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题所述

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有很多:
1、身体抵抗力低的孩子孩子抵抗力低的话更容易遭受中耳炎的困扰,尤其是对于身体还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讲,不懂得保护自己,出现感冒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很容易引发中耳炎,家长朋友应注意。2、长期受鼻炎干扰的患者中耳是耳朵鼓膜里面的一个小空间,正常情况下处于密闭状态,其与外界相通部位就是人的鼻腔后部——鼻咽部,咽鼓管则是它们之间的通道。当鼻咽部出现异常如堵塞、感染了,有时则易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造成鼻腔的气体进入中耳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耳压力的变小会使血管内的液体向中耳空间渗出,并直接影响声波的传导,这是听力下降的直接原因,也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
3、其他特殊群体喜欢游泳的朋友尤其要注意,耳朵是否进水,尤其是脏污的水,对于耳朵来讲,很容易引发耳朵流脓等问题,因此,对于中耳炎应尤为关注。进入三伏天,很多人开始选择游泳避暑消夏。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游泳方式不当,导致耳朵进水,引发或诱发中耳炎的症状也随之增多。中耳炎病情可大可小,初时会感觉听力下降,过几天才发生耳痛、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若未经及时治疗,中耳炎有可能演变成中耳乳突炎,甚至可能发展成脑炎,特别是儿童。因此,家长要留意孩子游泳后是否出现以下中耳炎的症状:1、小儿反映听力下降,听不清、耳鸣,耳膜有“咕噜咕噜”的声音。2、若是幼儿,可能会表现为爱抓耳朵、哭闹,尤其在晚上。3、本身有鼻窦炎的小儿,出现以上情况更须留意。4、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6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
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第2个回答  2019-02-18
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的炎症可以逆行发展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是上呼吸道感染或外伤引起骨膜穿孔导致。若不注意耳部卫生,使耳部进水,可能会引起继发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和特殊类型的中耳炎可能由于结核、艾滋病、梅毒感染所致。中耳胆脂瘤可以是先天性的,通过专科医生的检查以及影像学的判断,考虑是否采取手术。
第3个回答  2020-01-02
中耳炎是指部分或者全部累及到中耳的炎性病变,中耳炎在临床上分四大类,最常见的是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这两个是最常见的。中耳胆脂瘤和特殊类型的中耳炎就比较少见,最常见的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以儿童为常见,在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大概在90%,也就是90%的孩子可能都或多或少的得过分泌性中耳炎,有的是经常发,有的人是偶尔发一次。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分为急性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一般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的,以先天性多见。特殊类型的中耳炎一般就是指免疫系统或者感染性的疾病,像梅毒、艾滋病还有结核性的就叫做特殊类型的中耳炎。
第4个回答  2020-08-04
一般来说急性中耳炎通过积极治疗,应该说都能够有比较好的转归,但是可能由于治疗不当,或者是诊断不明确,有可能会延误疾病的治疗,转归为慢性中耳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