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_41_3810072_1_0.htm便民报:毕华德真是“不死鸟”?青岛传媒观察之四:
便民报:毕华德真是“不死鸟”?
不客气地说,青岛报业当中最值得敬佩的人是毕华德,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骁勇,赤手成就一个区域的报业霸主;同样,青岛报业当中最该唾弃的人也是毕华德,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蔑视与践踏下属的尊严,把“屁话”、“放屁”、“写了个屁”挂在嘴边,让报业这个文化产业,一点斯文都没有。
老毕在青岛报业市场起家的资金是1400万,大众600万,华夏银行800万贷款,大众以这样的低成本搏取青岛这样一个大市场,可谓超级回报,或许因此,2005年的中秋之夜后,大众并没有对老毕实施赶尽杀绝的策略,没有给老毕上一趟“司法课”,而是送还他的水厂产业,“放虎归山”。
不死的传说
有关半岛在青岛的经营,传闻和“TMD神话”混杂在一起,确确实实把老毕打扮成了一只“不死鸟”。
如前文所说,青报集团先后两次让老毕获得生机就是其中的案例,即所谓“没钱不死”;办报没有自主报摊遭遇压制仍继续发行,可以说是“没摊不死”;2000年起跑不久,陈文笋、胡洪业、王文基三名高管连同部分核心部属各投新主,可称得上“没人不死”;因人手太新、压力过大,导致大量稿件抄袭事件爆发,可谓“没稿不死”;后来有人笑言说,他没有公章也能办下抵押贷款来,可以算得上“没章不死”……
自大和天真往往会莫名其妙地掺和在一起。拿下青岛报业江山的老毕,在诸多“不死”之外,或许以为能借机攻破“没靠不死”的魔咒,但在有严格官僚体系的大众内部,好像也是很难的。2005年3月11日,时任山东省委宣传部长王敏到大众报业出席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决定让徐熙玉、王培文、何荣德等大众三老“荣退”,傅绍万任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这一决定,让与徐熙玉关系甚笃的老毕大跌眼镜,傅绍万在党委委员中排名倒数竟翩然上位,而每次老傅光临“半岛”,老毕总是习惯性地“失控”……
但人际显然不是令老毕退出“半岛”的关键因素,老毕的脾气众人皆知,老傅的气度显然也不可能太小。
关键是什么?传言关键极其简单,关键是“半岛”的全额资产应该属于大众报业。
有人说,青报集团在获知老毕下台的消息后,注解成也是竞争胜利的一种形式,的确是有些精神胜利法。但这也足以说明,老毕的下台,使多方面获得了精神上的快慰。
复仇的开始
度过劫波的老毕,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一个新的“不死”又在青岛报业市场上写下了——那就是,《都市便民报》并没有被逐出青岛市场,如期如愿落地了。
但持平地说,《都市便民报》确实是张“血统”不太正、来路较曲折的报纸。《都市便民报》前身为《消费者文摘报》,主办单位为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周2报,2003年更名为《便民报》,报型为比4开报短一截的“国际小开本”(此类报型多见国外免费派送的报纸),内容形态有点类似于最初的《青岛生活导报》。2003年更名后,曾经企图在济南报业市场分一杯羹,其意未遂。这张报纸在济南市场做出的唯一动静就是在许多社区建立了阅报栏,这种方式大概因为与其报名能够生发的想象吻合,应该可算作是它的有效营销手段。
这唯一的动静也与其实际操作人黄星有关,此人系现任“齐鲁”总经理梁洪文的旧部,由记者转型做发行“起家”,梁曾是“齐鲁”的社会生活部主任,其部属“小黄”操作这样一种类型的报纸倒也不应算例外,但增至周5报的便民报在济南市场一筹莫展,后据说转战过烟台。
2005年青岛报业市场曾有传言说老毕要办晚报,以全面围剿青报集团,其晚报刊号大约与此有关,报名据说唤作《半岛金报》。
其时,老毕对青报的仇恨,在2005年的中秋之夜后迅速转化,没有人怀疑,便民报是一张复仇的报纸,复仇的对象显然是“半岛”。
