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

如题所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荣辱掌握在门阀士族之手)。操人主(皇帝)之威福,夺天朝(朝廷)之权势。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二: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靠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谁废除此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唐代什么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是在那一位皇帝时正式确立的?在我国延用了大约多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比材料一的选官制度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材料三,说明明朝科举制度又发生什么变化?清朝前期统治者为达到同样的目的,又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两项措施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九品中正制。隋文帝。
(2)科举制;隋炀帝;1300年。
(3)由注重门第到分科考试,择优录用(或从以推荐考察为主到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
(4)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