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烦恼》烂片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看?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一看到我就想反问一句,这个电影是烂片吗?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的电影一上映就很多人吐槽是烂片,随后便是接踵而至的谩骂,真正受到所有好评的电影真的是少之又少了,像今年暑假流行的《战狼》,那拍得真的是没话说,网上也没有什么质疑的声音,还有前阵子美国大片美女与野兽也是好评如潮,如果是国产剧能有这么高的评价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夏洛特烦恼》这部影片真的还可以,情节背景清晰项目,主题明确,还有不少戏剧情节,这样的影片不懂为什么要说它是烂片。

现如今人的生活学习压力大,去电影院放松一下,虽然也有人选择虐心的剧情片或者刺激的科幻片,但能有这样一部喜剧片让人捧腹大笑一下岂不是减轻了心中的不快,去电影院本就是放松心情,你敢说这部电影这么多好笑的地方你都无动于衷?我不相信你这么高冷,既然你笑了,这电影所带来的效果就达到了,那又为何吐槽它是个烂片呢?而且这个电影中很多笑点一度成为流行,我记得《一剪梅》这首歌又回到了大众的耳朵里,每当综艺里有些嘉宾碰上倒霉事背景就放出这首歌,给人莫名的喜感。还有一个段子印象比较深,剧中夏洛问一个老头马冬梅在吗?那个老头因为耳背问了三句“马什么梅?”“什么冬梅?”“马冬什么”,这个点被我们举一反三,常用在朋友之间开玩笑使用。

因为影响力这么深,所以你所谓的“烂片”有这么多人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3

《夏洛特烦恼》很像今年几部在商业上颇有建树的影片的合体——它沿用了《重返二十岁》的穿越外衣,沿袭了《港囧》中的老歌情怀,像《煎饼侠》一样以自嘲和自黑的方式“为屌丝”代言。但它又比这几部影片在各方面更胜一筹——它的穿越比《重返二十岁》更富荒诞的喜感,其核心手法在于颠覆式的“毁童年”,而非在温情脉脉和嬉笑怒骂间进退失据;它频繁出现的经典曲目更多为叙事服务,无论是致敬亦或颠覆,背后都有人物的处境与心态支撑,并未流于兜售情怀的堆砌;它对待屌丝或曰Loser的态度也比《煎饼侠》来得更为真切,后者本质上推销的是“有钱便有了一切,失败就失去了人生”的成功学,《夏》起码是在诚挚地安抚千万屌丝和更多乐于以屌丝自居的普通人,你既有的便是你应得的,切莫做那“他日若遂凌云志”的登龙一梦,珍惜眼前人便是幸福。

《夏洛特烦恼》很可能还是今年最引人发笑的喜剧,相较于更多搬弄了一大堆喜剧元素却只能令人皮笑肉不笑的同类而言,它在触发人们的笑点上下足了功夫,这一方面要归功于多年浸泡在剧场的导演对于观众的把握有着更细微的拿捏,也得益于沈腾渐趋自成一格的喜剧思维深入人心。在许多时候,人们观看的并非夏洛,更像是春晚舞台上的郝建。《夏》的整体气质也更接近于人们怀念已久的春晚优质小品。需要强调的是,小品不等于现在大多数国产喜剧里密布的段子,段子是网络流行词语和俏皮话的文字排列组合游戏,而小品则需要仰赖吻合喜剧原则的戏剧冲突构建,以及演员到位的表演。

第2个回答  2017-10-23

初看《夏洛特烦恼》和一般的国产片没什么两样。但从沈腾饰演的夏洛因为装逼衣角挂在名车上开始,笑料百出。段子一个接着一个,笑点非常密集。如果真能计算观众爆笑和爆笑之间的时间点,其实是非常短的。因此就算我观影非常高冷也还是会被演员台词和动作设计逗乐。不用考虑影片用了什么不同以往的厉害特技,也不是走马看花般风景片那样的炫丽场景。《夏洛特烦恼》厉害之处就是用丰富的语言能力去创造每个足够爆破笑点的梗,而这些梗其实反而要比肢体语言和侮辱性的搞笑包袱要高级的多。轻松自在。从影片结构来看,这个电影非常普通。它是传统的教科书式,在小品中也屡见不鲜。不外乎就是美国《重返十七岁》的加强版,但外包装的是一个大写的内涵。影片开头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重返前马丽饰演的马冬梅妙语连珠的几句台词,在捧腹的同时带动情绪,推进剧情铺展。而重返后最精彩的,就是夏洛在确定这似梦的情境下,做出的一系列不按套路出牌的举动。这段特别演出的李立群和饰演妈妈的李萍都功不可没。从角色的名字来看,夏洛和马冬梅的名字是影片直接告诉你的,他们的相同点都是父亲角色的缺失(这点影响对马冬梅的个性比夏洛要突出)。而同样喜欢女神秋雅的袁华,名字取材是靠谐音。艾伦饰演的大春也是谐音表现性格,他们在的那个城市,如果有注意到的叫“西虹市”也是出于搞笑设置的谐音。

第3个回答  2017-10-23

《夏洛特烦恼》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电影本质上依然没什么区别,都是经过精心思虑下组装合成的一件商品。区别无外乎是有的商品兜售偶像、张贴标签、贩卖IP,有的商品诉诸情怀、催你泪下、或引人发笑。《夏》把所有的智慧都倾注于如何有效调度人们发笑的神经,且已经做得相当不赖,但欢笑之余可能也只剩下一副略显空洞的骨架和迅速模糊的记忆。它和《重返二十岁》一样,用一组程式化的情节煞有介事地向人们推销一个在鸡汤文里屡见不鲜的道理;和《港囧》一样,用一批足够令人感怀的歌曲来解构被符号化了的中年危机;和《煎饼侠》一样,为屌丝代言的姿态只不过是希望屌丝们能多多掏钱买账,但它不甚牢靠的态度和取向仍然出卖了它,在真正关注屌丝们的烦恼和疾苦这件事上,它仍然欠奉基本的真诚。

第4个回答  2017-11-15
故事情节老套,没什么内涵,但绝不是烂片,喜剧色彩超浓。看的前仰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