唯一成为悬疑的是,这张报纸在进入青岛前转换“门庭”,主管主办方改成了“山东省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会”,隶属于山东省外经贸委,此会会长为前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梁老由青海转任山东后虽然只为官一届,但其旧部当然有相当一些人正身居要职。不知多家媒体共逐老毕未果的缘由究竟为何,但料想老毕肯定会笑他们对政治家办报缺乏深入理解。
便民报的操作策略一如既往,连报社内的毛头小伙都觉得如此克隆滑稽异常,好像《天龙八部》中姑苏慕容的“以彼之道,还诸彼身”;对记者的管理和使用策略也没改变,曾有年轻记者以“透析《都市便民报》——大学生的血汗工厂”为题发起控诉,
控诉中有段话说得贴实:老毕是十足的商人,商人的眼里就只有钱,现在报社的一般领导,要么是老毕十分信任的人,甘愿为他卖命(当然老毕答应报社起来后会补给他们很多钱的);要么是有充分利用价值的人,一般的人(特指没有很大利用价值得大学生,例如记者、编辑)是不会有发展的,因为你没有利用价值,记者、编辑做得再好,顶多报社好了给你加点钱,也不会提拔你做中层领导,如果你不想干了,OK走掉好了,反正报社已经发展起来了。你没有背景,没有商业价值(比如可以拉来几十万几百万广告),那注定你不会有前途。最后,想乱谈一下,报社是个私营单位,老毕退了,最后就给他儿子了呗,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如果想继续留在报社,就拼命添添屁股吧,有能力得领导看重人得能力,没能力得领导看重听话和钱,看看报社那一帮子人,甘心干活得都是脑子转的慢得,整天说你多么多么有能力,干不好活照样翻脸罚你钱,辞退你。
这段话里有两点极值得关注:一是商人老毕;二是老毕和小毕。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有关老毕和小毕的故事,并不是肇始于便民,“半岛”时代,有关老毕对待小毕的说法都可以称得上是“佳话”,平心而论,老毕确是个有责任感的父亲。
遗憾的是,老毕要在体制且以一种顽固的江湖方式来实现这种传承,这也使这种真挚的东西在外人眼里有些变味。前些时日,有个最搞笑的传闻就是小毕的爱情生活,这件事怎么样听,都好像是“江湖”上的喜事。
本质上讲,老毕确实是个有江湖气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特质,在青岛港这个码头要做大“半岛”几无可能。有趣的是,老毕也一直在用江湖规矩在对待管理并处置报纸的内容,所以老毕时代的“半岛”常常抛出匪夷所思的东西,比如一版上经常冒出首诗来这样的事,估计除了对领袖“开放”的人民日报和对诗人“放开”的诗歌报之外,就数“半岛”了。
事实上,“半岛”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江湖气息”与体制“规则”的一次有效对接,而提供对接的方式就是体制内的媒介——报纸。
作为大众一名员工的老毕,无论用什么方式完成自我实现,都是一件值得景仰的事;但作为非大众员工的老毕,要通过一种媒体完成对另一种媒体的复仇,就明显有些意气用事了。
而且,作为非大众员工的老毕已经是一个商人,一个商人要在眼下的现实下投资做生活类媒体,确实是件比较荒诞的事。因为作为商人来说,应该去认真算算投资回报率,而报纸这个行业,目前来说,应该是最不值得投资的行业,别看大家一个个地喊着营业收入几亿几亿,这些钱可能连滑溜眼珠都没完成就送进了纸厂。对国内某些报业集团来说,这是些个必须做的“荣誉”,也是些不得不做的“荣誉”。
扔掉了原来的职业身份和体制内的身份,老毕应该说是一个根本与传媒理想不沾边的人,老实说,他缺乏起码的文人抱负与人文情怀,他不是一个文人,甚至难以成为一个闻人。
没有襟抱、缺乏“弹药”、“热钱”不好扎、做得又是容易烧钱的日报,老毕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在此要带着一种真诚的敬意对老毕发出一声“规劝”,无论老毕能否看到,能否理解,这句话正可以解答主题:
自己那点原始积累来之不易,“亲家”的钱未必能花,“朋友”的钱迟早要还,银行的钱得给利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
毕华德很难成为不死鸟,能收手就收手吧。
敬请关注“青岛号外”第五帖——
财经日报:哪个大鳄没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