子。
这样一来,我们不能不对鲁迅的博大深刻由衷佩服,为其博大的同情与爱深深感动,我们甚至有欲望想把鲁迅先生的其他描写孩子的作品都拿来读一读。所以教师的高明在于他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为我们展示了合适的内容。
如果我们对文本进行了细读,如果我们自己首先深深地理解了作者的心声,如果我们找到了引起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契合点,如果学生在学习了本课之后还非常想在课下找来作者的其他文章来读读,那么,我觉得我们老师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果学生还学会了运用语言文字来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心声,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就太合格了;如果那些散发着人文魅力的精神又影响了我们的学生,使我们的孩子们成长为一个个真正的大写的人,那么这就是我们作为语文老师的一大功绩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